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魅力+家國情懷撐起了《流浪地球》30億票房

2019-02-15 08:30:07|來源:文匯報|編輯:于曉萱

  劉慈欣原著中“帶著地球去流浪”的終極設定,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科幻意義上的新奇感和浪漫感,更完美契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園情懷;影片最後劉培強“帶著空間站撞木星”的自我犧牲之所以能夠踩中觀眾的淚點,也是因為他代替銀幕前的人實現了對於舍生取義的嚮往

  《流浪地球》就如同一架探測儀,探測出了身處多元文化語境裏的中國人的情感歸依,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積澱的經典價值觀在當代土壤中的根深蒂固。這也是人們將它稱為“中國科幻”時“中國”二字的含義

  國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昨天邁過了30億元票房的門檻。支撐這個數據的,是逾7000萬的觀眾人次。

  在過去一年裏,還沒有哪一部引進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取得過這樣的票房成績。這一方面説明科幻在中國仍然不是一個大眾性的電影類型,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當如此龐大的人群願意為一部類型受眾面不那麼廣的電影投票,數據就不僅僅是數據,而成為了了解大眾觀影需求的窗口。除了“中國人也能拍出視效不輸好萊塢的科幻大片”之外,《流浪地球》到底在哪打動了觀眾?

  劉慈欣原著中“帶著地球去流浪”的終極設定,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科幻意義上的新奇感和浪漫感,更完美契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園情懷——因為背負著地球,這一趟漫漫征程是遠行亦是歸途;而影片最後劉培強“帶著空間站撞木星”的自我犧牲之所以能夠踩中觀眾的淚點,也是因為他代替銀幕前的人實現了對於舍生取義的嚮往。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該片對於當下及未來的大眾文藝作品創作具有啟示作用。人們説,文藝作品除了要為大眾提供一般意義上的娛樂與愉悅之外,更應該對於時代重大的精神訴求有所回應。而《流浪地球》就如同一架探測儀,探測出了身處多元文化語境裏的中國人的情感歸依,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積澱的經典價值觀在當代土壤中的根深蒂固。這也是人們將它稱為“中國科幻”時“中國”二字的含義。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文藝創作,尤其是面對傳統資源和歷史題材時的文藝創作,部分出現了強行以現代視角顛覆傳統、降格英雄的傾向。在這樣的講述中,程嬰救孤不是出於忠義,而是為了替兒子報仇;關雲長千里走單騎護嫂尋兄,動機是暗戀嫂子……而這些作品沒有獲得觀眾的普遍認可,也從另一個角度説明,現代與傳統並非勢不兩立,尊重、滿足和守護大眾對於經典價值觀的追求,在今天仍然應該是文藝創作的鐵律。

  當然,《流浪地球》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我們無需回避它的不足——除了那些不夠科學的漏洞之外,影片在敘事方式、人物塑造和演員表演等方面都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劉培強的最後一搏,也因為沒有在劇本層面上解決“萬一失敗了,空間站上保存的人類種子和人類文明也將一併蕩然無存”而受到觀眾的理性質疑。這些都是一部優秀作品應該避免的問題,也説明文藝作品要想更好地與時代精神同頻共振,就需要在藝術性上有更高的追求和更佳的表現。(作者:邵嶺)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