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視劇 > 正文
講好故事是我的夢想
2022-05-12 10:13:5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武若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我喜歡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講故事,因為我相信,真是作品開啟觀眾心門的鑰匙,善是作品能夠恒久打動人心的秘方,而美可以讓作品綻放永恒的魅力與光彩。從業經歷讓我深深領悟到,想把一項工作做好,熱愛是多麼重要。

  總有人問我,你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是表演專業,畢業後還當了歌手,後來怎麼會在導演方面做出了成績?我的答案是,因為從事了真正熱愛的事業。

  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是我兒時的夢想。我把講故事看作是講述者與傾聽者之間展開的博弈。引人入勝的講述往往給敘述者帶來莫大的成就感,天馬行空的想像也讓人陶醉其中。而作家就是講故事的人,所以,我人生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名作家。因為種種原因,我大學畢業放棄演員職業,在歌壇徘徊數年,直到1995年春節才開始生出做導演的念頭。作家與導演都是講故事的人,只不過,作家借助文字,導演運用視聽語言。在走過很多人生的“彎路”之後,我終於與年少時的夢想接上了脈,尋回了初心。

  33歲時,我拍攝了第一部電視劇《鐵血青春》,38歲時拍攝第一部電影《即日啟程》,獲得第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此後,因為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黎明之前》《誓言今生》《咱們結婚吧》《歸去來》《老酒館》《光榮與夢想》等作品,越來越多觀眾認識了我。

  從年代劇到生活劇,從喜劇到諜戰劇,不管什麼題材,我都不希望重復自己、在舒適圈裏打轉。以歸零的心態對待每次創作,總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只有保持初心,在創作中才會有創新的衝動。

  如何給大眾提供更好的、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是這個時代給文藝創作者提出的命題。答好這道題,創作者需要有內心的定力。要真正地尊重觀眾、熱愛生活,始終保持對時代變化的敏銳感知力,要有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要不斷豐富涵養和學識,開闊眼界,熟練掌握藝術表達的技巧。

  電視劇《歸去來》通過6名主角的命運變遷透視留學生群體,用青春劇包裹社會劇的類型雜糅,全景濃縮多種社會現實的豐富面相。從創作到製作,我們始終追求言之有物、力透紙背的現實表達,賦予作品反映時代和社會價值觀的深度和高度。

  慶祝建黨百年主題的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是我第一次嘗試黨史題材創作。這部劇從“黨的誕生”一直講到“抗美援朝”,30多年的時間跨度,交織無數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創作難度很大。拍攝過程也是我學習黨史的過程。我真心被革命者們那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動。中國有今天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産黨。我將全部的感情和認知投入這部作品。我想通過這部劇,在歷史和當下生活之間建立起觀眾可以感知到的連結,讓宏大的“光榮與夢想”照進當代人們的“一蔬一飯”。因為最了不起的“光榮與夢想”,就是為了讓一代代普通老百姓過上有飯吃、有夢做的日子。這是一種真正的、“腳踩在地上”的現實主義。

  從立志當導演,到真正成為一名導演,這段路艱辛難熬,但走在路上的心情並不低沉。因為我知道,前方有兒時的夢想在等待著我。保持對這份職業的敬畏感,不糊弄自己,不糊弄觀眾,不會讓得與失、名與利干擾創作。找到初心,保持初心,讓我擁有一顆平常心,保持對工作的興趣。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學藝先學做人”,在這條路上我們奔行不止。(劉江)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