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著漁歌入夢

2019-10-28 10:00:46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晨霧漸散,甌江初醒,車行于靈霓大堤的大道上,清風撲面而來。靈霓大堤全長十四點五公里,連接靈昆島和霓嶼島,來回路程只需要四十分鐘。從靈昆島到霓嶼島,一路欣賞著江鷗翩躚,碧波茫茫,眼前的江海之景,仿若一幅動態的山水圖畫。

  以前從靈昆島到霓嶼島只能乘船,輪船從溫州發往霓嶼,經停靈昆島,每天只有一班,單程一個半小時。這還得是風平浪靜的時候,如果遭遇颱風暴雨,輪船停航,島上人就只能盼望和等待。

  連接靈霓兩島,這是甌江口地區多少代人心中的夙願,特別是兩座島上的人們,朝思暮想能有一條堅實的大路淩波而起,巍然于江海,天塹變通衢。從此再也沒有風浪可以阻隔靈昆和霓嶼島民的相聚,再也沒有驟雨可以把島嶼和陸地截然分開,那該有多好啊。

  如今,靈霓大堤果然“巍然于江海”,甌江口人的心願已成真。

  在靈昆街道海思村漁耕文化館裏,已經退休的余志豹先生聊起三十多年前遭遇颱風的情景。颱風肆虐時的場面,他至今曆歷在目,颱風造成的危險和困難,他還記憶猶新。當年他任靈昆鎮黨委副書記,在齊腰深的大水中,家家戶戶地探望,安排居民轉移到地勢高處。“這樣艱難的經歷,怎麼可能忘記?那時候沒有路和橋,災害天氣中,島上人遇到的艱難困苦,我全都經歷了。島上哪一代人不盼望著有路有橋啊?”

  坐在他身邊的顧先生接過話茬説,余書記經歷的颱風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而他自己經歷的颱風則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候的艱苦和貧困更加難以想像。靈昆島的冬天十分寒冷,甌江口的風力極大,初來乍到的顧先生,與他的夥伴們,人手一把鋤頭,一根扁擔,跟著農民耕地、插秧、澆水、修渠、開河,建設自己的家園。他們赤腳站在泥地裏,排著隊,接力傳遞沉甸甸的泥土,一天下來,從頭到腳全是泥巴,回家的路上,儼然一隊小泥人。“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靈昆的大河成了亮麗的風景,阡陌縱橫,綠意盎然,當年可都是我們和農民兄弟們一起建設的。”説到這兒,顧先生的語氣中透著自豪。顧先生所言不虛,靈昆島如今舊貌換新顏,“沙洲綠樹,江海一色”,成為有名的濱海旅遊度假區,萬畝果園裏,有芳香的柑橘和葡萄;萬頃海塘中,有鮮美的文蛤和魚蝦,賓朋來往,遊客如織。

  中午時分,靈昆蝤蛑、靈昆文蛤、靈昆雞擺上了飯桌,我們盡情品嘗著鮮美的“靈昆三寶”,猶如體驗溫州人情誼融融的家宴。

  靈昆島的老幹部們還帶我們細看了他們往日生活中捕魚、耕作的勞動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一件件工具整齊地陳列著,鋪開一幅往日生活的風情畫卷:艱辛耕耘中的建設,守望相助中的溫情,一代代人的夢想,一代代人的操勞,一代代人的日子,都凝聚在這些陳舊的工具裏——他們用生命延續著漁耕文化,用智慧造就了海上新城。

  往日並不遙遠。在我心中,甌江口發展的時間軸不是抽象的,而是那樣鮮活與具體:當地人民攔壩、排管、吹沙,揮灑汗水,在千年甌江口奮鬥圓夢,以拓荒牛的精神辛勤鑄造,以科學和人文之筆孜孜描繪。一條條堅實大路,一座座跨海大橋,一幢幢摩天大樓,一個個溫馨小區,在這片土地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各個行業的奮鬥者們,在不同的年代裏與甌江口相遇,與島嶼和大海相遇,在這裡追逐自己的夢想。今天,不同年齡的他們,也許會在甌江新城中相遇,彼此眼神輕觸間,煥發出共同的奮鬥者的光芒。

  “挑著夢想出發,擔著希望回家,唱著漁歌入夢,日子如詩如畫。”在海思村漁耕文化館裏讀到的這首詩,腦海中不斷一遍遍回放。雲舒雲卷,浪奔浪流,滔滔甌江奔向東海,幾代甌江(王雪瑛)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