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萎縮 鳥失樂園

2019-05-17 09:44:18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中國環境報訊:受歷史上黃河水患的影響,中原某地曾經有一片面積近3000畝的濕地,這片濕地生長著大片茂盛的蘆葦。在蘆葦叢中,棲息著有“鳥中大熊貓”之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珍稀鳥種——震旦鴉雀。

  為了拍攝到這一珍稀鳥種,近些年有眾多攝影愛好者來到這片濕地。據當地攝影愛好者説,這片濕地面積原來近3000畝,曾經是包括震旦鴉雀在內各種鳥兒繁衍棲息的樂園。然而,經過當地近幾年大規模的開發與建設,濕地面積萎縮了一多半,原有生長在濕地中的植物被剷除殆盡。包括震旦鴉雀在內的各種野生鳥類失去了生存空間,種群數量大幅減少。

  然而更加令人憂心的是,目前僅剩的這片鳥兒最後的家園也已被列入開發計劃。筆者在現場看到,不遠處幾臺大型挖掘機正在不停作業之中,可想而知,這片鳥兒最後的家園將日漸萎縮,曾經碧波盪漾的濕地之水或將成為鳥兒的最後一滴眼淚。

  其實,類似這種為了眼前的利益大肆侵佔和毀壞濕地的現象,在有的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在不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影響下,一些地方以犧牲環境、透支自然資源的方式換取一時利益,卻犧牲了長遠發展。

  曾經水草豐美的濕地被鱗次櫛比的高樓或廠房所替代,曾經縈繞耳邊的鶯囀燕啼被隆隆的機器聲所取代。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時至今日,有的地方濕地面積減少、功能退化的趨勢還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這片濕地面積的銳減只是一個縮影。

  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的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環境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看來,濕地的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危害的不止是鳥類,更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及經濟社會的影響産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必要的城鎮開發建設不可避免。問題的關鍵在於,開發建設過程中,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優先的理念,把濕地保護放在重要位置。要不斷增強濕地系統的穩定性,推動濕地的保護和合理利用,讓“地球之腎”真正造福人類。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