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視劇 > 正文
回歸主流敘事回應時代召喚
2022-01-18 09:19:24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武若曦

  《覺醒年代》導演張永新。

  昨天,圍繞“影視榜樣·2021年度總評榜”的榜單揭曉結果,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精品電視劇創作的現實轉向”論壇同期舉行。

  2021年,電視劇行業可以説是現實主義創作方向全面勝利的一年,從“影視榜樣·2021年度總評榜”的榜單中可以直觀看到這一趨向。其中,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依託精品創作“北京模式”推出的《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等一批現實主義作品廣受各界好評,在榜單中也分別榮獲了“年度最佳劇集”和“年度特別貢獻獎”的稱號。在參與論壇的專家和業界代表看來,這一趨向源於近年來國家和相關部門不斷整治行業頑疾、多種舉措督促文藝創作正本溯源,既反映出行業對時代召喚的回應,也折射出觀眾的審美需求和電視劇從業者的創作訴求。

  《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表示,今年拿下了“最佳劇集”和“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的《覺醒年代》就是這一類作品的典型代表,“該劇抓住了建黨百年的時間節點,真正地挖掘革命歷史題材,把中國共産黨‘從紅樓到紅船’的歷史必然性挖掘了出來,而且書寫了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這樣的創作是最有難度的創作,而它獲得了最廣泛的傳播,讓學界和業界都為之振奮。”

  《覺醒年代》導演張永新在回憶十年創作過程時,感慨該劇播出後持續不斷收到觀眾的反饋。他提到,劇集播出後,觀眾們去合肥的延喬路上自發地獻花,甚至在上海的陳延年烈士公墓,有觀眾放上了一袋炒煳的南瓜子,而這也是與劇情中陳獨秀送子留學時帶的瓜子呼應。

  首次全景式展現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跨過鴨綠江》,同名電影正在院線上映,該劇製片人李蕭榮獲了“最佳製片人”稱號。在回憶這次“臨危受命”的任務時,李蕭透露,“《跨過鴨綠江》是第一次全景式錶現抗美援朝的電視劇,創作難度很大,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意見不一樣,後來逐漸統一了思想,確定了要為國家述史、為時代立傳、為人民抒懷的定位,按照真實的類型、真實的事件、真實的人物來進行創作。觀眾對該劇的喜愛,説明這是一次成功的創作。”

  同時擔任《跨過鴨綠江》和《巡迴檢察組》編劇的余飛也表示,該劇涉及的歷史人物和細節眾多,創作上幾乎時時刻刻都要翻史料,即便劇本完成後,攝製組在遇到需要求證的細節問題時,編劇團隊還要時刻查閱史料,將原始素材發給劇組確認。正是在這種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下,《跨過鴨綠江》才真正做到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愛奇藝奇愛工作室的製片人李聖傑是電視劇《理想之城》的執行製片人,他也認為現實題材的精品創作是2021年國産電視劇的趨勢和方向。這種以都市生活為切入口,反映真實職場的當代現實題材創作,是視頻網站重點關注的類型。平臺已經關注到年輕人觀看興趣的變化,未來會通過精細的製作,把精品化的內容推送給觀眾。

  2021年,以《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理想之城》為代表的“京産劇”表現突出,“新京味兒”題材也成為這次研討會業界關注的焦點。高小立、李聖傑一致回憶起過去京産劇不可替代的時代價值,《我愛我家》《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等作品時隔多年依然讓人印象深刻。高小立希望,未來的京産劇可以更多地“走出衚同”,加大藝術創新,她説:“今天的北京是相容並蓄的北京,京味兒題材不應該局限于衚同題材,我們能不能描寫本地生活之外的‘新北京人’,關注城市中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從題材創新到藝術手法的創新,再到故事講述方式的創新,創新是無所不在的。”

  張永新對“新京味兒”題材感觸良多,在他看來,“新京味兒”並不意味著土味,並不意味著地域的局限性,並不意味著只要提京味兒就必須在衚同裏出不來,“‘新京味兒’應該有縱橫捭闔的大氣魄,也應該有首都的氣質與氣場。”他回憶起在《覺醒年代》的拍攝過程中,曾經和編劇老師探討過陳獨秀的上班路程到底要走多少步,“我們有大釗先生的故居,有紅樓,還有箭桿衚同,這些北京城裏的大文化地標,如果能帶到文化創作和藝術産品中去,京味文化的厚度與廣度就無形當中得到了擴展。京味兒不是僅僅局限于要不要一個鴿哨的聲音在空中飛過,要不要一個衚同裏傳出來的剃頭匠的吆喝聲,影視人應該可以深入地去開掘。”(本報記者 李夏至)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