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仲夏夜之夢》在滬將演 凸顯老戲劇年輕氣質

2018-12-13 08:30:49|來源:文匯報|編輯:于曉萱

  臨近年尾,位於黃浦區牛莊路704號的中國大戲院即將迎來一個全新演出季,讓好戲“全年無休”。12月21日至28日,中國大戲院攜手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古希臘“喜劇之王”阿裏斯托芬經典喜劇《鳥》以及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

  作為黃浦區“演藝大世界——人民廣場劇場群”的重要地標之一,88歲的中國大戲院歷史悠久,曾經是上海京劇“四大舞臺”之一,積澱了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和城市記憶。今年5月,中國大戲院歷經六年改造“重裝歸來”,為期四個多月的開幕演出季暨國際戲劇邀請展以高品質的作品征服了無數觀眾。其舞臺呈現的藝術氣息更為時尚、開放、多元,成功“圈粉”了不少年輕的劇場觀眾。

  雖為改編,但全新演出季的兩部作品卻突出古老作品的年輕氣質。首先上演的《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最常被搬演改編也是最受歡迎的喜劇之一,極具浪漫性和抒情性。作為國家大劇院首度製作的莎翁經典話劇,《仲夏夜之夢》著力對莎士比亞原著文本進行深度梳理,回歸經典的同時與時代語境相呼應。

  國家大劇院特別邀請到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導演克裏斯·懷特打造了此版《仲夏夜之夢》。演出並沒有刻意追求陌生化或本土化,除了一些細微的調整,幾乎完全依據朱生豪先生翻譯的劇本進行創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莎士比亞戲劇的原汁原味。不過,舞美上的“變化”卻無所不在,呈現出豐富感和靈動性。舞臺上的70根“木棍”,符號化地呈現出空間的流動性,既為表演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觀眾的想像提供了更多留白。

  而另一部作品《鳥》則是古希臘劇作家阿裏斯托芬的代表作之一,首演于西元前414年,帶有強烈的神話寓言色彩。此次中文版話劇邀請戲劇教育家羅錦鱗與從事古希臘戲劇研究的羅彤擔任導演,是國家大劇院首次排演的古希臘戲劇作品。喜劇《鳥》在創作過程中秉承希臘戲劇簡約的風格特色,並融入很多現代、時尚、貼近當下中國社會文化的元素,充滿了趣味性。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劇情,羅彤導演將《鳥》原劇本進行了重新編譯,與此同時,以“剪紙”為主體的舞美、充滿情感和儀式感的歌隊,也讓整部作品的舞臺表達更為生動、活潑。(本報記者 童薇菁)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