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江河畔 好花正紅—貴州惠水縣産業脫貧紀實

2020-03-26 09:33:2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漣江河畔 好花正紅—貴州惠水縣産業脫貧紀實(要聞)

惠水縣好花紅鎮大力發展佛手瓜産業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劉蓉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貴州省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把産業脫貧作為農村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貴州惠水縣懷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進行産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佛手瓜為代表的生態産業,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凝心聚力決戰扶貧攻堅,切實做到了脫真貧、真脫貧,逐步擺脫貧困,挺起脊梁,走出了一條少數民族特色産業脫貧路。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在惠水縣好花紅鎮,一排排整齊的水泥和竹子搭成的架上攀爬著佛手瓜的藤蔓。來到弄苑村,我們看到原本怪石嶙峋的山坡上、農地裏都種上了佛手瓜,依山就勢,讓大石山區披上了綠裝。山有多高,佛手瓜就種了多高。據悉,2019年4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惠水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佛手瓜産業便是惠水縣脫貧的主要産業。當時如何選定這一産業,針對這一産業地方又是如何發展的,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走進貴州惠水縣,就地方産業發展進行了走訪。

  選定産業,下好發展“先手棋”

  惠水縣屬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到了58%,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中山區和半山區田少地多土層薄,雨水積蓄能力差,水利灌溉設施不夠完善,長年處於貧困之中。這種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具體條件,也決定了它的發展變化只能是漸進的過程。多年來,縣委縣政府也一直在不斷探索適宜地方發展的産業。

  佛手瓜原産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是一種珍貴的保健蔬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有重要保健開發價值,既是較好的藥療佳品,又是高品質的綠色無公害食品。其種植管護技術簡單,具有耐瘠、耐儲運,週期短、見效快的特點,耐蔭、喜溫,耐熱不耐寒,不受土壤和地理條件限制,在西南喀斯特山地尤其適合。惠水縣委縣政府認為這個産業立足群眾認可、技術要求不高、管理成本相對較低、適應稀薄土地的現實條件,可以作為縣裏推進農村産業革命,替代玉米種植的優勢作物。據初步估算,種植佛手瓜産值至少是種植玉米的10倍以上。

漣江河畔 好花正紅—貴州惠水縣産業脫貧紀實(要聞)

弄苑村村民採摘佛手瓜

  據惠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玲回憶,以前村民只是零星種植了一些佛手瓜,但是不成規模。充分了解了這一産業之後,縣委縣政府確定決定先以好花紅鎮弄苑村為中心、輻射帶動清水村、麼關村、石頭關村、六馬村等4個村的“一村一品”生態佛手瓜産業。當時我們的扶貧幹部每天下鄉到貧困戶家裏不斷勸説,著力攻克“散小弱”難題。縣裏共統籌涉農財政資金和廣州對口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在好花紅鎮東部深石山區建成了8公里長的佛手瓜産業帶,不斷讓佛手瓜從庭院種植發展成規模種植。從2007年發展至今,佛手瓜實現“小捧瓜”向“大産業”轉變。

  近年來,惠水縣緊緊圍繞貴州省委“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産業革命”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産業發展要素,聚焦坡耕旱地低效種植調減和500畝以上産業結構調整,以産業扶貧“221111”工程和“一村一場一園一社”建設為主抓手,全力推動蔬菜産業“井噴式”、“裂變式”泉涌發展。按照壩區上設施、山區調結構的思路,探索低效玉米調減新模式,發展形成了佛手瓜等山地高效特色産業,破解了深石山區産業發展難題,為調減低效種植、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建設和助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樣本。惠水縣委副書記徐光信饒有信心的談到。

  現如今,通過好花紅鎮的試點示範和多年實踐,最終惠水選擇“佛手瓜”作為深石山區主導産業在全縣推廣。  

  狠抓落實,按下脫貧“快進鍵”  

  在發展佛手瓜産業上,根據佛手瓜産業發展實際,惠水縣研究制定了《惠水縣産業結構調整佛手瓜産業實施方案》,規劃在全縣石漠化山區將佛手瓜種植面積擴大到3萬畝,實行“一名縣級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支服務團隊、一套操作方案、一個銷售專班”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由縣委主要領導領銜主抓,縣、鎮(街道)、村三級聯動,在産業推進季節實行“一週一調度、一旬一督查、一月一觀摩”的責任落實倒逼模式,切實抓好佛手瓜産業的組織、實施和調度等各個工作環節。

  産業經營以“合作社+農戶”模式為主,佛手瓜扶貧産業園區核心區域採取“一支部一社兩戶”即:“産業黨支部+合作社+種植戶+貧困戶”的專業合作經營發展模式,在産業鏈上成立了好花紅鎮佛手瓜産業黨支部,各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佛手瓜種植戶和項目區貧困戶。産業黨支部定期召開黨員大會,研究探討産業發展規劃,在技術、信息、銷售方面出謀略,在産業發展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合作社具體負責項目實施、管理管護、購銷對接等,起到連接瓜農與市場的作用。

  此外,積極探索生態立體高效種植模式,形成瓜下套種食用菌、春白菜、秋白菜的“三季四收”産業複合發展模式,去年瓜下套種項目擴種至200畝,畝收入12000-15000元,增加收入240余萬元。同時麵條、榨菜等佛手瓜系列産品相繼面世,佛手瓜産品向多元化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先後建設1000立方冷庫1個、佛手瓜交易平臺3000余平方米、鋼架大棚2980平方米,同步配套建設水電、噴灌、水池水窖等設施設備,為産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設施保障。

  在佛手瓜産業發展道路上,惠水縣始終堅持技術支撐、標準化生産,研究制定了《惠水縣佛手瓜産業技術規範》,並邀請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及省農科院6名專家長期蹲點提供技術服務,開展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試驗示範。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貴州省惠水縣好花紅鎮科技特派員、科技副鎮長李裕榮表示,佛手瓜富含維生素、氨基酸及礦物質鋅、鈣、硒、鐵,果實、嫩尖及塊根均可食用。果實是研發麵條、飲料等多種産品的原料,瓜尖(龍須菜)不但營養豐富,且質地脆嫩,味鮮可口,美、日等國家等稱之為“超級蔬菜”。佛手瓜低熱低鈉,對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有保健作用,有利尿排鈉、擴張血管、降血壓、疏肝止咳、促消化、治胸悶氣脹等多種功效,可促進兒童生長髮育,老少皆宜。

  據悉,惠水縣已建成以好花紅鎮佛手瓜扶貧産業園為核心的貴州省最大佛手瓜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全縣發展佛手瓜種植1.6萬畝,其中深石山區10000余畝,佛手瓜尖專業基地800畝,盛果期可日産220噸以上,年産量達4.8萬噸,實現産值約6000萬元,帶動4000余戶群眾實現增收。

  “以前村裏好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婦女,現在我們村有了佛手瓜産業,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來了。”惠水縣好花紅鎮弄苑村村主任汪昌説。

  徐光信表示,惠水縣下一步將堅定把佛手瓜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不動搖,堅持連片規劃,繼續落實好佛手瓜種植面積,形成規模化發展。嚴格落實“八要素”,創新組織方式和利益聯結機制,以“二品一標”認證為重點,抓好品種、品質和品牌建設,推動佛手瓜種植規範化、示範化發展。同時,還要抓好佛手瓜技術研發和推廣,組建技術服務團隊,選優品種,抓好綠色標準化生産。要加快實施進度,嚴格技術規範和標準,管理好已種植佛手瓜以及新增佛手瓜,推動佛手瓜種植提質增效。

  2020年,惠水縣委縣政府要認真組織好産銷對接工作,成立農産品銷售公司,用好銷售隊伍,制定佛手瓜銷售獎勵辦法,搭建佛手瓜銷售平臺,完善“農校對接”“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等産銷機制,發展訂單農業,積極拓展省內外市場。做好佛手瓜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條,充分運用好相關企業生産研發能力,推動麵條、榨菜、飲料、休閒食品等佛手瓜系列産品的生産銷售。要抓好佛手瓜宣傳,選好佛手瓜宣傳品牌,通過各類媒體特別是新媒體進行宣傳報道,不斷提升惠水佛手瓜的知曉度。

漣江河畔 好花正紅—貴州惠水縣産業脫貧紀實(要聞)

惠水大力發展茶産業

  多産帶動,築牢成果“定盤星”

  據孫玲介紹,自2019年脫貧後,惠水縣委縣政府除了發展佛手瓜産業之外,還相繼發展了多項産業來穩定脫貧攻堅成果。

  當前惠水縣茶産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主要長效産業之一。截止2019年10月,全縣4萬餘畝已投産茶園,從撫育管護、茶青採摘、加工等用工上共帶動650戶2500余人貧困戶致富增收,長期穩定解決2400余人貧困人口季節性現地就業,年人均增收達3000元以上。

  下一步惠水縣要走産業化發展之路,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核心,以增強茶葉綜合生産能力和增加茶農收入為出發點,以市場為嚮導,以生態資源為依託,以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快茶園標準示範區建設,調整産業結構,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進一步整合惠水茶品牌,聚集人才、資金、技術等優勢,樹立以“貴州綠茶”為主品牌,“都勻毛尖”為區域品牌,加快惠水茶葉産業化發展進程,把惠水茶産業發展作為地方支柱産業和特色經濟産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整合惠水核心區域茶品牌,打造惠水茶葉知名品牌,提升惠水茶葉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推進科技興茶,實施標準化管理,進一步健全茶産業發展相關科技支撐體系,強化技術推廣,引進優良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加快完善各茶葉企業品質管理體系建設,消滅無標産品。逐步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逐步擴大惠水茶影響力,拓寬惠水茶葉銷售渠道。

漣江河畔 好花正紅—貴州惠水縣産業脫貧紀實(要聞)

漣江大壩上的蔬菜種植基地

  除了茶産業,惠水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稟賦、區位等優勢,把花卉苗木産業作為穩定脫貧的另一主要産業來打造,把其作為漣江現代高效農業産業園區的主打産業來抓,提出了建設“貴州最大花卉苗木基地縣”的發展思路。

  為加快推進花卉苗木産業發展,惠水縣從縣林業、農工等部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花卉苗木産業發展辦公室,專抓花卉苗木産業發展規劃、技術指導等工作;並組建“惠水縣花卉苗木協會”,加強信息收集發佈和市場預測,促進企業和花農及時、準確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市場信息,從而降低經營風險,促進增産共富。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在惠水從事花卉苗木生産經營的企業和個人不斷增長,生産面積大幅增加,專業化程度日益提高,花卉苗木産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

  孫玲表示,《好花紅》這首布依族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這首歌就源於惠水縣好花紅鎮好花紅村。接下來,惠水將進一步加快花卉苗木産業、刺梨産業等與鄉村生態文化旅遊相結合,充分發揮它們在穩固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擺脫貧困,人民的希冀;脫貧攻堅,時不待人。

  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挑戰,面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雙重考驗,惠水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在科學部署、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不忘抓好脫貧攻堅工作,抓好産業發展。

  惠水縣的脫貧攻堅戰還在繼續,幹群合力、久久為功。惠水縣將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這場硬仗定會贏得全面徹底,贏得振奮人心。(圖/惠水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