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詩意田野間

2019-08-14 11:25:34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中國環境報訊:盛夏燥熱時節,只想尋覓一方清涼之地,古村、水鄉、老樹、繁星、民宿。山水盡頭,安放鄉愁。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在如今的泛旅遊時代,人們更希望體驗“慢生活”“親近自然”,更注重追求文化和精神享受。於是,擁有自然淳樸、風土各異、特色生活體驗等優勢的鄉村旅遊,成為人們放鬆身心、尋求清涼、出去看看的選擇之一。很多“網紅村”更是受到熱捧,成為人們出遊的打卡地。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遊受到更多關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指出,對於特色保護類村莊(即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要“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産業”,要“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生態種養等産業”。

  全國各地也借勢發力,以鄉村旅遊為抓手,充分利用鄉村自然資源,發掘當地歷史民俗、地域文化等人文資源,促進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産業深度融合,推動旅遊新業態持續發展,也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逐步形成鄉村休閒度假型、民俗風情型、村寨與古鎮型、農業生産體驗型、農業科普教育型、體驗運動型、康樂型、鄉村商務會所等不同類型的鄉村旅遊模式。

  在這裡,人們看美景、品美食、賞民俗,釋放鄉愁、追憶過往,也在忙碌生活中找尋自己的桃花源和田園牧歌。

  鄉村遊成為“兩山”轉化的金杠桿

  隨著城鄉居民對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等需求增加,各地發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推動鄉村休閒旅遊業蓬勃發展,使之成為橫跨一二三産業、相容生産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的新産業新業態,成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金杠桿”。

  發掘農業多重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

  鄉村休閒旅遊業,促進農業從單純衣食功能向多功能轉化,推動“農業+”文化、教育、旅遊、康養等産業發展,催生創意農業、教育農園、消費體驗、民宿服務、農業科普、康養農業等新業態,天然地把農業生産、農産品加工、鄉村服務等産業融合在一起,並從零星分佈向集群轉變,從郊區景區周邊向更多適宜鄉村拓展。同時,發揮網站、微信、公眾號和電商的互動、體驗功能,實現消費主體的集聚,讓農業多種功能和資源多重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開闢農民跨界增收跨域獲利渠道

  鄉村休閒旅遊業發掘稻田濕地、油菜花海、草原綠地、森林氧吧和河流海洋等綠色價值,促進農民從單純賣農産品向更多“賣過程”“賣風情”“賣體驗”轉變。讓農業有文化説頭、有休閒玩頭、有景觀看頭,實現農業物化産品和精神産品雙重增值。

  農民把農家庭院變成“農家樂園”和旅店,把農業産區變成居民親近自然的景區,帶動餐飲住宿、農産品加工、交通運輸等關聯産業發展,又可以增加財産性和工資性收入。

  打造居民望山見水憶鄉愁好去處

  鄉村休閒旅遊業以其新穎的産業形態和有效的運行方式,充分發掘綠水青山、清新空氣、文化傳承、生態涵養等資源價值,凝聚鄉村人氣,促進鄉村從單純農民居住向農民市民居住轉變。

  目前,我國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388個,聚集村已達9萬多個,形成了南京農業嘉年華、海南共享農莊等品牌,為市民打造了“離城不近不遠、房子不高不低、日子不緊不慢”的高品質生活,給居民提供了天藍水凈、空氣清新的休閒好去處,日益展現出産業融合、資源整合和功能聚合的獨特作用和迷人魅力。

  促進人才土地資金等資源向鄉村匯聚

  鄉村休閒旅遊業以其連接城鄉、溝通工農的獨特功能,促進城鄉從單向流動向雙向流動轉變。大量的工商資本投入農業和農村改造,資金聚集效應明顯,先進生産技術和管理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城市的公共服務正在快速向農村延伸,消費支出由城市向農村流動。同時,激發各類人才努力進取興業,實現城市和鄉村融合、市民和農民互動、城鎮化和“逆城鎮化”相得益彰。 農宣

  ——專家觀點——

  專家認為,我國鄉村旅遊在經歷了農家樂興起導入期、觀光型産品成長期、休閒體驗産品深化期後,目前正進入內容創新發展階段。應從理念、供給、人才、融合、資金等方面下功夫,以優質旅遊理念為指導,有效規範鄉村旅遊內容生産體系;以全域旅遊為統籌,有效增加鄉村旅遊內容供給;加快人才扶持和培養,為鄉村旅遊內容生産提供人才支撐;以文旅融合為指南挖掘提煉鄉村文化,拓展鄉村旅遊內容的厚度;建立可持續的長效資金使用機制,為鄉村旅遊內容生産提供資金支持。

  據預測,在政策引導、城鎮化拉動、汽車普及、投資驅動及新消費革命的推動下,未來10年鄉村旅遊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鄉村旅遊涉及到農場農莊、特色餐飲、手作民藝、客棧民宿等多重元素,因此,要深入挖掘鄉村本土歷史、文化、手藝、物件等獨特傳播內容,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

  如建設鄉愁文化旅遊,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的鄉村文化;打造精緻民宿文化旅遊,拓展民宿+農業、民宿+戶外運動等新領域;建設多元化、附加産業旅遊,如花卉園附加賞花、攝影、採摘等服務。同時,加強與體育、工業、商業等跨行業整合,發展鄉村紅色旅遊,大力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使鄉村農業發展與紅色旅遊等緊密結合。

  數説鄉村遊

  從城市到鄉村,人們嚮往的是鄉村特有的氣質和味道。數據顯示,2012~2018年我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人數不斷增加。2018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次超30億,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

  文旅部發佈的《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監測報告(2019年上半年)》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遊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遊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

  途牛在其《2018年鄉村旅遊分析報告》中,發佈了鄉村旅遊熱門目的地TOP10:江西婺源、安徽宏村、浙江安吉、福建南靖、浙江桐廬、雲南元陽、江蘇興化、湖北恩施、北京密雲、四川丹巴。

  從客群年齡段分佈來看,80後、90後是鄉村旅遊的主力軍,10後群體出遊人次較2017年提升了12%,絕大多數是在父母陪同下踏青郊遊,在欣賞田園美景同時增進親子交流。

  從出遊目的看,73%的遊客更注重親近自然、放鬆身心;45%關注體驗鄉村美食;18%對參與鄉村項目和活動有濃厚興趣,還有一些遊客出遊目的是為了攝影、寫生、集體活動等。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