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失藝德 明星什麼時候起“不能批評”了?

2018-08-09 07:58:31|來源:文匯報|編輯:梁寧

  某人氣偶像幾天前出的一首新歌火了。倒不是因為旋律好聽、歌詞深刻,而是因為歌曲通篇都在 “控訴”,把網友的批評調侃説成無端惡意攻擊,引發不少人反感——明星什麼時候起禁不起批評了?

  這得從網絡熱轉的一系列 “無修幹音”視頻説起。所謂 “無修幹音”就是掐掉歌手現場演唱視頻中的伴奏只留人聲,以此檢驗比較歌手的唱功,瑪利亞·凱麗、陳奕迅等歌手都有相關視頻。而這位偶像脫離了錄音室修音和複雜的編曲 “包裝”之後,氣息不穩、多處走音的問題暴露無遺,被網友調侃為 “車禍現場”。好巧不巧,偶像在最近一檔網絡綜藝擔任評委時,卻對選手的現場演唱多有挑剔,有些難以服眾。於是網友把他給別人的  “批評”與他自己的現場表現一一對照,沒有一項是達標的,這著實引發不少網友議論並紛紛轉發。

  面對網友的質疑,這位偶像的第一反應不是反思自己的業務能力,而是 “又動了誰的奶酪”,認為但凡批評他的都是 “競爭對手派來的”,諷刺網友 “到處都有紅眼病有色眼鏡,想要熱度想靠罵我紅到爆”,但凡不是誇讚自己歌好人紅的,一概定義為 “水軍”,甚至是 “傀儡” “魔鬼”。一首歌似乎還意猶未盡,他還借用某社交平臺官方力量,一條條搜尋批評自己的內容,透過平臺管理員發出私信聲稱對方 “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警告對方刪除,但這些網友的評論內容,不過是希望青年藝人能夠謙虛,不要把自己看得過高。

  在這些流量明星這裡,藝人與大眾的關係正在顛倒。空有顏值,沒有過硬技能作品的他們,憑藉公司包裝快速走紅,享受粉絲經濟帶來的流量紅利。長期沉溺在宣傳通稿的溢美之詞和粉絲的 “頂禮膜拜”之中,久而久之,唱歌走音、演戲面癱這些統統被 “選擇性忽視”,迅速膨脹,容不下一點點不同的聲音。節目裏鏡頭給少了,要發聲明警告節目組;觀眾對其表現不滿意,輕則微博 “挂人”發動粉絲對其人身攻擊,重則舉報封號。

  一旦批評輿論形成聲勢,這些流量明星首先想到的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提升唱功演技,而是聲稱自己是 “弱勢群體”,把大眾的關切批評當作是網絡暴力,甚至 “親自下場”煽動粉絲對批評自己的人發動言論攻擊,不惜動用公眾平臺製造寒蟬效應。這樣的明星,不必説專業水準不足,更有失藝德。

  恐怕,他們早已忘記了滿足大眾的需求,才是文藝安身立命之本。黃啟哲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