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熱播 讓博物館和傳統文化“活”起來

2017-12-14 08:32:02|來源:北京晨報|編輯:位中閣

  

  多元力量參與傳統文化保護

  象徵王者尊榮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的大秦石鼓、收錄了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唐摹《萬歲通天帖》……這一眾平時隱于廟堂之高的國家級博物館的國寶如今共同亮相於一檔文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節目開播兩期,刷爆朋友圈,豆瓣評分9.3,成為年度爆款。不管是《國家寶藏》節目組,還是節目的獨家冠名贊助水井坊,又或者各大博物館的館長專家、以張國立為代表的演員明星,大家來到這個舞臺,都懷揣著同樣的初衷,讓博物館和傳統文化共同“活”起來。

  刷新博物館的打開方式

  拉開《國家寶藏》序幕的《千里江山圖》是故宮博物院今年9月15日開展的“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上的主角,開展十天后,故宮博物院就不得不對這幅畫採取了分時拿號參觀的方式以提高參觀品質。然而在四年前,同一幅畫在故宮武英殿展出時卻是門庭冷落。對於四年後走進故宮看展人數的暴增,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是前期的策劃和宣傳引發了人們對這幅畫的熱情,這與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的觀點如出一轍。張頤武同時也指出,這幾年觀眾的文化素養在不斷提高。在這一大前提下,普通觀眾和文物愛好者走進博物館的需求越來越趨同,出發點不僅是欣賞,更是希望了解文物背後那些盪氣迴腸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國家寶藏》的立意初衷正是切中了這一點,在形式上則刷新博物館的打開方式。製片人兼總導演于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説,人文精神和情懷是《國家寶藏》的選擇標準,“我們的標準不是説一級的文物就比二級的文物好,禁止出境文物就比不禁止出境的文物強。”于蕾稱這檔節目的初心並不僅僅是做給一直喜歡文博、喜歡博物館的人看的,他們更希望做給普通觀眾,希望那些平時對這個領域不感興趣的人能夠走進來。

  以器具承載記憶、讓傳承更加鮮活

  中華博大的文化與精湛的技藝傳承不僅僅是在典籍文字之中,更在具體的器物中。“精美的琺瑯彩,天青色的汝窯,素雅的青花瓷,幾千年來,中國匠人創造出多少奇跡,如此融合,怎會不美?”在《國家寶藏》中,王凱所飾演的乾隆將匯聚十七種燒制工藝于一體的“各種釉彩大瓶”帶到了觀眾面前。作為伴隨著華夏文明的産生而産生的酒文化,在發展中也創造出了璀璨的光輝。有酒必有器,酒器作為酒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古代一直作為禮器而存在,九大博物館館藏重寶中不乏尊、爵、罍這些上古酒器。此番與27件國寶重器站在同一個舞臺上的水井坊正是從酒文化與炎黃文化相伴相生的歷史和靈感故事中展現了中華文明之美的第28個維度,它不僅是一個高端白酒品牌,還是一家奠基於有600年曆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址之上的博物館。據了解,它與《國家寶藏》攜手共同設計了一套精美的酒具,將九大國寶文物與來自水井坊博物館的蒸餾器基座燒制于酒具之上,旨在以器具承載記憶,在致敬“活著的傳承”的同時也讓傳承更加鮮活。

  多元力量參與傳統文化保護

  在《國家寶藏》第一期節目中,故宮博物院所展示的最後一件國寶是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的陳倉石鼓。與其他兩件國寶不同,“每逢戰亂必然丟失”似乎成為了它不可逃避的命運。當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梁金生老人以其兄妹的名字,還原出石鼓在日軍侵華的背景下顛沛流離的遷徙之路,現場所有人都因此而感動不已。今逢太平盛世,以梁金生老人的祖父梁廷煒為代表的老一輩故宮文博人留下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開來,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參與到了傳統文化的保護中來,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今年水井坊正式宣佈將成立白酒業內首個致力於非遺保護的專項基金,將其一直以來孜孜不倦開展的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做到了更加深入的地步。這一舉動可以看作是社會與商業力量參與傳統文化保護的一個重要信號。

  北京晨報記者 王琳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