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次的“音樂之約”國家大劇院讓“經典迴響”

2018-07-09 16:00: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武若曦

  

  7月8日上午,國家大劇院北門排起了蜿蜒長隊,觀眾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為的是到這裡赴一場“音樂之約”。據悉,這是不僅是國家大劇院“週末音樂會”第500場特別策劃音樂會,也是“週末音樂會”在2018年全新推出的“值得聆聽的中國交響音樂系列”中的一場。在這場主題為“經典迴響”的音樂會上,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攜手著名鋼琴演奏家陳薩共同演繹了諸多中國原創管弦樂作品的經典之作,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

  “經典迴響”,感受中國交響樂作品獨特魅力

  當天,“週末音樂會”第500場特別策劃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如約奏響。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劉小龍的主持下,指揮劉炬執棒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先為觀眾們帶來一曲節奏歡快的《節日序曲》。

  在載歌載舞的歡樂氛圍中,觀眾們感受到樂曲中所傳達的人們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追求。讓觀眾感到欣喜的是,年過八旬的著名作曲家施萬春親臨現場,化身成為“音樂老師”,為觀眾們解析他所創作的《節日序曲》的創作理念和創作背後的故事,帶給觀眾極大的驚喜與感動。

  接下來,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為現場觀眾們演繹了《炎黃風情》選段中取材于四川山歌的《太陽出來喜洋洋》,爽朗明快的樂曲以銅管樂器粗野的吶喊和弦樂從壓抑到爆發的轉接,以及定音鼓的狂燥敲擊,表現出生機勃勃的陽剛之氣。隨後,主持人劉小龍副教授向觀眾們介紹了鮑元愷創作的《炎黃風情》選段的理念,並傳達了作曲家鮑元愷對“週末音樂會”觀眾們的問候。《炎黃風情》是由六個組曲組成的大型管弦樂作品,以膾炙人口的中國民歌旋律和絢麗的西方管弦樂色彩,描繪了漢族人民的生活場景。在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的演繹下,觀眾們從中體味到中國民歌融入交響作品的獨特韻味。樂曲《走西口》則採用山西小調的旋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一對情人依依不捨的離愁別緒。另一首曲目《看秧歌》又向觀眾描述了一對姐妹結伴到鄰村看秧歌,一路上趣事層出的情景。

  觀眾所熟知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于1964年為國慶15週年而創作獻禮作品。當年幾位風華正茂的藝術家吳祖強、杜鳴心、施萬春、王燕樵、戴宏威以滿腔的熱情,精心打造了《紅色娘子軍》這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時至今日,這部作品已走過了54個春秋,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當天,在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的演奏下,觀眾有幸聆聽了這部芭蕾舞劇中的著名樂曲選段。而當年芭蕾舞劇作曲家、已有九旬高齡的作曲家杜鳴心先生同樣親臨現場,和施萬春一起,與觀眾們重溫了當年的創作場景,兩位老人真摯的話語,讓觀眾體會到老一輩作曲家所創作的中國作品背後蘊含的獨特魅力。

  最後,著名鋼琴演奏家陳薩亮相,為觀眾們帶來杜鳴心作品鋼琴協奏曲《春之採》,將現場氣氛引向高潮。為了讓觀眾近距離領略作品的魅力,著名作曲家杜鳴心和演奏家陳薩現場對話,為觀眾講述了作品創作理念中所蘊含的渴求、希望與樂觀向上,而鋼琴家陳薩則通過精湛的演繹和飽滿的熱情,向觀眾傳達出作品所展現的充滿理想、自強不息的精神情緒。鋼琴的跌宕起伏和整個樂團的氣勢磅薄交相輝映,富於情感而又不失浪漫的演奏,博得了全場觀眾的一片喝彩。

  來自四川省西昌南山國際學校的顧老師專程帶著學生從四川趕來聆聽“週末音樂會”,她説:“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音樂會現場感受一下中國交響樂的魅力,聆聽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讓孩子們有機會身臨其境地學習。”

  家住回龍觀的劉女士帶著全家前來聆聽,她表示:“週末音樂會一如既往的好品質,我們用40元的票價就能夠欣賞到如此精彩的演出,還有眾多名家為我們觀眾講解,真的是惠民的音樂藝術盛會。”

  值得一提的是,“週末音樂會”第500特別策劃音樂會的觀眾群體除了“週末音樂會”的忠實粉絲,廣大藝術愛好者以外,還有部分大學生,以及來自農村學校、百年職校和國家大劇院參與小學美育發展項目的部分學生代表。來自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附屬校尉衚同小學五年級的衚同學説:“我從三年級就有機會聆聽‘週末音樂會’。我特別喜歡。每次都會有音樂知識的講解,讓我很有收穫。”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