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椿濤:找到你的格調 旅遊地方營造

2018-06-19 13:39:07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鄭思雯

  【原創待審】郭椿濤:找到你的格調 旅遊地方營造(專家視角)

艾驛雲遊文化傳媒、銳目霞客行董事長郭椿濤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王海霞 王風雲):十二屆中國生態旅遊論壇暨黑龍江省生態旅遊研討會在黑龍江省成功舉辦。艾驛雲遊文化傳媒、銳目霞客行董事長郭椿濤在會上就文化旅遊和和旅遊地方的營造做出了詳細講解。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和文化素養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單單追求風景上的生態,而是變得更加注重文化生態的發展。文化旅遊作為整個生態旅遊範疇內的一部分,文化享受也已成為當前旅遊者追求的一種風尚。

   生態旅遊不僅會帶來感官的美,它也會帶來啟迪,會帶來震撼,帶來藝術,帶來音樂,帶來非常多的東西。所以生態旅遊的發展是有雙重責任的,一是保護自然環境,二是維護當地人民的生活。不單單是生態旅遊和文化旅遊,所有的旅游來源都應是自然本身帶來的啟迪,那麼這個自然本身所帶來的啟迪也應是來自每個人不同的感受,所以每個人的感受匯集形成的分享就是文化自主的一個過程。

  郭椿濤董事長講到,原有旅遊的開發形態,也就是供給側是以景區供應為主體的,從市場投資的角度,它應該是一個全産業鏈。作為企業家,我們主張,第一個是旅遊景區,第二是創意工廠,我認為這3萬個旅遊景區就是中國的3萬個創意工廠,這個完全是歐洲現在比較流行的C2B的思維方式。雖然現在我們提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是也許是我們太急功近利了,一些企業和旅遊的從業者卻急於將金山銀山變現,變錢,而我們生態學家認為,我們應該從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生態變成更深、更慢、更平凡的發展。第二個創意工廠要做到找到你的格調,格調是什麼?格調就是我們應該形成整個民族的中國人的集體性格。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終極的興奮點,我們應該自己去了解它,這個興奮點一定是存在的,我們希望在旅行的過程當中找到它們。這些東西都是形而上的,怎麼把它普及,把它創意出來,那麼我提了一個口號,叫做把文化裝進旅行箱,實際上就是文化的産品化,文化變産品。然後就是共享經濟,現在的我們每天在大街上看到又是摩拜,又是O2O,我們都在講共享經濟,但其實我們生態旅遊是最適合講共享經濟的。大自然本身所擁有的財富是我們人類不可估量的。要知道每個旅行者都是旅行産業的組成部分,每個人既是旅行者也是文化創意的參與者、分享者及服務者,這種相互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共享經濟。

  地方營造作為一種新形式,它是一個歐洲設計界互聯的一個詞,地方營造分兩種,一種叫地方營造,一種叫非地方營造。我們所説的地方營造是自然和歷史已經形成的公共記憶的場所,比如説我們的天安門,比如説我們的索非亞教堂,這都是歷史傳承給你的東西,但是現在有更多的流動,更多的留下記憶的片段場所,這個就叫非地方營造,已經形成的地方的營造不是完全的地方營造,我們應該創造更多的非地方的營造,一個廣場它有很多功能,這是完全現代化的産物,地方營造和非地方營造,包含著我們怎麼樣去理解全域旅遊,張椿濤補充到。

  郭椿濤董事長還談道:“一個旅遊景區一個創意工廠,一個旅行者一個産品規劃師,讓我們每個旅遊者都是産品規劃師,一個地方一個獨特的文化,這些所帶來的新資源,新的供應的産品體系,就會産生自主旅遊。自主旅遊是我們這個團隊2016年提出的這樣一個概念,也就是説我們認為它是第四代旅遊,第一代剛才説叫組團,第二代叫自由行,第三代叫定制,第四代才叫自主旅遊。自主旅遊我們試著給它下了一個定義,因為之前沒有人這麼提,所以這個定義算是一個探索性的,第一句話,叫做這是一種源於一種決定而不僅是需要的旅行,是源於一種決定,我早晨起來我就想看大海,我突然想去看大海,這就是我的一個決定。我到黑龍江,到哈爾濱我不去太陽島,我就想吃一頓西餐,這都是源於一種決定,而不是必須的,不是一種需要的旅行方式。”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