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干部为何较多“输出”到省内各地市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03日        版次:A02    栏目:羊晚政见    作者:董柳

  

  

  

  

  

  

  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近日,广东各媒体刊发了一条人事任免消息:省委决定,蔡朝林同志任揭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叶牛平同志不再担任揭阳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蔡朝林此前任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是广州“输往”省内其他地市担任地市主要负责人的又一名干部。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有多名广州的干部“输出”到省内各地市担任主政官员,其中包括陈如桂、丁红都、危伟汉、叶牛平、马文田、姚奕生等。为什么广州的干部如此受“青睐”?

  

  广州近年“输出”一批干部

  

  

  现任深圳市市长陈如桂,是从广州走出去的一名干部,曾任广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危伟汉是2018年10月从广州市荔湾区委书记任上,调任中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同年11月中山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他当选中山市市长。

  叶牛平在2017年12月调任揭阳市委副书记前,任广州市政府副市长。2017年12月19日,经揭阳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叶牛平当选揭阳市市长。2019年5月,省委决定,叶牛平任揭阳市委书记。

  同在2019年5月省委的决定中,马文田被任命为汕头市委书记。任此职前,他是广州市副市长、白云区委书记。

  跟蔡朝林一样,同样从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任上调往省内其他地市任“一把手”的,还有现任河源市委书记丁红都。丁红都于2017年4月,经省委决定,任河源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现任珠海市市长姚奕生,从广州到珠海任职期间有段“过渡”。姚奕生长期在广州工作,先后在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荔湾区、海珠区任职。2017年1月,时任海珠区委书记的他当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随即于同月被任命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副厅长。2017年9月,姚奕生任珠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并在月底召开的珠海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当选珠海市市长。

  

  广州干部为何受青睐?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同时还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近年来一直努力当好“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广州市南沙区更是有多重“名片”——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区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城市副中心。因而,对于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州的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相对更丰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相对出色。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还紧紧围绕“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树好选人“风向标”,把正用人“方向盘”,注重提升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让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广州落地。2016年3月1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广东干部队伍呈现新气象》一文指出:“在广州,领导干部的日常交往和八小时内外行为受到基层监督组织的全面监督。”“忠诚、干净、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的要求,这些特点在广州干部身上得到了落实。

  “务实”也是广东干部特别是广州干部一个较为注重的作风。

  2019年5月初,马文田从广州市副市长调任汕头市委书记后,《汕头日报》5月15日至17日连续在头版刊发“说说工作作风”系列评论,从作风角度谈汕头当地干部队伍建设。5月17日刊发的《少说空话 多干实事》一文写道:“日前的市委常委会上,马文田书记对某些工作汇报脱口而出的一句‘直接说需要市委解决的问题,不用说那些正确的废话’,让全场一阵窃笑。然而,笑声之余,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