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北影節十年:展和城的蛻變
2020-08-24 09:23:59來源:北京商報編輯:馮雪

  8月23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十週年特展正式開幕,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如期而至。2020年,對於北京國際電影節而言無疑是別具意義的一年。從初次亮相,到成為目前全球發展最快的電影節之一,北京國際電影節用十年的時間,記錄著電影這門光影藝術的迭代與變遷,同時也記錄著一座城市的發展與蛻變。

  

  十年蓄勢

  累計簽約額超千億元

  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的十週年特展上,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將歷年資料和影像進行展示,通過影人、影獎、影片、影話、影業、影節、影事等視角,展現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成長歷程與發展脈絡。

  十年間,活動日益多樣化。在首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北京展映、重磅論壇、北京電影洽商等活動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成功舉辦,並實現了27.94億元的簽約額,但所涉及的活動類型仍相對較少。

  此後,每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均在此前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活動與項目,如第二屆新設項目創投環節,公開徵集創投項目並遴選成長性較強的項目給予扶持與推介,而第三屆則正式設立“天壇獎”,徵集評選具有國際水準的高水準精品佳作。

  到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已涵蓋北京展映、開閉幕式、主題論壇、北京市場、電影+等多個板塊,覆蓋創作推介、展覽展示、洽商交易、獎項評選、電影展映等全産業鏈。

  在整體活動愈發豐富的同時,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吸引更多電影人的參與,每年實現簽約金額不斷攀升。

  以項目創投為例,據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平臺累計接收報名項目達到3666個,其中僅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便徵集829個報名項目。

  此外在“天壇獎”方面,全球已有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0部影片報名參評,先後有近50名中外著名電影人擔任“天壇獎”評委,如國內知名電影人曹保平、王家衛,以及執導電影《獅子王》《精靈鼠小弟》的美國導演羅伯·明可夫、獲得過奧斯卡獎的作曲家詹恩·凱茲梅利克等,均曾擔任過“天壇獎”的評委。

  截至目前,北京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電影節之一。其中,北京市場板塊現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簽約金額累計已突破1300億元,並保持著逐年遞增的狀態,北京展映也從最初2萬的觀影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23萬,今年更是增加了電視端、線上端的展映通道,有望獲得更多影迷的關注。

  導演賈樟柯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短片《四代導演的電影夢》中表示,電影節本身有高度的關注性,每一次影展都能自然形成聚光燈效應,同時電影節本身也能夠借助北京市優質的電影院資源,讓影展的影片跟普通大眾廣泛接觸,真正做到一次嘉年華。

  

  十年迭代

  票房十年增長近三倍

  在《四代導演的電影夢》中,導演謝飛談到,電影到現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世界上開始辦電影節則是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比電影的誕生晚三四十年,而電影節是主流商業市場的一個補充,特別是推廣多元化的電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北京國際電影節每一個前進腳印的背後,正是北京電影市場的逐步攀升。

  據公開資料以及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市全年的電影票房收入僅為13.2億元,但截至2019年,北京市全年電影票房已提升至36.14億元,實現近三倍的增長,包括北京耀萊國際影城(五棵松店)、北京金逸國際影城朝陽大悅城店、北京首都電影院(西單店)在內的多家電影院,全年電影票房均達5000萬元以上。在票房增長的同時,北京市的觀影人次也已突破7000萬人,達到7634.1萬人。

  北京市電影市場近年來在內容創作方面也不斷增強競爭力,借助全市擁有上萬家影視製作機構,涵蓋電影創作生産全産業鏈的各類市場主體的基礎,出品了多部爆款影片,實現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以電影《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為例,以上兩部作品均是由北京出品並於2018年春節檔登上大銀幕的影片,上映後不僅位居2018年影片票房總榜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同時也在中國影片票房總榜中處於前十位。而在2019年,北京出品的爆款電影《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在上映後引發觀影潮,並分別創造了國産科幻電影和國産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

  儘管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北京市電影市場也難免因為線下電影院的暫停營業以及拍攝的停滯受到影響,但自有序推進復工以來,身處各個環節的從業者便積極籌備,推動著電影市場的整體復蘇。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至8月22日,北京市已有近200家電影院復工,同時電影製作機構也逐步展開更多項目。

  在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看來,目前電影市場正處於逐步復工的狀態,電影院也陸續恢復營業,通過更多電影的放映,帶動電影市場慢慢恢復到曾經的狀態,集聚更多活力,未來的市場發展仍會較為客觀。

  

  十年期待

  新格局、新突破與新使命

  在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後,不只是市場的重啟,外界也更加關注電影行業如何在變局中開闢新局。

  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教授齊勇鋒認為,雖然當下的經濟形勢相對欠佳,但此時也有著更多發展機會,同時政府層面也在加大力度支持電影市場,若能抓住反而能實現意想不到的發展,比如在內容層面,可抓住符合時代需求的題材創作更多與觀眾産生共鳴的作品,從而抓住市場、抓住時機。

  在8月22日剛剛舉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暨2020中影·華影影片推介會”上,57部海內外影片相繼亮相,包括導演張藝謀針對國産類型片全新嘗試的電影《懸崖之上》、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人物原型拍攝的影片《秀美人生》、國內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對外展現了電影市場的發展新進程,既有電影人在類型上的突破,也有在題材上的探索。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饒曙光表示,經歷過特殊時期後,電影市場的恢復也要一步一步進行,穩步進入到此前發展的常態,並帶動著更多從業者增加發展信心與動力,激發影迷們的觀影慾望,在循序漸進的狀態中慢慢恢復到原來的經營狀態,或者是建立一個新常態。

  “北京國際電影節跟中國的發展、改革、開放、改變,跟國際地位的提高,都是息息相關的。”在《四代導演的電影夢》中,張藝謀這樣説道,“同時,電影一直跟時代在一起,每個時代都有不同代表的電影。每一個時代的電影都映射出那個時代的所有信息,尤其是人們對於情感的所有訴求,都可以在電影裏看到,這就是電影有魅力的地方。”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楊菲/文並攝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