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為本 綠色興園

2019-05-23 09:31:09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經濟日報訊:目前我國已批准創建62個、認定2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各地創建了1000多個省級産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産業園。這些産業園提升了農業增值收益,創新了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長期穩定受益。新形勢下推進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事關鄉村振興大局,必須堅持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建園宗旨,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把産業園打造成為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示範園”

  人間芳菲四月天,鄉村處處是美景。在遍佈各地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內,一張陳皮、一片茶葉、一粒花生、一根甘蔗……形成一個個三産融合發展、枝繁葉茂的大産業,帶動鄉村振興,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融合。

    鄉村振興的突破口

  近年來,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因陳皮産業而大放異彩。在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內,一張小小的柑皮,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陳皮藥、陳皮茶、陳皮酒、陳皮醬、陳皮菜、陳皮雞、陳皮雞蛋等100余種産品的大産業,帶動新會柑種植、加工、銷售、文旅等三産融合發展。目前,新會區種植新會柑面積達到10萬畝,分佈在11個鄉鎮193個村,有種植戶5000戶、合作社300多家,帶動就業約5萬人,實現農民年人均增收1.88萬元。

  新會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是我國農業産業園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全國已批准創建62個、認定20個國家級産業園,各地創建了1000多個省級産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産業園。全國62個國家級産業園已形成95個主導産業,培育壯大了五常大米、潛江小龍蝦、安溪鐵觀音、金鄉大蒜等一批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産業,園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萬元,比所在縣平均水準高34%。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實踐證明,抓住了産業園,就牽住了鄉村産業振興的‘牛鼻子’。”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説。農業産業園吸引土地、人才、資金和科技等各類先進要素、龍頭主體、政策資金向産業園集中,近10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和近500家省級龍頭企業入駐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在園區內孵化成長,形成強大的集聚帶動效應。農業産業園推進了“生産+加工+科技”一體化,促進了一二三産業相互滲透、交叉重組、融合發展,提升了農業增值收益;創新了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長期穩定受益。例如,福建安溪縣國家現代農業園運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家庭農場(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當地6.2萬戶農戶加入合作社或進入企業務工。

  “我們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産業園建設,以規模種養為基礎,集聚現代生産要素和經營主體,引領帶動鄉村産業做大做強,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有活幹、有錢掙,為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提供有力支撐。”韓長賦説。

   促農業高品質發展

  目前我國農業已經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加快推動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現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旋律。現代農業産業園不僅是産業園,也是示範園。各地堅持綠色興園,帶動形成了區域農業高品質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新會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柑之林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梅江種植基地,2000畝柑橘樹在農業高科技武裝下,變成名副其實的“智慧樹”。基地內建設了産品可追溯體系,設立了田頭檢測室,應用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實現精準澆水施肥,採用黃色黏蟲板殺蟲,從源頭確保了農産品品質安全。該基地還運用智慧型物聯網農業監測及水位控制一體化技術、自動氣象臺、農作物病蟲害識別等技術,即時監測地塊的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度、風速、風向、雨量、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等指標以及水位變化;應用農機作業監測技術,實現柑橘生産全程機械化作業在線監測。

  現代農業産業園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看科技裝備水準是否先進。現代農業産業園已經成為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應用高地,産業園科技進步貢獻率、資源利用率、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合格率等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據了解,各級産業園主動加強與科研院校對接合作,積極組建科技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力爭每個産業園都有一個專家服務團隊,在生産一線攻克産業技術瓶頸;引導産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聯盟、高新技術企業在産業園設立試驗站、中試基地,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率先在産業園落地生根、示範應用;創新推廣科研成果參股、技術人才領辦企業和兼職取酬等方式,吸引企業和科技人才入園投資興業,把産業園建成創業創新的搖籃。

  農産品品質安全是消費者極為關注的問題。産業園已發展成為農産品優質安全的“放心園”。各地産業園推進全程標準化生産,實現品質安全追溯管理全覆蓋,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發展綠色防控、節水灌溉,抓好秸稈、農膜、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依託産業園創建一批區域公共品牌;支持入園主體開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産品認證,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産品品牌。廣東江門市新會陳皮國家現代産業園生産的陳皮、福建安溪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生産的鐵觀音、河南正陽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生産的花生,都成為讓消費者放心的優質安全農産品知名品牌。

  城鄉融合的先導區

  産業園一頭連著工業、一頭連著農業,一邊接著城市、一邊接著農村,是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如今,一些現代農業産業園已成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場。各地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對産業園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吸引人才、技術和資金等要素向園區聚集;統籌城鄉産業佈局,促進城鄉産業融合,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包括加快構建和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提高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水準等;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享有和城市一樣的基本公共服務。

  地處湘西南的靖州縣是“中國楊梅之鄉”“中國茯苓之鄉”,靖州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成為該縣生態文明示範區、特色産業集聚區、創新開放協作區、産城融合先導區、經濟發展帶動區,通過不斷創新區域融合、産業融合、産城融合、資本融合、多元融合發展機制,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凝聚起強大力量。2018年園區實現總産值93.59億元,園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萬元,高出全縣平均水準45%。

  “通過農業工業同步發展、園區景區共同發展、産城融合一體發展,推進區域融合,實現協調發展;通過農工結合、農商結合、農旅結合,促進産業融合,加快轉型升級;通過創新財政體制、搭建投融平臺、做實擔保服務,加速資本融合,破解發展瓶頸;通過推進生態融合、科技融合、扶貧融合,提升綜合經濟效益。”湖南靖州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負責人説。(作者 劉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首頁-精準扶貧和産業對接模板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