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 開發“第二水資源”

2021-01-18 09:18:52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再生水利用量不足城鎮污水排放量的15%

  水資源短缺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副所長趙勇介紹,根據過去20年城鎮化率與城鎮用水的相關關係,我國城鎮化率每增加1%,城鎮生活用水將增加16.7億立方米。“到2030年我國人口高峰期,僅城鎮生活用水就將增加250億立方米。”

  資源型缺水的同時,我國水環境污染和水生態安全形勢也十分嚴峻。

  污水資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經無害化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作為再生水替代常規水資源,用於工業生産、居民生活、生態補水、農業灌溉等,以及從污水中提取其他資源和能源。“污水資源化利用尚處於初步階段,利用水準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胡洪營介紹,目前我國城鎮污水排放量約750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不足城鎮污水排放量的15%,亟待加快推進。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原主任朱黎陽表示,“污水作為第二水資源,具有水量穩定、水質可控、就近可用等優勢。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既可緩解水供需矛盾,又可減少水污染。”

  瞄準城鎮、工業和農業農村三個重點領域,實施六大重點工程

  根據指導意見,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重點領域包括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農村污水等三方面。

  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缺水地區特別是水質型缺水地區,優先將達標排放水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就近回補自然水體。資源型缺水地區以需定供、分質用水,推廣再生水用於工業生産、市政雜用和生態補水利用。“生態補水是水環境治理的關鍵措施之一。目前,我國大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良好,特別是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等主要水質指標能夠滿足或接近河道、湖泊等環境水體補水要求。”胡洪營説。

  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開展企業用水審計、水效對標和節水改造,推進企業內部工業用水循環利用。開展工業廢水再生利用水質監測評價和用水管理。

  穩妥推進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工程和生態相結合的模組化工藝技術,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

  此外指導意見還明確了實施污水收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工程等六大重點工程。提出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重點推進城鎮污水管網破損修復、老舊管網更新和混接錯接改造。到2025年建成若干國家高新區工業廢水近零排放科技創新試點工程。

  形成“1+N”政策體系,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污水資源化利用具有較強公益性,既需要市場積極參與,也需要政府規範引導。

  “指導意見要求制定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等實施方案,形成污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體系。”該負責同志表示,中央財政資金將加大對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於符合條件的污水資源化利用建設項目。

  在健全價格機制方面,指導意見要求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對於提供公共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河湖濕地生態補水、景觀環境用水使用再生水的,鼓勵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

  “水價是影響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朱黎陽表示,下一步應牢牢抓住水價改革窗口期,完善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價政策,不斷優化使用者付費等價格機制;按照市場需求放開再生水水價,優化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規模和佈局以降低成本,形成合理比價體系。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