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残疾女孩对命运说不

辽宁日报 2020年01月15日

王扶栋、张富丽与女儿柳静在进行微信视频聊天。 本报记者 年旭春 摄

柳静(左)与教练王锦芬在双峰滑雪场合影。(采访对象提供)

2018年,柳静在奥地利参加高山滑雪比赛后留影。(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 年旭春

核心提示

1995年出生的柳静,10岁时遭遇车祸失去一条腿,疼爱她的父亲也离开了她。为了将她养大,母亲组建了新家庭。善良的继父不惜借债为她进行后期治疗,同时鼓励并悉心培养她。2010年,柳静走上了体育运动之路,先后练习了举重、游泳、轮椅篮球、手摇车、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至今,柳静在各种比赛中共夺得15枚奖牌,其中包括6枚金牌。目前,她正在为迎战2022年冬残奥会而刻苦训练越野滑雪项目。

寒冬时节,披着银装的三棱山近在眼前,山的北面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万德号村。遥望过去,一栋栋平房的烟囱冒着缕缕青烟,让人瞬间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烟火气。

“老丫头真会疼人。”1月4日中午,坐在屋内热乎的火炕上,村民王扶栋发出感慨。他口中的“老丫头”是女儿柳静。几分钟前,在滑雪训练基地训练的柳静与他们微信视频时说:“我这边最低气温零下27摄氏度,家那边一定也很冷,你们别舍不得,多烧点煤,让屋里暖暖乎乎的。”

哞、咩的叫声不时透过玻璃窗传进屋来。王扶栋看了看院中的3头牛,“牛是柳静给买的,她总惦记家里。”话音未落,他又将目光投向远处的三棱山,“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望着三棱山发呆,是它教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王扶栋的思绪回到了十几年前。

突如其来的车祸,撞碎一个幸福家庭

“当初,她们母女俩真是太难了!”王扶栋望着坐在对面的张富丽说。

张富丽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疼爱她的丈夫和乖巧的女儿,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瞬间将这个三口之家撞得支离破碎。

2005年10月6日晚,张富丽的丈夫驾驶摩托车带着她和女儿柳静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在距家约1公里处,对面一辆三轮车亮着大灯行驶过来,在错车的一刹那,三轮车车厢上横绑着的木杆将一家三口刮倒在地。在送往阜新市内医院的路上,张富丽的丈夫停止了呼吸,张富丽骨盆粉碎,柳静被撞掉一条腿。经医护人员奋力抢救,昏迷了三天三夜的柳静,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当得知父亲去世和自己失去左腿后,她失声痛哭。“那时我才10岁啊,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柳静说起当初的感受。

柳静至今记得救护车将她送回家的情景,“家还是那个家,但已物是人非,炕上躺着的只有我和妈妈。”好在柳静的姥姥姥爷对她们不离不弃,每天照顾、陪伴可怜的母女俩。

车祸之后,柳静失去了童真的笑容,性格也变得内向。2006年春天,柳静终于能坐起来了。透过窗户,看着小伙伴背着书包从家门前走过,柳静暗下决心,“我要站起来,重返校园学习!”

柳静开始练习拄拐走路,她的腋窝经常被顶得红肿疼痛,妈妈心疼女儿,就缝了一个松软的小垫子垫在柳静腋下。不久之后,柳静终于能依靠拐杖行走了。

借钱也要治疗,让柳静再次感受到父爱如山

村里人看张富丽母女俩可怜,多次想帮张富丽再找个“当家的”,可介绍了好几个都没成。“我是三级伤残,干不了啥活儿了。柳静是二级伤残,后期手术及治疗还得花不少钱,人家嫌我们俩是累赘。”张富丽回忆说。

2006年,同村人王扶栋出现在张富丽和柳静面前。他不挑张富丽干不了活儿,更不嫌弃躺在病床上的柳静。王扶栋留给柳静的第一印象是又高又瘦,不爱说话,“没结婚时,他就不声不响地照顾我和我妈。”而张富丽则认为,有人能接受她们母女俩的状况,“那可真是大好人”。2007年3月,张富丽与王扶栋组建了新的家庭。

柳静虽然不反对母亲找一个伴儿,但当继父进入她的生活时,她称呼其为“大大”。一年后,一个男婴降临,心细的王扶栋发现柳静不高兴,安慰她说:“老丫头,虽然你小弟出生了,但我只能对你更好,不能差着你。”

王扶栋没有食言。那时,柳静的伤口经常流血,疼痛难忍,他就背着柳静奔走于阜新市的各个医院。听说北京的医院手术做得好,他就背着柳静去咨询。柳静在微信视频中深情地说:“爸爸背着我四处去看病,让我重新感受到父爱,感受到家的温暖。”

遗憾的是,王扶栋背着柳静寻来问去,人累得够呛,钱花了不少,却一直没找到好的治疗方案。后来,王扶栋想出一个简单办法——拿着柳静的伤口照片去咨询。

转机出现在2009年。王扶栋再次拿着照片来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名专家答应尝试为柳静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们反复研究了一个月,并请来北京的专家一起会诊,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

又一难题摆在柳静一家人面前:手术费用不够。为了让柳静能尽快接受手术,王扶栋下了决心,对张富丽说:“我们借钱也要给孩子治疗。”在媒体的呼吁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加上王扶栋、张富丽东挪西凑的钱,柳静如愿接受了整形手术。

王扶栋告诉记者,为柳静进行后期治疗共花了十多万元,欠下6万元外债,直到2018年才还清。柳静说:“2011年除夕夜,我改口称他为爸爸。我爸真是个大好人!”

走出阴霾,向命运接连发起挑战

有人说,命运就像一盘棋,可以自己主宰,也可以任人摆布。从小性格坚韧的柳静,在爱的包围中,慢慢走出阴霾,接受了自己成为残疾人的事实,但她不接受命运的摆布,开始向命运发起挑战。

2007年,柳静拄着拐重返校园。为了接送她上学,王扶栋买了一辆带篷的三轮摩托车。因病情反反复复,耽误了很多上课时间,柳静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2008年的一天,柳静在家随手打开电视机,看到屏幕上正在直播残奥会比赛,赛场上运动员们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感染了她,一个念头闪过她的大脑,“我也要站在领奖台上,我要向命运说不!”

柳静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张富丽、王扶栋听,他们当即表示支持。2009年,柳静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完整形手术后,身体状况逐步好转。2010年9月,在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柳静结识了举重世界冠军、阜新市体育运动学校举重教练魏香颖。尽管没有训练残疾人的经验,魏香颖还是收下柳静,带她进行体能和举重训练。

为了让柳静在体育运动方面取得更好成绩,不久之后,魏香颖把柳静介绍到省残疾人训练中心练习游泳。因游泳成绩没有起色,2011年2月,柳静又练起轮椅篮球,幸运的是这一次有了成绩——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柳静所在的轮椅篮球队获得第五名。

每一次转换运动项目,都意味着从头再来,但柳静咬牙坚持着。和柳静一起咬牙坚持的还有她的父母。“愿意练啥都行,就是借钱,我和你妈也支持你训练。”每次柳静遇到挫折,王扶栋都这样对她说。

2012年初,省手摇车队教练刘伟邀请柳静加入手摇车训练,柳静高兴地答应了。2012年5月,柳静来到省队手摇车训练基地,每天参加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混合训练,其手摇车技术不断得到强化。2014年5月,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手摇车项目在广州市开赛。暴雨中,柳静操纵着手摇车在积水的路面上疾驰,冲向终点的那一刻,她的眼里、耳朵里、嘴里浸满了浑浊的雨水。在这次比赛中,柳静一举夺得两枚金牌。

柳静告诉记者,在参加的各种赛事中,她共夺得15块奖牌,其中6块金牌、6块银牌、3块铜牌。目前,为迎战2022年冬残奥会,柳静正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滑雪场训练越野滑雪。

补记

坚持到底

就是胜利

2005年遭遇车祸,2010年走向运动场,2014年摘得人生的前两枚金牌,不幸的遭遇让柳静学会了坚强,一次次失败让她懂得了坚持的力量。其实,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正如柳静所说:“天无绝人之路,要在危机中看到希望。”

柳静遭遇车祸卧床的那段时间,亲人们对她不离不弃,特别是她的继父王扶栋,满怀希望带着她四处治疗。一次次无果而归,没有击败这对农家夫妇,是家庭的爱让希望之火越燃越烈。从战胜伤口不愈合到成功接受整形手术,从拄拐蹒跚走路到重返课堂,从一次次转换训练项目到摘得一枚枚奖牌,柳静用经历和结果告诉我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诚然,仅仅坚持是不够的,坚持的背后还要有支持的力量。柳静最初练习举重,后又练习游泳,而后是轮椅篮球,直到练习手摇车项目,她才真正“找到自我”。只有敢于尝试,才能知道是否适合,但尝试需要勇气,更需要支持。试想,每一次转换训练项目,能不增加家庭负担吗?在接受采访时,王扶栋道出了心里话:“其实最害怕换项目,一换就得从头开始,当然少不了花钱。但不管怎么难,我们都支持她,哪怕是借钱。”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失败。当看到柳静风光地站在领奖台上时,或许你没有看到她背后的艰苦付出。柳静告诉记者,手摇车项目除了常规体能训练外,平均每天要练习手摇车5个小时,每次的里程都在70公里至80公里之间,而且多是坡路,“对臂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每天胳膊都很酸痛。”

张富丽翻出手机里柳静发给她的一张自拍照说:“看着孩子都心疼。”照片中的柳静,衣领结了厚厚的冰,但她依然笑得很开心。张富丽解释说:“想想也正常,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室外训练,呼出的气在领口结冰是常事。”

人生好比是无数场的比赛,有入围赛,也有晋级赛,还有淘汰赛,但无论入围还是被淘汰,我们都应该有一份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心。柳静以她的经历诠释着坚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