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2019-06-13 09:36:53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中國環境報訊:積極協調推進蘇皖跨界水環境補償試點,在全國率先建立地級市之間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對完成減排任務和環境品質改善目標任務的地區,加大資金返還比例,切實強化“多排多擔責、少排可獲益”的鮮明導向。

  共抓長江大保護,是關係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和永續發展的大事,是我們這代人必須堅決扛起的歷史責任。江蘇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一員,地處下游和末梢,河湖密、岸線長,通江達海;經濟總量大,經濟活動密集,而且沿江開發強度高,承載了全省六成人口、七成投資、八成總量、九成進出口,是保護和發展壓力最大的省份之一。

  近年來,江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把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作為壓倒性任務來抓,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堅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強化源頭防控,推動綠色發展

  嚴格環境準入,對沿江新建化工園區、化工園區外化工企業、化工園區內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企業的新改擴建化工項目,一律不批。出臺《關於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寶武梅鋼、中天鋼鐵、南京鋼鐵等一批重化産能在整治提升中加快向沿海轉移。

  完成“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劃定4431個環境管控單元,逐一明確差別化管控要求。出臺《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劃定231塊生態紅線區域,其中陸域面積4626.65平方公里,約佔沿江八市陸域面積的9.77%;嚴格生態紅線保護監管和績效考核,每年安排生態補償資金15億元,引導各地牢牢守住生態家底。

  強化污染治理,改善環境品質

  嚴格落實水質改善“斷面長制”,及時通報水質變化情況,針對水質改善滯後地區,落實強制減排、公開約談

  等措施。編制《江蘇省主要入江支流消除劣Ⅴ類整治方案》,開展主要入江河流整治、重點斷面水質達標“百日攻堅”等治理行動。修訂《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等8部地方性法規,收緊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總氮、總磷排放標準,太湖治理連續11年實現“兩個確保”。出臺改善空氣品質強制減排方案,對大氣品質下滑明顯的地區主動幫扶和強化督查,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強化應急管控措施落實。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完成關閉搬遷化工企業遺留地塊信息調查,各地市均建立污染地塊名錄。

  經過努力,江蘇省PM2.5年均濃度實現六連降,2018年以來長江江蘇段幹流水質穩中趨好,10個斷面水質均提升至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大幅改善,45個入江支流控制斷面優Ⅲ類比例73.3%,好于2015年18.8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6.7 %,好于2015年13.8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主要入江支流消除劣V類。

  強化監管執法,解決突出問題

  認真梳理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組織沿江各地開展排查,編制全省整改方案,排出18個媒體披露問題和69個自查問題,全力推進整改工作,5個問題基本完成整改,其餘正在有序推進過程中。

  以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排查出的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為抓手,結合“263”專項行動,紮實開展長江經濟帶化工污染整治、共抓大保護聯合執法、“清廢2018”“綠盾2018”等行動。近兩年,江蘇沿江八市共關停化工企業2223家,佔全省關閉總數的82%。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行動,督促地方“一源一策”實施整治,推動332個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到位。

  強化風險防範,保障環境安全

  牢固樹立“防控並舉、預防為先”的理念,設區市區域環境風險評估覆蓋率達75%,重點環境風險企業“八查八改”現場核查率達91%,涉危涉重企業、化工園區、水源地應急預案備案率分別達99%、90%和92%,初步繪製形成長江江蘇段環境風險地圖。

  指導沿江八市建立環境應急聯動協作機制,做好信息共享、預警發佈、聯合應對等工作。強化南京、無錫等省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基地保障作用,以“長江水域船舶事故、化工企業生産安全事故、採油廠原油泄漏”等為場景,組織開展應急演練13次,有效保障了長江生態安全。

  強化制度創新,破解深層次矛盾

  印發《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突破實施方案》《關於創新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推進江蘇省長江經濟帶“三水共治”的工作方案》《江蘇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完善頂層設計。

  積極協調推進蘇皖跨界水環境補償試點,在全國率先建立地級市之間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水環境“雙向”補償制度,補償斷面擴大到112個,補償金額約4.8億元,築牢防治跨界水污染的經濟“閘門”。完善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對完成減排任務和環境品質改善目標任務的地區,加大資金返還比例,切實強化“多排多擔責、少排可獲益”的鮮明導向。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1+8”文件,開展生態損害賠償實踐,積極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的困局。

  強化標本兼治,提升治理能力

  研究設立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基金,支持綠色發展和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在全國率先推出環保貸,建立“金環對話”機制,舉辦環保項目銀企對接會,促成意向融資169億元。

  組織實施生態環境監測監控系統、環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標準三個基礎性工程建設方案,制訂化工園區(集中區)環境治理工程實施意見,沿江八市城鎮生活污水、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分別提高到1319萬噸/日、1842.5萬噸/年,新增危廢安全處置能力41.6萬噸/年,能力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