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精神辨證理論與臨床應用》新書發佈會在京舉行

2019-05-22 17:26:20  來源:健康報  責編:陳晨

  健康報訊:5月18日消息,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栗德林傳承工作室與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宋福印基層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承辦,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協辦的《氣血精神辨證理論與臨床應用》新書發佈會在京舉行。中華中醫藥學會師承繼教部主任周艷傑、中國中醫院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胡會元、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栗德林傳承工作室栗德林、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宋福印基層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宋福印、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審/高級策劃編輯師陳東樞等出席了本次發佈會。

  《氣血精神辨證理論與臨床應用》由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副院長宋福印博士在深入挖掘、整理歷代中醫學家學術思想、理論基礎上,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和思考之後,吸收借鑒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發揮中醫宏觀整體的演繹、思維優勢,撰寫而成。

  《氣血精神辨證理論與臨床應用》有以下幾個特點:

  1.系統闡發前賢理論,首創氣血精神辨證理論

  氣血精神辨證是在《內經》有關氣血精神理論指導下,結合新時代疑難病證的病理生理特點和發病規律創立的。該書在對《內經》有關氣血精神概念、功能進行整理闡述的基礎上,還對《內經》有關氣血精神病證的病因病機及診斷和治療進行深入探討,因此確認《內經》奠定了氣血精神辨證的理論基礎。同時,還系統整理了張仲景對氣血精神辨證理論的主要貢獻,隋、唐醫家的豐功偉績,宋代醫家的重要作用,金、元醫家的卓越成就,明、清醫家的重大突破等。

  通過以上論述作者認為,中醫學各種理論的産生,並非完全立足於哲學式的思維方式和對臨床經驗的歸納總結。許多重要理論,包括對生理功能、病理機制的論述,都直接來源於對解剖形態學的觀察。其中《內經》關於氣血精神辨證的論述,內容甚為豐富。

  2.豐富了中醫病因學內容

  傳統中醫理論所説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疫疬、飲食、勞倦、外傷,以及痰飲、瘀血等。氣血精神辨證理論的創立,進一步豐富了中醫病因學內容。氣血精神辨證理論認為,血毒、精濁、精淤和痰飲、瘀血一樣,雖然屬於人體病理變化的産物,同時一旦形成血毒、精濁、精淤之後,又會成為致病因素,在臨床上引發一系列臨床病證。該書針對血毒、精濁、精淤所致臨床病證非常廣泛,病情通常也較為嚴重等特點,依據氣血精神辨證理論,系統論述和總結了由血毒、精濁、精淤所造成病證的致病特點、診斷和防治措施,為後世中醫深入研究血毒、精濁、精淤病證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3.補充、發展了奇恒之腑辨證體系

  臟腑辨證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證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部位、性質、正邪盛衰狀況的一種辨證方法。臟腑辨證以討論臟腑病證為核心,主要應用於臟腑病證,它是八綱辨證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病位的確定,是各種辨證理論的基礎,是中醫辨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臟腑辨證非常複雜,不僅包括臟腑本身的病證,還應該包括奇恒之腑的病證。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和科學技術發展水準的限制,傳統臟腑辨證僅討論了臟病辨證、腑病辨證以及臟腑兼病辨證,卻未能全面深入系統地探討和概括奇恒之腑病證。而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變化,在新時代中醫臨床中均佔有重要地位,必須加以補充和完善。氣血精神辨證理論正是在傳統臟腑辨證理論基礎上補充、完善了奇恒之腑的辨證內容。其中精虛辨證討論了腦髓虧虛證治、膽精虧虛證治;其中精濁辨證討論了腦濁證治、髓濁、膽濁證治等內容;上述辨證內容加之傳統辨證理論和“氣血脈形辨證”理論之脈絡病辨證和形態辨證內容,相互補充有機結合,進一步補充、完善、發展了臟腑辨證與奇恒之腑辨證內容,從而形成了完整的臟腑辨證理論體系,同時也實現了氣血辨證與形態辨證和精神辨證的有機結合,進而形成了中醫學完整的形神統一的辨證理論體系。

  4.充實、完善了精病辨證體系

  精病辨證是根據精的生理功能、病理特點,分析辨識其所反映的不同證候,用以指導臨床診斷和防治。精病證候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直接或間接作用人體,引起人體精的生成不足,消耗、丟失過多,或者精的成份、理化性質發生改變以及輸布障礙、受阻等導致其不能維持正常生殖、生命活動的病證。因此,精的質、量和輸布、排泄發生異常,皆可引發人體各種精病證候。然而,傳統中醫理論,特別是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在五臟所主提出“腎主虛,無實也”被後世醫家斷章取義之後,很少有學者系統深入研究討論腎的實證問題,而研究精的實證者甚寡。作者認為“精無實證”只關注了各種致病因素直接或間接作用人體,引起人體精的生成不足,消耗、丟失過多所致精虛證治問題,而忽略了由於各種致病因素引起人體精的成份、理化性質發生改變以及輸布障礙、受阻等因素導致其不能維持正常生殖、生命活動的精布失調、精濁、精淤證治問題。

  作者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和深入思考之後,將由於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導致人體內生理性體液——精的輸布、排泄發生紊亂或障礙所引起的以水腫和積水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納入精布失調病證範疇;將人體記憶體儲的正常生理性體液,除了血液之外,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其物理特徵以及化學成份或者性質發生改變,所引發的臨床病證納入精濁病證範疇;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分泌、輸布、存儲精的組織、器官或者管腔發生堵塞、通而不暢或者淤積的臨床病證納入精淤病證範疇,從而補充、完善、發展了精病辨證體系。

  5.弘揚了神病辨證

  在人體生命活動全過程中,一切精神、意識、情感、思維活動以及各個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無一不是神在發揮其作用。如目之所以能視,耳之所以能聞,鼻之所以能嗅,口之所以能言,體之所以能動等等,均屬於神的表現形式。神氣充足,則臟腑機能旺盛而協調,生命也就有了活力。反之,如果由於情志所傷,稟賦不足,年老體虛,久病失養等,引起人的精神、意識、情感、思維功能失常則會表現出神的病證。

  作者在日常診療工作中非常重視心神調節在治療疾病當中的作用,認為高明的中醫之所以臨床療效顯著,與其具有掌控、調攝患者心神、情緒的氣場、技藝和方法密切相關。

  該書在將複雜的神精的病證提綱挈領地歸納為神傷證治、神虛證治、神昏證治、假神證治四類證候進行討論的同時,還簡要介紹了養神的方法:寡思以養神;靜以養神;閉目養神。在人類生命中,神是最神聖、最重要的。只有精心養護、調攝這個心神,才能達到《素問·上古天真論》之“精神內守”,健康長壽的效果。

  氣血精神辨證不僅是分析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理論,還是指導臨床辨證論治的綱領和依據,在中醫學領域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很高的實用價值。但是,任何學説或理論的建立只能從某一個方面,闡明某一類問題,它是不可能包羅萬象的。氣血精神辨證的命題剛剛確立,探討才剛剛開始,書中對古代醫家某些理論錄而未述,欠于詳明,對今日中醫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概括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但這僅是白壁微瑕,不足以影響氣血精神辨證理論的價值和在臨床工作中的指導作用。

  從中醫學發展的歷史來看,每一種新的辨證理論的誕生,不僅能夠推動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將為人類攻克多種重大疾病開闢新的途徑。相信隨著《氣血精神辨證理論與臨床應用》的出版和氣血精神辨證理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必將給傳統中醫學理論和臨床研究帶來革命性的變革,從而實現中醫藥事業的偉大復興。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