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 可沒那麼簡單

2018-10-10 09:40:26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巡山護林,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巡山”可不是隨便走走那麼簡單。在沒有路的大山裏,爬坡過溝,都不容易,毒蟲野獸,暗藏危險;“護林”,要防火、防盜採盜伐,還要留意病蟲害疫情。

  在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0年來,15位護林員管理著12萬畝原始次生林。他們用默默守護換來滿山蒼翠。

  雨後,雲霧散開,沉寂的大山漸漸甦醒,一片蔥蘢青翠。

  “雨停了,走啰,幹活去。”賓元鵬瞄了瞄雲彩,攥著一彎鐮刀出了門。

  他的褲腳緊緊地紮在高幫迷彩鞋裏。幽深的山巒峽谷,響起沙沙的腳步聲。

  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重慶市巫溪縣東北,是神農架原始森林延伸至重慶的部分。陰條嶺主峰海拔2796.8米,有“重慶第一峰”之譽。這裡的12萬畝原始次生林,是白果林場的轄區,15位護林員守護著這片林海。

  人均管護8000畝森林,孤獨時與大山“對話”

  59歲的賓元鵬是15位護林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見到生人,他顯得不太習慣,説起話來斷斷續續。在深山老林裏待久了,他已經不太擅長與人交流。

  紅旗、黃草坪、陰條嶺、轉坪和蘭英,是白果林場的5個管護站。其中轉坪管護站最偏遠,至今不通路,不通電。賓元鵬在那裏駐紮了4年。

  “找不到人説話。”賓元鵬擺擺手,眼裏儘是無奈。來到紅旗管護站之前,他度過了差不多10年“與山對話”的日子。

  嗓子癢了,他就對著大山吼一吼,或者對著樹木自言自語。

  “老賓,話少了。”妻子高慧蓉滿眼心疼。

  賓元鵬的老家在四川中江縣龍臺鎮寶慶村,是護林員中唯一一名外地人。下個月,他就要退休了。在陰條嶺工作了27年,賓元鵬回家的次數不超過30次。

  賓元鵬有三件寶:背包、水壺、鐮刀。背包挂肩頭,水壺挎腰間,鐮刀攥手心。每天清晨5點,伴著鳥鳴,他就起床,翻山越嶺、觀察火情、勸阻盜採盜伐者週而复始,除了下雨下雪,天天如此。

  山路崎嶇,雜草叢生,他每天要走上幾十公里,晚上七八點才下山。

  巡護8000余畝森林,差不多得三四天才能走完一遍。他的背包裏會放上一小袋煮熟的洋芋坨坨,餓了就啃幾口。

  除了孤獨,與護林員相伴的,還有未知的危險。高山密林,人跡罕至,危機四伏。每一次穿行,都像一場未知的探險。

  賓元鵬在轉坪時的一個冬天,下雪封山太久,眼瞅著就要斷炊,他只能咬著牙下山背糧。途經一個叫“閻王鼻子”的地方時,一邊是懸崖,一邊是石壁,只能貼著身子,一步一步往前挪。剛過峭壁,又迎山澗。橫在激流上的獨木橋被積雪覆蓋,踩上去打滑。“只差一點點,就掉下深溝溝。”回憶起這一幕,走慣山路的賓元鵬依然後怕。

  “每個人都會碰上危險的事。我們這裡的劉徵彪就被毒蛇咬過,差點截肢。”賓元鵬的同事晏成文接過了話茬。54歲的晏成文巡山生涯長達37年,是林場的老人了。

  “看,這蛇叫‘菜花烙鐵頭’,有劇毒。”他掏出手機,給看相冊裏一張拍攝于2017年7月21日的照片。“山裏小動物特別多,最常見的是螞蟥。最多的一次,30多只螞蟥吸在身上。”晏成文撩開褲腳,腿上佈滿了小紅點:“看,這些都是被螞蟥吸血後留的疤。”

  打草驚蛇,對護林員來説,不光是一句成語,更是保護自己的寶貴經驗。

  每走一段路, 賓元鵬都會習慣性地用鐮刀敲幾下石頭,發出清脆的聲音。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震懾周邊的野生動物,讓它們不要靠近。

  遇到危險怎麼辦?“只有憑本事,周圍沒有別人,連手機信號都沒有。”晏成文話音剛落,一屋子的人都笑了,笑聲中卻也有些無奈。

  與盜獵盜採者鬥智鬥勇,每位護林員都有自己的故事

  山林防火,是護林員的一項重要職責,可是護林員要做的不只是防火一件事。

  夏日的一天,白天巡山時,護林員晏成文和王非發現樹叢中有人的腳印。於是,他們一直在山裏蹲守。

  到夜幕低垂時,山風有些微涼,吹得晏成文的背脊陣陣發冷。晚上7點,轉坪埡子有細微動靜。晏成文警覺起來,用手肘推了推旁邊的王非。很快,一個背著編織袋的身影逐漸清晰。

  “大姐,幹啥呢?”晏成文搶先開了口。

  “挖了些野菜。”她回應道,聲音有些慌亂。

  王非走上前去想要檢查,可她緊緊護住編織口袋。幾經交鋒,她才承認是到山裏來採中藥材。

  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有1500多種植物,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就有15種。“偷採珍稀藥材的人多,盜獵者也不少。”王非説。保護區內有金雕、豹、小熊貓等3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禽異獸,招來了眾多偷獵者。

  “你瞧,我腦袋上有個疤。”賓元鵬手指按壓處,一小撮地方沒有頭髮,那是一次阻止盜伐時受的傷。

  那次,賓元鵬和同事遇到10多個盜伐林木的外地人。勸説教育後,盜伐者下了山。沒想到,第二天,這群人邀約了30多人來“討説法”。“這山,你們憑什麼管?”帶頭的人衝著賓元鵬大聲吼道。賓元鵬和同事拿著地形圖,一一比照,耐心解釋。對方還是不服氣,突然動手哄搶木材。混亂中,賓元鵬頭部被石頭擊中,鮮血直流。被送到林場醫務室時,他已經因失血過多昏迷,經搶救才甦醒過來。

  與盜獵盜採者鬥智鬥勇,每位護林員都有自己的故事。

  除了火災和盜採盜伐,森林裏還有另一種潛在威脅——病蟲害,被護林員稱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一旦發生大面積病蟲害,會給整個森林帶來可怕的災難。

  “巡山不是隨便走走這麼簡單,必須仔細觀察樹木。”一次,賓元鵬走到天坑埡子時,發現華山松樹葉發黃,他立即上報林場。並及時處理,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治理。

  參與周邊區域石漠化治理,從管護到培育。

  地處渝陜鄂交界,巫溪的森林稟賦得天獨厚:林地494.26萬畝,森林面積3936.2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62%。與此同時,山大坡陡,森林面積大,分佈廣,森林資源管護的難度相當大。

  從伐木到護林,賓元鵬、晏成文他們經歷了全過程。上世紀80年代,白果林場的工作以“伐”為主,林場的森林覆蓋率由85%一度降到了68%。1998年,巫溪成為長江流域天然林保護工程試點縣,開始全面停止天然林採伐,伐木人變成了護林員。

  巫溪縣雙陽鄉馬塘村,500畝松林鬱鬱蔥蔥。很難想像,這裡以前是片“亂石空心地”,水土流失嚴重,還有塌方和滑坡。“大家從兩公里外的地方肩挑背扛運土過來填補,有落石、塌陷危險,還有馬蜂攻擊,我們硬是用兩個月完成了全部植被修復。”賓元鵬一臉自豪。

  從管護到培育,護林員們有了新的使命。“白果林場的護林員主動參與到周邊區域的石漠化治理、生態廊道和重要支流植被恢復等工作中。”白果林場副場長劉忠華介紹。

  西溪河小流域位於巫溪縣大寧河上游,屬岩溶地區石漠化土壤。2015年,白果林場組織護林員參與實施西溪河流域石漠化治理工程。

  “驚險重重”晏成文回憶,由於山體鬆散,滑坡和塌方時有發生,加上坡度、落差大,栽植難度極大。陡坡大部分地方有六七十度,還有的地方近乎90度,他和同事們身係保險繩,手腳並用,稍不注意就是一個嘴啃泥。5個月苦戰,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讓人難過的是,我們林場場長從10多米高的崖上摔了下來,眼部受傷。為了不耽誤工期,他咬牙挺著,留下後遺症,天氣一變化,眼睛就會腫脹流淚。”晏成文説。

  “如今,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樹長高了,更密了。”這是巫溪縣森林公安局副局長馮軍最直觀的印象。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高,盜伐樹木、獵殺動物的少了。“十幾歲就來了,沒想到一晃幾十年。”晏成文的目光投向賓元鵬,兩人相視而笑。(作者 王斌來 李 堅 王 嫚 )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