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書的世界
來源:人民日報  |  2021-04-23 09:21:43

相遇在書的世界(解碼·書香中國)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等

  書籍的生命,是被閱讀喚醒的。當下,圍繞閱讀,新業態層出不窮。

  借助大數據,一本書從策劃開始就能更精準地定位讀者,閱讀規劃師、數據分析師等新崗位大顯身手;聽書成為新風尚,有聲書編輯、圖書視頻主播等漸趨職業化;實體書店作為綜合文化空間融入日常,書店美陳師應運而生。

  在閱讀從生産到推廣的各個環節中,還有為書籍做整體設計的“美容師”、為鄉村孩子找到更多好書的閱讀推廣人、讓二手書流通更便捷的互聯網創業者等等。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因對閱讀的熱愛而顯得生動不凡。

  4月23日是第二十六個世界讀書日,我們走近閱讀背後的從業者們,順著他們的目光,看向閱讀的未來。

  ——編  者

  鄉村閱讀推廣人謝紅芬——

  閱讀是扇窗,願做拉開窗簾的人

  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拉烏彝族鄉,是離縣城最遠的鄉鎮。山村一隅的鄉村兒童公益書屋內,拉烏完全小學校長謝紅芬正與孩子們圍坐一圈讀書。

  謝紅芬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就來到拉烏鄉任教。師生間的課外交流,就是從一本黑白連環畫冊開始的。田埂上,謝紅芬讀著書,孩子們坐在一起,指認著畫冊上的小松鼠。“閱讀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能提升學習能力。”謝紅芬説。

  山區的優質圖書資源不多,怎麼挑到適合兒童閱讀的書?每回去縣城,謝紅芬第一件事就是去書店給孩子們買上一兩本書,“能夠引發孩子們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可以讓他們與生活、與世界産生連接的,就是好書。”

  讓謝紅芬意外的是,推廣鄉村閱讀,還要轉變家長的觀念。“閱讀與課本無關的書籍,在很多家長看來是浪費時間。”為此,謝紅芬常在週末時背上書包,裝滿精心挑選的書籍,到學生家中和孩子、家長一起讀書、講故事。漸漸地,孩子們的爺爺奶奶也開始分享這些故事。

  每次讀到動情處,謝紅芬都和孩子們一起流淚,一起大笑。不久前,學生推薦了繪本《雲朵麵包》給她,她連夜讀完和孩子們交流感受,“老師及時的回應,能幫助孩子們形成好的閱讀習慣。”

  2018年7月,謝紅芬在上海一家公益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利用自家院子建起鄉村兒童公益書屋,還在宿舍裏開了個小小換書站。

  謝紅芬説:“公益書屋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山區孩子假期閱讀的需求,我也會陪著孩子們一起讀書。”去年,謝紅芬獲評了由中宣部、農業農村部主辦評選的“鄉村閱讀榜樣”。

  書屋的書桌上擺著一些充滿童趣的繪本,都是謝紅芬與孩子們一起製作的。“有時候我很疑惑鳥為什麼會飛,它們看起來那麼弱小,但卻很有力量。”翻開這些自畫自寫的書,童稚的話語訴説著孩子們美好的想像。

  “閱讀,是山裏孩子的一扇窗,我希望自己是為孩子們拉開窗簾的人。”謝紅芬對未來的想像也很美好,“要找來更多的優質圖書,帶孩子們去感受不同的世界,也希望有更多專業人士來指導和陪伴孩子們讀書。”

  (記者  李茂穎)

  二手書流通創業者陳拓——

  感受書頁間的溫度

  在舊書市場淘二手書,是不少愛書人的樂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淘書”被搬到線上。2017年,線上二手書平臺“多抓魚”應運而生,從最初的小程式到APP,再到去年在北京和上海先後落地實體店,如今已經積累了約500萬用戶。

  80後陳拓是“多抓魚”的創始人之一。“真正的好書值得讀兩次。”正是懷著這個理念,他加入了創業團隊。

  不同二手書平臺的交易模式各不相同,有的專攻教輔、童書等特定種類,有的在絕版書存量上具有優勢。有傳統的個人對個人交易模式,也有寄售模式,“多抓魚”則屬於後者。陳拓介紹,閒置書之所以能再次流通,是因為每本都擁有唯一的ISBN(國際標準書號),信息很標準,循環流通很方便。

  每天,約2萬冊書在這裡來來往往。讀者只要掃描封底的ISBN,書籍的信息和收購價就會顯示出來,隨後等待快遞員上門取書、書款到賬。書從全國各地被運到位於天津和江蘇昆山的工廠,進行“倉庫旅行”:貼上專屬身份碼,通過高倍放大鏡鑒別油墨、封皮、紙張等,再打磨清潔和修復、臭氧消毒,最後用環保材料重新塑封,再次上架。

  “二手書店不能是盜版書的倉庫。”陳拓有些無奈,平臺有嚴格規定,不收會影響閱讀的破損、臟污、老化、有異味的書,不收盜版書、非賣品、非法出版物,然而全行業要確保品質、提升讀者信任度,還需要長期積累。

  令人欣喜的是,他觀察到隨著圖書市場的整體發展,線上二手書市場正趨於良性成長。“怎麼擺脫臟舊差的標簽,讓讀者認可循環流通的理念,是未來二手書店努力的方向。”陳拓説。

  流程定價、供需調節可以靠演算法,但二手書的世界,還涉及很多非標準答案。陳拓想起一位特別的賣書人,每次收到系統發送的通知,都會認真回復:今收到“多抓魚”轉款一筆。團隊通過私信得知,讀者是位73歲的老人,因為年紀大了視力不太好,才把書賣給更需要的人。

  這讓他感慨至今。二手書不直接來自工業生産的流水線,而是來自一個個人,一本書和它夾帶的書籤、票據、筆記,都是歲月的回憶。愛二手書的人,大概也有同感,“這些溫度會永遠留在書頁裏,這就是二手書的魅力。”陳拓説。

  (記者  陳圓圓)

  書籍設計師張國樑——

  過去像美工,現在更像導演

  張國樑的工作室距離上海蘇州河不遠,屋裏書架和畫板滿滿噹噹。學美術出身的他已經做了30多年書籍設計,作品多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在張國樑眼中,書籍設計“是用一雙視覺審美的眼睛,從裝幀設計、紙張選擇、內容排版等環節參與編輯,用藝術方法加以‘演繹’,創造出有個性的藝術世界”。

  上世紀80年代,27歲的張國樑畢業後進入出版社當美編,工作是畫封面。他還記得畫的第一本封面是《ABC英語練習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書籍設計有了巨大進步。“我們以前去國外調研,常常是仰視的,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在他看來,如今中國書籍設計的水準、理念和操作方式都已經有了國際范。

  “書籍設計師,過去有點像美工,現在更像導演。”張國樑介紹,出色的書籍設計,早已不只是一張封面,而是整體概念,覆蓋內文、紙張、印刷、排版等環節,需要內容與形式的完美契合。這也客觀帶動了書籍設計整體水準的提升。

  單張封面與整本書的設計費相差甚遠,有些書的設計要花足足一兩年。張國樑認為,書籍設計不一定就意味著重金堆砌。他曾設計過一本書,用紙是最薄的新聞紙,甚至添加了一些廉價的紙,做出了獨有的歷史滄桑感。

  “伴隨著出版模式的逐步改變,精品圖書自然會呼喚更專業的設計。”張國樑發現,在線閱讀的興起,加速了這個進程。“紙質書承擔的信息傳播功能,線上閱讀也可以實現,人們為什麼還愛看紙質書?因為書籍是一種有質感的媒介,設計的作用就是凸顯質感,將其變成書的顯性特徵。”為了確認工藝製作方案,張國樑有時深夜還開車去印刷廠,“書一定要拿到手上,才知道實際效果。再好的設計,都得落在實處。”

  提到未來,他覺得,以後人們更看重的將是書與人之間的聯結,“紙質書與互聯網信息的不同,就在於讀者可以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方面感受書籍本身。”未來書籍設計的方向,也必然更注重內容與形式的融合。“絕不是為設計而設計,而是要為內容設計。”張國樑説:“形式可能窮盡,但內容永遠新鮮。”

  (記者  曹玲娟)

  版式設計:蔡華偉

編輯:武若曦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