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演員的使命

2017-12-13 08:11:19|來源:新華社|編輯:位中閣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題:李雪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演員的使命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王思北

  在上海舉行的2017電視劇品質盛典上,李雪健獲“年度品質表演劇匠”。頒獎現場有人這樣稱讚:“他擁有一顆始終如一的赤子之心、劇匠之心。”李雪健説,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演員的使命,要捧一顆匠心,為觀眾奉獻最好的精神食糧。

  宋大成、焦裕祿、宋江、楊善洲、張作霖、劉二鐵……多年來,李雪健塑造了無數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形象。“要想創作出好作品,首先要在‘自身硬’上下功夫。”日前,李雪健在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藝術工作者,應該按照“學懂、弄通、做實”這一要求,把十九大精神學習在前、領會在心,並且要不斷地學,不斷地提高認識,否則就很難去創作反映新時代的新作品。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就有了自己的座右銘,而且從來沒有改變過,那就是‘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演員,做一名大家喜愛的演員’。對我來説這句話有千鈞重。從演話劇一直到出演電影、電視劇,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他説,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標準,演員也有演員的標準。作為演員,不應當靠喧囂的娛樂來維持自身的形象,而要用好的作品來實現自身價值。

  李雪健坦言,曾經的“演藝界”,如今變成了“娛樂圈”,充斥著浮躁,出現了“唯票房、唯收視率、唯點擊率”傾向。“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能沾滿銅臭氣。作為演員,要明確自己的目的和宗旨,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

  在他看來,生活和人民,是演員創作的源泉。“明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我應邀參加拍攝了一部表現廣西人民生活的電視劇。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今年8月我去北部灣體驗生活,在當地被火熱的現實感動了!”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對此,李雪健深有感觸。

  “《焦裕祿》《楊善洲》《老阿姨》,我出演的這幾部電影展現的都是我們父輩的故事。我就是想讓這些故事、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代代相傳。這些人物都是父輩中的典型,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現在離實現全面小康還有幾年的時間,要實現全面小康,不能喊口號,得動真格。老前輩們有很多精神值得發揚,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焦裕祿和楊善洲精神在今天意味著什麼?會不會過時?李雪健也談了他的思考:“那個時候焦裕祿解決了老百姓的吃飯問題,這體現了他作為黨員的責任心。現在要談焦裕祿精神,是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的問題了。楊善洲退休後沒有享清福,而是回到大山上,帶領鄉親們種樹。他説共産黨人有種職業病,就是‘自找苦吃’。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仍然需要焦裕祿和楊善洲的精神,這種精神永遠適用,永不過時!”

  作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和擁有超過40年表演經驗的老演員,李雪健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他希望年輕的電影人也都能把作品當成立身之本,精益求精,腳踏實地,潛心創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感到非常振奮。進入新時代,有很多好的題材可以去做。作為個人,這也是我藝術生命非常寶貴的時光,我需要繼續努力。”李雪健説,藝術工作者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影視作品只有反映新時代,特別是新時代人民群眾火熱的生活,才能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弘揚新時代主旋律,用藝術創作抒寫中國夢,努力推出更多有影響的優秀作品,激勵大家積極投身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李雪健説。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