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光照亮振兴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03日

本报记者  王笑梅

打开生命中最后一次“双闪”,张善哲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冰面随时可能坍塌,李铁仍毅然前行营救落水者。老楼起火,岳永峰冲进火海,演绎一曲“冰与火之歌”。三位辽宁人的大爱担当,让这个冬天变得温暖;三位辽宁人的英雄壮举,让精神文明之花格外芬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使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核心价值观是共同的精神纽带和思想道德基础。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持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培育弘扬,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大功夫,不断探索更好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善行义举蔚然成风,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近年来,我省大力选树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等各行各业各类先进人物,推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8人,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2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11人,评选“辽宁好人”近千人。“时代楷模”毛丰美、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最美大学生”丁慧等先进典型,已成为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耀眼的明星。

既要以德润心,也要以文化人。近年来,我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省获奖作品门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在我省广泛开展,并形成了“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扶危济困、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大型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全省各类志愿者已达500余万人。

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充满生机活力,以扎实的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惠民利民,文明城市创建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作为创建活动的“龙头工程”,文明城市创建让马路宽了,环境美了,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让广大市民在创建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全省已有沈阳、大连、鞍山、盘锦4个全国文明城市,丹东、锦州等5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