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融入交響樂 歌劇《咏別》無詞版亮相

2018-12-18 08:19:1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梁寧
■ 樂隊中加入了京劇鼓師  記者 郭新洋 攝

  隨著一段京劇的鑼鼓經奏響序曲,交響樂所展現的畫面慢慢鋪開,一個京劇戲班的故事在音樂中得以“復蘇”。16日晚,葉小綱首部歌劇作品——《咏別》無詞版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指揮張國勇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完成了這部蘊含京劇元素又頗具難度的作品。

  四幕歌劇《咏別》誕生於2010年,通過對舊時代一個戲班子藝術家們之間事業、感情及生存矛盾的糾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探討了人性本質問題,有深厚的人文厚度。作品音樂結構精緻、旋律優美、配器精湛,有豐滿的交響化思維和創造性。就故事而言,類似電影《霸王別姬》,又不盡相同,考慮到歌劇上演牽涉到演員、舞美、布景等方方面面,故而已有8年未曾亮相舞臺。

  此次,根據歌劇《咏別》改編的交響組曲《咏別》,被視作上海交響樂團對該歌劇另行委約的一個嘗試。由作曲家將該劇的聲樂部分刪除,只保留歌劇《咏別》眾多樂隊的演奏部分,幾乎沒有做任何連接。這一手法類似後人對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指環》做樂隊部分的切割。交響組曲《咏別》是從歌劇2個多小時的體量中,抽出約 40分鐘樂隊部分,依舊保留原先四幕的標題——《相遇》《應諾》《流離》和《訣別》,作為交響組曲《咏別》的四個樂章。

  即便剝離了劇情、臺詞和表演,人們依然能從《咏別》的音樂中清晰地感受到中國國粹京劇的氣韻,加插在樂曲中的鑼鼓經,也是這部交響組曲的特別之處。對於如何將中國戲曲和西方交響結合,葉小綱坦言這是“吃工夫”的活兒,要融合得不刻意,需要自小浸潤在這份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我們這輩人,自小都是跟著長輩聽戲聽慣的,就很自然地將這份熟悉感帶入音樂中。這是需要從小‘下功夫’的。”

  中國近年來做了許多歌劇創作的嘗試,但在葉小綱看來:“大浪淘沙,真正的經典還留待時間的考驗。”當然,在探索“民族歌劇”的道路上,他也有自己的堅持:“‘民族歌劇’的界定現在並沒有統一標準,但在我看來,民族歌劇最起碼得運用歌劇通用的準則,在音樂性上是具有國際性的,中國人能唱、外國人也能唱。用民族唱法演繹歌劇,只是一種,可若以此為標準就顯得狹隘了。”(本報記者 朱淵)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