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設計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2019-02-15 09:25:48  來源:學習時報  責編:陳晨

  學習時報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需要生態設計。生態設計首先是生態空間設計,要創新工具優化空間功能;生態設計關鍵是生態産業設計,需要由産品設計到産業佈局再到標準設計,打通通道促進生態經濟繁榮;生態設計以人為中心,最終要以人為中心構建美好家園。

  生態空間設計:創新工具優化空間功能

  生態設計作為一種創作與創意活動,是關注持續發展、注重綠色轉型、顯現生態效益的活動。生態設計必須基於主體功能區空間區分進行:在重點生態功能區,促進田、河、湖、林、濕地系統,促進系統保證生態系統自我調節體系發揮作用。在限制開發區域,生態設計中做好用地管控、産業管控、交通管控、環保管控。用地管控加強對建設項目選址的引導;産業管控嚴禁生態紅線內有損主導生態功能的産業活動;交通管控注重水陸生態廊道建設中各種污染源對生態的破壞;環境管控注重減壓能耗高、污染大的項目。在優化開發區域,壓縮粗放發展方式、建設方式空間,為新經濟、新業態騰出空間、地盤。在重點開發區,要大力促進與生態保護融合度高的産業,合理擴大生態保護範圍,保證生態國土面積只增不減,工業發展要注重生態技術推廣、注重生態環境優化。

  為此,生態設計要在創新工具細化生態空間佈局、優化生態空間功能上下功夫。建設生態功能區要依靠綠色經濟項目、綠色建設項目來推動。生態空間設計要基於企業、項目綠色識別,為生態空間設計、佈局提供新工具。比如,浙江湖州率先建立了我國首個綠色企業和項目認定體系,“非綠”之外將綠色企業、綠色項目分為“深綠”“中綠”“淺綠”3個等級。借鑒這種識別體系,生態設計要注重區域主體功能與綠色企業、項目的匹配:重點生態功能區主要匹配“深綠”企業及項目;重點開發區域,倒逼非綠項目、企業退出,根據環境容量促進綠色理念與各項建設的融合。限制開發區域,力求形成“深綠”“中綠”“淺綠”梯度分佈的合理佈局,控制“淺綠”項目。優化開發區域,要促進“淺綠”向“中綠”、“中綠”向“深綠”轉型,在“增綠”中促進功能空間的綠色轉型。

  生態産業設計:多維設計繁榮生態經濟

  生態經濟設計重在打通“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通道,需要由産品設計到産業佈局再到標準設計,打通轉化通道促進生態經濟的繁榮。

  注重業內産品生態設計。一方面,注重生態産品設計全覆蓋。在農業産品、工業産品、服務産品設計上,為了實現綠色生態的目標,在原材料選用、生産、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環節對産品進行全覆蓋設計,謀求低消耗可循環、強化生態功能、引領綠色時尚、實現高性價比,減小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增大産品的生態功能。另一方面,注重生態産品設計多途徑。要制定促進功能區改進的生態設計方案,設立各區域優先發展生態産品的目錄指南,形成重點生態産品培育方向;要根據各自重點生態産品設計需求,以鄉鎮為單元組織設計人才組建設計工作室,為生態設計提供支撐;要注重區域生態産品設計研究,組建生態設計聯盟,組織力量進行設計研究、設計交流、設計培訓,提高生態産品設計水準。

  注重産業佈局生態設計。第一,注重生態農業設計。把立體種養模式與農場規模經營同步推進發展生態農業,以立體種養模式等作為生態農業設計推進發展的樣本。第二,注重加工生態設計。注重涉農加工業的發展,如推進脫水蔬菜産業的發展。建設綠色工廠、實施綠色製造、加大循環利用,減量化排放廢棄物。第三,注重生態旅遊設計。注重以美麗鄉村助推旅遊業發展,在風貌設計上注重保持鄉村的“肌理”,在文化展示上注重留住農村的“風情”,在功能佈局上注重體現各自的“底色”。第四,注重一産接二連三。探索新模式促進一、二、三産之間的融合發展,注重“互聯網+”、注重“文化+”,在融合中顯現生態價值。

  注重産業標準生態設計。第一,各類功能區的核心産品、核心企業、核心産業、核心園區、核心景區,生態設計標準注重選擇應用國際標準,如ISO 14000系列標準。特別在重點生態功能區,鼓勵市場主體應用國際標準。第二,各類功能區都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從開發設計到生産、從供應鏈到客戶端,從現場與客戶兩端雙向驅動,全程推進産品品質管理達標。第三,各類功能區在缺乏標準的領域,應制定地方標準,如以循環經濟設計理念設計相關産品循環使用的標準,便於材料變廢為寶、産品“死後重生”。

  生態村鎮設計:以人為中心構建美好家園

  生態設計是以人為中心的,最終要以宜居的村鎮建設,為人們美好生活找到寄寓之所。生態村鎮設計要體現人的需求、設計創新、設計特色。

  滿足人的需求,解決為誰設計問題。生態村鎮設計必須符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生態經濟生産、生活更有價值。當前,生態村鎮設計需要具有更廣的視野,不僅要滿足本地人的美好生活嚮往,還要滿足更大範圍內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吸引更多外部人到此創新創業、到此觀光休閒。生態村鎮設計如民居設計不僅要滿足當地人的生活習性,還要能夠給予旅遊者習性、外部人需求以充分考慮,在生態設計中優化生態、集聚人氣、發展經濟。

  相容設計手法,科學選擇設計方法。設計的本質是要協調人與自然、社會、文化、技術之間的關係,使村鎮骨架清晰、經脈暢通、形象鮮明、文賦神韻。要注重自然主義的風格,尊重自然格局,恪守鄉土傳統,建設修舊如舊,拒絕同質化,注重異質性。要注重建構主義的手法,引進現代風格,注重整體重建,注重模倣、追求時尚。生態村鎮設計要採用相容主義手法,儘量保留原有的村鎮“肌理”,同時也給村鎮注入時代元素,從而構建起生態村鎮的新優勢。

  聚焦設計重點,特色設計彰顯價值。生態經濟區建設需要優先發展特色小鎮、田園鄉村,然後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生態示範區的建設。特色小鎮、田園鄉村建設要聚焦特色資源開發,通過生態設計顯現生態經濟效益。生態設計,第一步,要注重概念設計巧構架,將特色小鎮、田園鄉村作為複合的生態系統,讓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歷史因素緊密聯繫,讓建築群落與水系陸路有機融合。第二步,要注重功能設計妙安排,考慮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以及生態子系統之間的響應和反饋,把握好人在環境中的體驗。第三步,要注重裝飾設計大手筆,融入人文、藝術因素,把村鎮佈局做得精、巧、美,最終構建美好生活新家園。(作者 景雲祥)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