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鐘聲》熱播 以“真”觸情還原時代記憶

2018-12-13 16:44:07|來源:環球網|編輯:于曉萱

  臨近年終,現實主義年代大劇《外灘鐘聲》以貼近現實傳遞正能量的劇集品質,在一眾年末獻禮劇中脫穎而出,獲得口碑收視雙豐收,開播第二天網絡播放量第一,開播三天網絡點擊量破億,並獲觀眾好評“真的在劇中看見了我、爸媽、鄰裡的日常。”

  此外,吳謹言飾演的杜心美以“馬蘭頭”的造型剛一上線就萌倒一票觀眾,俞灝明飾演的杜心生則以一件白襯衣展現出“國民哥哥”的乾淨簡潔范兒,網友紛紛表示:“國家欠我一個哥哥、妹妹。”而陳瑾、牛犇等老戲骨的動情演繹,更是被觀眾讚為教科書式的演技。

  那在大場景大製作的電視劇環境下,《外灘鐘聲》如何以平凡小人物的真實生活彰顯大時代中的正能量?獲得觀眾的喜愛的?

  《外灘鐘聲》講述了一條老上海弄堂裏幾戶百姓人家,自文化大革命到改革開放後十年的時代變遷與人情冷暖,親情、愛情故事。該劇植根于社會現實,反映人情冷暖,折射時代變遷,用溫度彰顯深度。

  真故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最奮進

  《外灘鐘聲》雖以梧桐裏人們的生活變遷為主體,但挖掘卻很深。該劇不僅講述了上海弄堂的變化,更以小見大,見證了上海從小巷發展到高樓大廈的變遷,映射改革開放四十年整個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灘鐘聲》重在突出平凡小人物的不平凡人生,講述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時代記憶。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有人闖出一番事業,也有人守著家鄉的熱土。劇中杜心生子承父業守住海關大鐘,成了有“鐵飯碗”的別人家的孩子,杜心美和杜心根繼續為夢前行。從“鐵飯碗”“吃大鍋飯”到“個體經營”“萬元戶”,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外灘鐘聲》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大格局敘事,但生活化和寫實感打破了地域局限,真實再現七八十年代上海民眾在改革大潮中的縮影,跨越三十多年的時空距離,讓當下觀眾産生強烈共情。

  真製作,細節打磨塑造真實生活

  寫實作品的真實性,除了要求背景的真實有深度外,還要在製作上突出真實感,關鍵在於細節的打磨。

  頗具“年代感”的老物件帶給觀眾浸入感體驗。前幾集的劇情中,高聳偉岸的海關大鐘、白墻紅窗的弄堂、擺放著油鹽的灶披間、承載上海記憶的老虎灶、大白兔奶糖等地標性物件勾勒出老上海的場景,滴滴答答作響的老式鐘錶、二八自行車、黑白電視機、雞毛撣子、蒲扇等生活中的小細節刻畫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民的普通生活。

  為了重現60年代的上海風貌,製片方在石庫門附近即將拆遷的老弄堂的實景拍攝,可謂相當用心,給觀眾帶來最真實的視聽體驗,大家可以隨著服裝、髮型、家用設施等細節的變化有所體會。演員方面,俞灝明將大哥杜心生的沉穩踏實演繹得淋漓盡致,甚至被“弟弟妹妹”笑稱“老父親”;吳謹言為了演好杜心美的角色,特意學習使用縫紉機,頂針從開拍就再沒摘下去。該劇摒棄流量為主的選角方式,只選最合適的演員,更為貼合劇中的人物角色。

  此外,人物塑造也要體現真實性。《外灘鐘聲》前幾集的劇情中,最皮的小弟杜心根與別人屏車輸了5毛錢,還弄破了衣服,心根求助姐姐心美縫補外加要錢,被大哥心生發現,心根極力“隱藏”衣服破洞,卻未逃得過心生的眼睛,心生抬手打心根,心根邊溜走邊喊著“哥我錯了”,心生“怒火”全消轉身叮囑心美記得給弟弟5毛錢。這種親人之間的嬉笑打鬧是人們最真實的情感流露。

  細節決定成敗,《外灘鐘聲》則用細節展示了六七十年代上海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傳遞出小人物最真實的情感起伏。

  真情感,平凡中的溫暖記憶最珍貴

  除去內容和製作上的真實,人物命運和情感關係也要符合那個時代的要求。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們並沒有獨門獨戶的概念,更看重鄰裡情。《外灘鐘聲》的劇情裏,老虎灶爺爺為整個梧桐裏的人們燒水喝;心美為鄰居們做新衣服;杜師傅去世,梧桐裏的鄰居都來送別,老虎灶爺爺陪杜師傅喝酒、俞佩佩為杜師傅播放留聲機。梧桐裏有著濃濃的人情味,平淡的日子,也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人總歸是平凡的,但生命中處處流淌的溫暖,是最珍貴的平凡。《外灘鐘聲》抓住這種親如家人的鄰裡情,讓觀眾重溫那個年代的獨特情感。

  1978年的改革開放政策,為人們提供了“翻身”的契機,下海經商成了年輕人熱衷的事。《外灘鐘聲》裏的杜心美立志推出“美芳”品牌,從小裁縫做起,逐漸成長;杜心根不甘心守著“鐵飯碗”,懷揣去深圳打拼的夢想。改革浪潮下的人們成了奮鬥一族,“萬元戶”成了那個年代的人們心中的夢。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外灘鐘聲》以“接地氣”的方式展現小人物的真實生活和情感變化,回歸生活本真,回味人情冷暖,用細節打動人心,創作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作品,符合文藝作品“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的創作要求。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