花香四溢醉蓉城 成都環境建設優良行

2018-06-15 17:19:47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頁-文章圖片模板

成都城東,晨曦微露

  人民日報訊:“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城市美景不僅有著豐富的生態內涵和文化價值,更詩意般地呈現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79歲的錦江區居民袁先生由衷讚嘆。他説,水井坊雙槐樹街的洋槐,漿洗街與華西壩的黃花風鈴木,德盛路的木繡球,合江亭的苦楝花等等,所到之處,花香瀰漫。

  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當城市融入大自然,在大都市也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當山野的清風掠過高樓、碧水藍天日日得見、韆鞦雪成為窗邊的慣常風景,人們對這座城市就會有更為深切的依歸與眷念。

  成都始終堅持優良人居環境建設,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成都積極發揮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把科技治霾作為突破口,利用無人機、雲計算技術加大巡檢工作力度,大力推進高科技治霾産品試點應用。

  抓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

  “成都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推動完後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總體要求和‘五個著力’重點任務,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成都市環保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氣魄,堅定不移抓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持之以恒致力於優良人居環境建設,不斷改善提高城鄉生態環境品質,努力把成都建設成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然而,一連串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由於受地理、氣象條件限制,成都資源稟賦先天不足,發展方式、經濟結構、消費模式亟待轉型升級,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生態環境短板突出,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現狀之間矛盾尖銳。同時,人均生態資源遠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中心城區開發強度、人口密度過大,污染物排放總量急速增加,加之受“兩山夾一城”地理制約,資源環境承載力供給匱乏,全市生産、生活、生態空間明顯失衡。

  按照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到2020年,既要推動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提升,也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基礎上“兩個翻番”的發展目標。面對改善生態品質與提升城市能級的雙重任務,成都要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難度勢必加大,複雜性也會相應增加。

  隨著環保工作深入推進,環境治理逐漸觸及深水區、硬骨頭,特別是規劃缺陷、體制機制不完善問題也逐漸暴露,需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攻堅克難、砥礪奮進。

  探索生態優先發展新路

  成都市委市政府把2018年確定為“全面落實年”,大力增強全面抓落實的高度政治自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用新發展理念統領城市工作全局,堅持從制度體系層面突破瓶頸制約,將生態保護等列入考評核心指標,用好督察督辦這把利劍,壓緊壓實環保責任,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加快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引導各地各部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係的同時,成都大力激發社會各界的環保參與熱情,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以鐵的決心和氣魄,將“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向縱深,持續改善全市環境品質。

  作為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匯百流、善吸收、富創新”的古老蓉城浸潤著2300多年“既崇且麗”的悠久歷史,以生態環保為主體的城市建設與發展,給名人薈萃、商賈雲集的古老蓉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態環境是支撐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全面認識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用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成都市環保局主要負責人説。(作者:辜迅)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