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線上觀演帶來新感受 像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對話
2020-07-07 09:02:49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武若曦

  在國家大劇院策劃的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音樂會上鋼琴家盛原在文物環繞之中演奏。

  雲綜藝、雲劇場、雲上音樂會……疫情期間,演出行業紛紛轉戰雲端,線上演出成了劇場藝術和觀眾之間的聯繫,打開手機看直播,已然成為許多觀眾和演出行業的新生態。經過近半年的磨合鍛鍊,觀眾對線上演出有哪些話要説?下一步他們又有何願望?業界對此又是怎麼看的?是無奈之舉還是一種營收模式的探索?請看本報記者發來的首篇調查報道。

  觀眾

  期待線上演出常態化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線上演出中的特別策劃“奇妙的和諧:國家大劇院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音樂會”在多個網絡直播平臺上演。當鋼琴家盛原在羽管鍵琴上彈奏巴赫的音樂時,商代的勾連雲紋大鐃、春秋時期的龍虎紋鼓座、宋代的青白釉仙人吹笙壺都在靜靜地環繞著他。

  “那種感覺太奇妙了,像穿越時空的對話。”觀眾劉宇至今印象深刻,“這場音樂會的內容也非常豐富,除了音樂,還展現了很多文物,真的是很大的驚喜。”

  疫情發生的這段時間,劉宇看了不少院團的線上直播,比如國家大劇院的“春天在線”和“聲如夏花”系列、北京人藝建院68週年紀念演出等等。劉宇自述是“一個文藝愛好者”,平時會和朋友們一起去看看演出。雖然遠不到“骨灰級發燒友”的級別,但劇院停擺,還是讓她覺得閒暇生活頗有些空白。線上演出的適時出現,在她看來是一種很好的彌補。

  “在線上看演出,説實話比去劇場要輕鬆許多。”劉宇喜歡把手機直播的內容投屏到電視上觀看,不耽誤躺在沙發上“擼貓”,還能配一份喜歡的外賣,看到精彩的部分,隨時可以發微信和朋友們分享,這些都是很難在需要“正襟危坐”的劇場中實現的。演出的路途和時間成本也是她曾經比較頭疼的問題。劉宇家住海淀區永定路街道,在魏公村一帶上班,距國家大劇院、北京人藝、保利劇院等劇場都很遠。此外,正常情況下,演出常在晚上七點半開場,這個時間對上班族來説也有些尷尬。“下班之後趕過去肯定會比較緊張,而且經常來不及吃晚飯。”去年四月,劉宇就因為臨時加班半小時而錯過了著名指揮家弗朗茨·威爾瑟-莫斯特與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音樂會的上半場。

  另一位觀眾李睿也很有同感。因為家在河北保定,李睿能到演出現場的機會更少。“經常是趁著到北京辦事的機會去看場話劇或者音樂會。來我們這裡巡演的名家名團也不是特別多,想看場有水準的演出真的不容易。”但現在,一部手機就能滿足李睿的願望,直播平臺的“回放”功能更讓劇場演出的時空限制消弭于無形,“對我來説,線上演出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劉宇同樣覺得線上演出多多益善。相較于正式的劇場演出,各大院團搬到線上平臺的內容顯然更加“平易近人”。以古典音樂為例,線上演出的時間常在一個小時之內,曲目多以“喜聞樂見”的經典作品為主,同時穿插生動的導賞和講解,對處於入門階段的觀眾友好度較高。鏡頭也把更多劇場內關注不到的細節帶到了觀眾眼前。“我終於能看清指揮和樂手的表情了。”劉宇説。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各大樂團紛紛選擇演奏他的作品以示敬意,但同樣是貝多芬的“命運”,有人演繹起來激情澎湃,有人克制隱忍,捕捉這些鮮活的瞬間,是劉宇現在的一大樂趣,“希望疫情結束以後,這種形式還能繼續保留。”

  業界

  權宜之計尚需探索

  “有總比沒有好。”樂評人陳志音把線上演出理解為一種“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劇場尚未解禁的當下,“線上”是劇場藝術唯一可行的生存方式,“但我總覺得是有遺憾的。音樂會、歌劇和話劇等等都是現場的藝術,是需要互動的。台下是滿場還是半場,有一百個人還是沒有人,演員的反應肯定多少會受到影響。”陳志音曾從友人那裏聽過一句深有共鳴的話:“一流的唱片不如二三流的演出。”儘管演出現場可能總會伴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但那種“沒有過電的真實”和獨特的儀式感卻有著無可取代的魅力。現場,仍然是劇場藝術立足的根本。不過陳志音也認為,持續幾個月的線上演出的確會幫助觀眾養成一種新的觀演習慣,未來,它被常態化的可能性很高。網絡所能觸及的範圍和深度遠遠超過實體的劇場,在面向普通大眾的藝術普及層面,線上演出可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找到最大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演出如要常態化地發展,還面臨著許多挑戰,最為現實的營收問題就是其中之一。疫情當前,國內院團提供的現有線上資源基本都是免費的,這飽含著藝術家回饋社會的拳拳之心,但分文不取的狀態能長久地維持下去嗎?做一場品質過關的線上演出,遠不止在現場架上一台攝像機那麼簡單。為了盡可能還原現場的音畫效果,國家大劇院曾在一場音樂會上動用了16支收聲話筒、8米長的攝像機搖臂和機器人攝像機等設備,錄製團隊還要提前做好分鏡頭的設計,小提琴主奏時,畫面不能切到長笛大管上,一句舒緩的樂句不適合頻繁切換鏡頭,什麼時候突出某個聲部、什麼時候突出指揮,種種細節都要對照總譜,製作成本其實相當可觀。

  不久前,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音樂劇《一愛千年》在線上首演時已經採用了付費模式,優酷會員價為6元,非會員為12元。對線上演出視頻進行收費,在歐美國家更是常態。比如,除卻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日,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的視頻資源不是免費觀看的,網站平時的訂閱費用從7天9.9歐元到全年149歐元不等。“演員是要吃飯的,這是藝術生存的規律。衡量一場演出是否成功,藝術標準固然要有,上座率、票房收入等市場指標也需要被參考。”陳志音説。而在回收成本、保護版權的同時,一位業內人士還表示,從業者也在通過收費盡可能減輕網絡對線下劇場的衝擊。“從業者不希望演出視頻在網上不花錢就可以隨便看,演出票的價格畢竟不便宜,他們肯定擔憂,免費的線上資源會分流劇場的觀眾。”

  “線上演出現在還處於投石問路的階段。”陳志音覺得,劇場從業者可以利用眼下的時間做更多的規劃。比如在被問及是否願為線上演出付費時,觀眾劉宇和李睿的意願都不是很高,劉宇坦言:“如果這場演出有我喜歡的藝術家,我可能會考慮花錢,20元以內可以接受,否則我更願意等到疫情解除之後去看現場。”因此,付費模式的可行性究竟如何?定價的標準又是什麼?種種問題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探討。( 記者 高倩)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