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古城綠意濃

2019-02-12 15:01: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頁-文章圖片模板

  春節期間,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古城古鎮古村落,漫步石板路,踏過青石橋,走進木閣樓,大家浸潤在古樸的自然和人文風光中,品嘗傳統年味,尋找日漸消失的鄉愁。

  古城受歡迎,其保護問題也日益凸顯。許多地方力求保留古城原生態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逐步探索出適合古城發展的新路子。

  留住田園風光

  良好的生態是古城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建設性破壞、輕後期維護、缺乏整體保護等行為,讓很多古城失去了往昔的田園風光。

  2018年12月3日起,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山西平遙古城開始實施嚴格的古城保護條例。其中,生態保護理念貫穿于古城規劃、市容建設、生産生活等方方面面。

  “建設宜居、宜業、生態古城”在《山西省平遙古城保護條例》中明確提出,同時,還採取一系列措施引導古城區居民展開綠色、低碳生活:如規範垃圾處理、雜物堆放、污水排放、寵物飼養、店外經營等行為;古城區內禁止開采地下水、推廣清潔能源和合規高效的油煙凈化設施等;加強“河流水系、田園風貌、生態環境和視線通廊”的建設。

  平遙還對破壞古城的行為予以嚴厲懲罰,違法最高處罰50萬元人民幣。

  紹興古城內外有山有水,景色開朗,植被茂盛。當地在規劃建設中將古城周圍的山林景色、水面稻田都納入古城生態保護範圍,讓古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青山綠水是古城發展的背景,也是古城建設的載體。如果這些背景遭到了破壞,那麼古城發展的載體也就被顛覆或割裂了。”湖南科技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周紅向筆者表示,“如果青山綠水都不復存在了,那麼古城的畫卷就失去了它最本真的韻味和美麗。”

  修復古城水生態

  古城大都有護城河水系,但一些地方的水系水面正在逐漸減小,水質難以保障,使古城居民居住環境趨於惡化。

  “水是湘西的精華。在沈從文的文章中都有所體現。然而隨著陸地運輸的發展,人們逐漸忽視了對水路的保護,在河道上興建了很多水電站。水電站破壞了流域的自然風貌,改變了河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古鎮的風貌。”湘西古鎮是周紅這些年關注的研究課題,在調研中發現的這些問題令她十分心痛。

  而一些古城的水生態系統正在修復中。江南水鄉蘇州,二三十年前時,在姑蘇城交織相連的河道中,還能看到洗衣洗菜、傾倒垃圾,甚至洗涮馬桶的市民。現在,鋪設污水管網和清除淤泥使河水更清、河道更寬,市民家中有了自己的排污管和抽水馬桶,古城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活環境都得到了提升。

  在平江河畔居住了數十年的“老蘇州”們,現在自發走出家門,定期在平江河岸邊開展河道巡查和監督。

  宜居宜業好生活

  如何既發揮古城的古色古香、古風古韻,又保障古城居民宜居宜業的美好生活?專家指出,一方面,需要讓古城“綠起來”,以政府為主體,推動惠民環保措施、綠化古城生活空間。另一方面,也需要讓市民“融進來”,讓古城人民在古城建設和保護的過程中,撿拾起文化自信和鄉愁歸屬,成為綠色生活的實踐者和倡導者。

  “人是民族文化的創造者,必須留住原住民,同時也要滿足古城居民享有現代生活的合理需求,讓大家都自覺參與到古城保護中來,”周紅強調,“古城生態建設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覺醒,政府和居民的生態意識至關重要。”

  所村位於安徽池州市陵陽鎮西部,村內有明清時期的古民居30余棟,古石板路、古石橋10余處。為讓村民居住舒適,當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硬化村莊道路,修復村內石板巷,清理村內河溝清淤。村主幹道兩邊種植香樟樹400余棵,新增村莊綠化面積1800平方米,村前屋後因地制宜實現了庭院美化。

  一些古城的老宅子陰暗潮濕,宜居指數不高。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相秉軍對此表示,我們要從硬體上改善民居生活,最終做到“健康住宅”,包括睡眠、通風、採光等一系列問題,切實提升老城區居民的住宅舒適度。

  有些年輕人嚮往現代都市,不願居住在老城。為了留住原住民,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管委會主任徐剛建議,今後或將推動建立一個類似生態補償機制的古城保護補償機制,“對於願意居住在古城,也有意願和經濟能力按照政府的統一標準修繕古城傳統民居的,政府將予以一定經濟補助”。(作者 劉 暢 張佳欣)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