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美景再現 海域生態重生

2019-08-14 10:00:08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舟山,浙江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區。多年來,經濟發展和土地制約之間的矛盾一直困擾著這座海島之城,“向海要地”成了最簡單直接的解決之道。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浙江,舟山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被列入督察整改重點。

  沒有可供借鑒經驗,這些項目該如何整改?在重重難題面前,舟山市立足自身實際,科學研究論證,首創驗收規範,鐵腕整治攻堅。目前,22宗違法圍填海項目已整改到位,完成整改銷號,一宗已通過整改驗收,基本實現了海岸美景再現、海域生態重生,為違法圍填海項目整改工作提供了舟山樣板。

  攻堅克難 做到政府部門用力與整改單位自身努力兩促進

  在接到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後,2018年7月初,5天時間,舟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連續召開3次會議,研究部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相關事宜。

  市委書記俞東來在縣(區)委書記座談會上部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相關事宜,要求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舟山市整改領導小組組長、市長何中偉4次召開專題會議和政府常務會議,明確要求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要做到逐項梳理,全力整改落實到位。

  “所有整改項目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就是普陀區蝦峙鎮河泥漕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非法填海項目。”舟山市海洋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俞永軍介紹,該船廠地處蝦峙島東部偏遠海邊,是河泥漕村的村集體經濟企業,以維修小型漁船為業。2010年,為解決漁民大型漁船修理難的問題,該船廠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私自填海對船排進行了擴建。

  2014年,河泥漕船廠違法圍填海行為被區海洋漁業部門立案查處,船廠被責令退還非法佔用海域,恢復海域原狀,並處罰款320多萬元。但由於國家漁業政策調整,許多漁民轉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船廠在東拼西湊交了罰款後,再無力承擔100多萬元的項目整改、海域修復費用,一直未恢復海域原狀,被列入中央環保督察重點整改項目。

  如何實施整改,著實讓普陀區上下頭痛不已。普陀區海洋漁業局副局長徐國輝感慨,當時有三大難題:一是沒錢,船廠連年虧損,又處於停産狀態,根本承擔不起海域修復費用;二是整改區域位置偏僻,工程機械無法通過陸路到達,挖除的土方也難以清運;三是原先海域是什麼樣?怎麼樣才算恢復了原狀?面對這些實際情況,鎮村幹部有了畏難情緒,村裏老百姓也不理解不支持。

  面對困難,普陀區委區政府統籌抓督導,成立協調小組,明確職責分工,並先後8次召開會議推進整改工作;鎮、村具體抓落實,組建工作專班,協助開展整改的各項工作。此外,船廠也多方籌措資金,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研究制定恢復海域原狀標準、論證評估整改方案、跟蹤監測海域情況、組織測量驗收銷號。2018年9月,河泥漕船廠違法圍填海項目根據違法圍填海項目整改驗收流程,通過了現場測量、組織驗收等層層把關,成為舟山最先完成的整改任務。

  如今,河泥漕船廠前的海域已恢復了原狀。船排邊,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潔白晶瑩的水花,一派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協同共進 做到民生工程建設與圍填海整改兩不誤

  不僅難度大,有的整改項目還涉及民生工程,如不充分論證、科學整改,還可能影響工程進度和品質安全。舟山岱山縣官山島炮臺山南岔口海域違法填海整改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官山島炮臺山南岔口海域違法填海項目是因建設跨海大橋——秀山大橋而建。”舟山市生態環境局岱山分局副局長韓永波説,原來從岱山到舟山本島都要坐船,而且如遇大風大浪,還要停航。秀山大橋的建成能徹底改變這一狀況,不僅使岱山至舟山本島的行程由原來的50多分鐘縮短至10多分鐘,而且滿足全天候出島,從而明顯改善岱山人的出行。

  為了大橋建設,承建方岱山縣秀山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對官山島炮臺山南岔口海域進行了填海作業,鋪設一個連接官山島炮臺山與大橋主橋墩的平臺。

  “一個用於鋪設橋面的鋼箱梁大約高3米,標準段寬約30米,重達200余噸,這麼大又這麼重的梁吊裝,就需要地面上有一個平臺用於起落存放,填海建平臺就是這個目的。”負責秀山大橋建設管理的岱山縣疏港公路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石宏峰介紹説,橋下海水流速急,填海建成的平臺與主橋墩相連也起到了加固和保護的作用。

  雖然因工程建設需要填海建平臺,但私自填海就是違法,就要整改。2017年,官山島炮臺山南岔口海域違法填海項目作為重點整改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舟山市限期恢復此地海域原狀。

  為此,秀山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加快鋼箱梁吊裝工作的同時,委託浙江海洋大學研究院反復論證,科學制定了整改方案,投入200多萬元重新加固大橋主橋墩,並在全部鋼箱梁吊裝完成後再投入300多萬元拆除平臺、恢復海域原狀。

  “雖然我們事前進行了科學的謀劃部署,但整改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難題。”石宏峰告訴記者,因為漲潮,海水時常漫過平臺,甚至淹沒一旁山沿小路,致使挖掘機無法進出作業,導致整改進度受阻延。為解決這一難題,秀山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加派了人員,增加了機械設備,在落潮期間加班加點加緊趕工。

  現在,秀山大橋橋下海域完好如初,重現了以往官山島炮臺山自然海岸線之美。另外,大橋也已于去年11月順利合攏,將於今年10月全面通車。

  分類施策 做到“整改效率高”與“二次影響小”兩手抓

  “除了恢復海域原狀,為了最大限度地加快整改進度、提高整改品質、減少整改成本、降低整改影響,我市制定了‘一案一策’整改措施。”俞永軍説,比如對岱山縣東沙鎮集體資産經營有限公司非法佔用海域項目整改就實行了納規納管,即把違法圍填海項目納入合法的海域和土地使用規劃進行管理。

  當年,該公司競得位於東沙鎮東北部燕窩山灘塗的墾造耕地工程,總面積約310畝,其中新增耕地近280畝,總投資1200余萬元。2012年,東沙鎮集體資産經營有限公司受經濟利益驅使,通過違法填海的形式,私自增加耕地面積近0.4公頃。

  “雖然當時被岱山縣海洋漁業局處罰,但一直未整改。2017年,又被中央環保督察組列為整改項目。” 岱山縣海洋行政執法中隊副中隊長盛海波説,由於違法填海面積較小,規劃中又有國道公路橫穿其中,所以該填海區域應可允許擁有海域使用權。於是岱山縣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按照“一案一策”整改要求,適時調整了該區域用地規劃,並下發了《不動産權證書》,將該填海佔用海域納規納管。

  “類似這種環境影響小、民生關聯大,且法律法規允許的圍填海項目,我們一般都會採用納規納管的形式進行整改,這樣不僅效率高,而且二次影響也小。但如果環境影響大,而整改又會導致二次污染和其他嚴重影響的圍填海項目我們則會根據‘整改效率高、二次影響小’的原則進行原地封存。”俞永軍介紹。

  據了解,舟山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目前已恢復原狀的有5宗,納規納管的有10宗,原地封存的有7宗。“還有一宗,其部分違法填海區域已于去年9月取得了《國土資源部不動産權證書》,尚未獲證部分結合建設用海需要調整至已獲批區域,進行納規納管。目前,整改工作已通過驗收,申請省級整改銷號。”俞永軍表示,不久後,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都將全部整改完成。(作者 朱智翔 晏利揚 黃最惠)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