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历史填补细节

辽宁日报 2018年11月27日

高 爽

本月初在北京举办的“口述历史国际周”活动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印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口述历史专家、学者和资深实践者的深度参与。

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通过传统的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当事人的回忆、情感与思考。美国的乔·古尔德在1942年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到上世纪80年代,口述历史已经风靡欧美学界,成为搜集史料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发展,口述历史逐渐成为记录、保留时代变革的重要方法,为建构社会记忆创造了丰富的影音图文档案。

在2015年做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时,我们也尝试着用口述历史的操作方法,对几十位在“伪满洲国”时期生活过的八九十岁的老人进行了采访。

正是那次采访,让我对口述历史的价值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为了做好报道,我们阅读了大量关于二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包括很多大部头的专著,也有文学作品,这其中,口述历史的资料是最让我受到触动的,尤其是那些从个人视角出发的小故事、小细节。也许我们的史书一直有这样的传统,从观点到观点,只有大人物,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概念,没有小细节。这些被史书忽略掉的细节,就像一个个空洞,让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既全面宏观又支离破碎、似是而非,我们很难从中感知我们的民族文化繁衍至今的那种精神力量源自何处。所以,让真实的历史细节被挖掘、被彰显、被记住,从而让历史丰满起来,变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把自己那些特殊的经历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下来,正是在为后世的治史者填补这些历史的空洞。

这正是口述历史的价值所在。它不仅可以用来讲述“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这样沉重的大主题,也可以记录一个城市、一个村庄、一个家族乃至一户人家的历史。

口述历史有很强的专业性,有比较严格的学术要求,必须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并且掌握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但这也正是这门学科对我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地方。记者以提问见长,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和人际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时代变迁有着丰富的感受力和好奇心。而口述历史与做新闻相似的一点更在于,它同样需要行动力,亲历者不在了,就再也没有记录的机会了,想起了做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时一篇报道中最让我动情的一句话——“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正是这种紧迫感驱动着我始终行走在“提问”与“记录”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