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將亮相

2018-04-19 10:55:33|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位中閣

    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北京市文化局承辦的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將於4月27日起如約而至,屆時,19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優秀表演藝術團體、近800位中外藝術家,130場演出、3個藝術展覽和多項公益藝術教育活動,將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帶給市民豐富、純正的藝術享受,引領時尚、現代的生活方式。其中,意大利主賓國的活動將在這一屆“相約北京”藝術節中散發獨特的光彩。從4月27日中意藝術家聯袂演出的開幕音樂會開始,將有多個意大利藝術團體和音樂家來到藝術節中演出。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與生活展”、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意大利古鋼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雙屏展”——20世紀60年代至今的意大利影像藝術三個主題展覽,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意大利的文化藝術發展,均是難得一見的精品項目。尤其“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與生活展”,匯集來自意大利羅馬國家古代藝術美術館、佛羅倫薩巴傑羅國家博物館、烏菲齊美術館等十余家機構的102件珍貴展品,再現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傑作,以及當時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及社會圖景。意大利主賓國活動的舉辦將為中歐兩大古老文明搭建一座橋梁,中西文化將在這裡擦出火花。

   中意音樂家合作打開“相約北京”之門

   意大利以歌劇創作和演出聞名世界,而這些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發展,意大利歌劇中作曲家中的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的名字讓中國觀眾耳熟能詳,提起羅西尼的名字就讓人想到他的名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中費加羅那首《快給大忙人讓路》和羅西娜的《我聽到美妙的聲音》,這兩首咏嘆調了堪稱男中音和女高音的試金石,也為許多中國觀眾所喜愛。今年是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逝世150週年,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的開幕音樂會上,來自意大利的指揮家安德里亞•莫利諾將帶領歌唱家迭戈•薩維尼、薩拉•德•弗拉維斯、帕斯奎爾•希爾科利、安娜•羅伯塔索伯與北京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們合作,他們將演出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和《試金石》中的選段,以及羅西尼的《舞會》中的選段,而中國指揮家譚利華將與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合作演奏維瓦爾第的趮《四季》中的“夏”,中國歌唱家王傳越和周曉琳將演唱威爾第的歌劇《弄臣》和《遊吟詩人》中的咏嘆調,中意兩國歌唱家還將合作演意大利歌劇選曲和中國民歌。中意文化在這臺音樂會上碰撞,將擦出奇異的火花。

   意大利歌劇 文化的瑰寶

   意大利是歌劇的故鄉,它的歌劇發展史亦可稱為意大利的音樂史。1600年,巴爾第、裏努契尼和培利合作創作了第一部歌劇。經過蒙特威爾第、斯卡拉蒂、羅西尼、威爾第以及普契尼等一代代優秀作曲家的創造、豐富、革新和發展,意大利歌劇藝術達到了輝煌的高峰,對歐洲各國音樂藝術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歌劇是一門集“綜合的藝術”,她集戲劇、音樂、舞蹈、舞美、服裝、演奏、指揮等於一身。但簡單的説,歌劇就是在舞臺上用唱歌來表現的戲劇,通常配有連續不斷的音樂。在意大利歌劇發展到今天的400多年的歷史中,意大利涌現了眾多歌劇作曲家,也涌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歌劇作品傳遍全世界,由於意大利歌劇在世界的廣泛影響,歌劇也成為意大利文化發展的標誌,蒙特威爾第、多尼采蒂、羅西尼、貝裏尼、威爾第、普契尼等人將意大利歌劇發揚光大,使得意大利的格局音樂響徹世界各個角落。而而他們創作的意大利歌劇的音樂,那些或優美動聽或充滿戲劇性的唱段、那種獨特的美聲唱法,也被全世界歌唱家所消防和演唱,一些歌劇選段一直流傳至今。

    在意大利歌劇中,羅西尼和威爾第是兩個最為知名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羅西尼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歌劇三傑之一,自幼家境清寒而被寄養于親戚家 , 早年隨父親學習小號 , 所受音樂教育不多 , 僅少年時代就讀于音樂學校數年,然天賦歌喉圓潤, 曾在男童唱詩班中擔任獨唱 。羅西尼深受歌劇演員的母親的影響,十四歲起習作歌劇。十年後他所作的《塞維利亞的理髮師》,集意大利諧劇的精華,它語言生動,形式自由、充滿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劇的代表作。1816在羅馬發表後轟動樂壇 , 使他一躍而成國際音樂界的大作曲家 . 待1828 年 《威廉退爾》上演後 , 即使正處於事業顛峰期的羅西尼卻悄然隱退 , 在之後的30年中潛心於宗教音樂 , 鋼琴曲 , 樂器曲及零星的歌曲。在羅西尼所創作的近四十部歌劇中影響較大的除《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和《威廉泰爾》外,還有《灰姑娘》、《賊鵲》、《奧賽羅》、《摩西》等 。而朱塞佩·威爾第則是十七世紀意大利最著名的歌劇作曲家之一,1842年,因歌劇《那布科》的成功,一躍成為意大利一流作曲家。當時的意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時,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厄爾南尼》、《阿爾迪拉》、《列尼亞諾戰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鬥爭,有“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五十年代是他創作的高峰時期,寫了《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假面舞會》等七部歌劇,奠定了歌劇大師的地位。後應埃及總督之邀,為蘇伊士運河通航典禮創作了《阿伊達》。在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開幕式上,觀眾將聽到這兩位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創作的多收意大利歌劇作品,也能聽到意大利歌唱家和中國歌唱家精彩的演繹。

   中意文化交流歷史悠久

   中國和意大利是兩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2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古羅馬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中華文明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二者有了如春光般美好的相遇。一條東起長安、西達羅馬,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把古代的中華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把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傳到了西方,把西方的數學、醫學和天文學又傳入到中國。“絲綢之路”在當時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中國和意大利如同兩座輝煌的橋頭堡,富有智慧、胸懷和開拓精神的先人們,以商貿為橋梁,以文化為語言,共同迎接著人類古代文明的春天,一個偉大的時代的到來。

   因為這樣輝煌的歷史,一代代中國人不會忘記那些來自遙遠的意大利、用生命傳播文明種子的使者。800多年前,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遊歷中國17 年,由他記述的《馬可•波羅遊記》首次較全面地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文明情況。400多年前,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他繪製的《山海輿圖》,他與中國科學家徐光啟合作翻譯的古希臘著作《幾何原本》傳播了西方文化。200多年前,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郎世寧歷任康雍乾三朝宮廷畫師,並參與了圓明園的建設。

  這些歷史傳奇證明,漫漫絲路的駝背上,不僅有絲綢和茶葉,還承載著文化和精神。航海舵手征服的,不止是路途的遙遠,還有心靈的距離。正因為如此,數百年後,他們的名字化作了人類文明星空上最璀璨的光芒。直至今天,中國人還在講述著馬可•波羅的傳奇,還會自發地到北京阜成門外利瑪竇的墓地憑吊,去故宮博物院賞鑒郎世寧融合了中西技法的不朽畫作。

   自時間長河奔涌而來的“絲綢之路”,告訴了我們一條亙古不變的啟示:從古至今,絲綢之路都不僅僅是一條商貿之路,更是一條連接歐亞人民的文明交往之路。中國和意大利的歷史交集,不僅是東方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在亞平寧半島的親密相會,更是兩國間的心靈對話。近年來,中意之間的文化合作領域不斷拓展,交流不斷升溫,影響不斷深化。前幾年,中意成功互辦國家文化年。中國從2005年開始每年都以國家館形式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通過“威尼斯雙年展”這一有著當代藝術風向標意義的國際平臺展示中國當代藝術。從2011年開始每年在意大利舉辦“歡樂春節”活動,以在羅馬的巡遊表演、廣場演出為主,延伸到其他城市,其中羅馬人民廣場的慶典活動每年吸引10萬觀眾,諸多當地主流媒體給予了報道。今年在意大利的“歡樂春節”活動有多少個項目,多少人參加。2012年開始,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羅馬威尼斯宮博物館互設長期展館,中意雙方每年互換一個高水準藝術展覽,開創了國際文化交流的新模式。目前,我們的國家博物館還在展出《羅馬與巴洛克藝術展》,而威尼斯宮博物館也在同時舉辦《馬王堆漢墓傳奇展》。中意之間日常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躍,涉及文化遺産、音樂舞蹈、歌劇、文學出版等各領域。中意文化合作為兩國友好關係的深入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的“相約北京”藝術節中,意大利主賓國活動的舉辦,又將中意兩國的文化連接在一起,而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開幕音樂會的演出,兩國藝術家的合作,將位觀眾打開中意文化交流的藝術之門,接下來的的眾多演出、展覽等活動將讓中意兩國文化擦出火花,同放異彩。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