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馬六甲華人顏天祿: 重燃鄭和留下的火種

2018-05-14 15:34:4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尹小兵|責編:孟慧

【僑人視線 主推】【滾動新聞】馬六甲華人顏天祿: 重燃鄭和留下的火種

圖為馬六甲雞場街街景

【僑人視線 主推】【滾動新聞】馬六甲華人顏天祿: 重燃鄭和留下的火種

圖為顏天祿(前排左三)和父親顏文龍(前排左二)參加雞場街文化坊元旦倒計時活動。

                                                                                                                                                         資料圖片

  600多年前,中國寶船載著鄭和及其近萬名隨從,遠下西洋,途經馬六甲。華人由此踏足這片陌生的土地,並在通向大海的河口往來經貿,繁衍生息。不知過了多少年,這片最初的“官廠”舊址、而後的華人聚居地有了一個充滿閩南味的名字——“雞場街”。

  30多年前,伴隨時代變遷,雞場街人去樓空,往日繁華不再,中華文化在此瀕臨失傳。一對華人父子決定做出改變。“我們有這份責任。”憶起和父親顏文龍共同修復雞場街文化坊的這些年,身為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政府對中國事務特使的顏天祿談及往事,感慨良多。

  

  吸引華人回歸

  穿過一座刻有“雞場街文化坊”六個燙金字樣的牌坊,一條蜿蜒的老街,行人如織。滿目的大紅燈籠,點綴著兩側林立的“福建會館”、“林氏宗祠”等閩南風情建築,讓人仿佛穿越時空。

  很難想像,30多年前,這條位於馬來西亞馬六甲老城中心的街道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當時,70%的房子都荒廢了,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紛紛離開這裡。”和本報記者聊起當初的破敗,顏天祿有些唏噓。作為閩籍“華四代”,他和父親顏文龍兩代人都在雞場街附近生活,早將這片華人世代居住的土地視為自己的根。

  根脈不保,何以立足?

  2000年,當時身為馬六甲的行政議員,顏文龍發揮在政界和民間的號召力,在華人社區組織成立雞場街文化工委會,開始著手老街的修復工作。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顏天祿,決定跟隨父親,一起“翻舊”老街。

  “我們不是開發,而是提升。”顏天祿特別強調這一點。為了取經,他和父親曾經去過北京的王府井、廈門的中山路等多地考察。走過一圈之後,一個念頭在這對父子心中逐漸清晰:恢復老街當年的繁華,不只是為了吸引遊客來此觀光,更是為了吸引華人重回這裡生活。相比商業化,中華文化的保存更為重要。

  為此,面對民眾起初的不理解和不支持,顏天祿和父親挨家挨戶拜訪老街坊,耐心解釋疏導。“我們用了兩年多時間,説服老百姓,如果不改變老城現狀,這裡的中華文化就會隨之沒落甚至消失。”

  當時,雖然顏文龍在政界擔任要職,但雞場街的修復和文化保存工作完全依靠民間力量,這意味著這對父子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甚至財力。

  房子翻新了,為了吸引更多人氣,顏文龍父子提出在雞場街開辦夜市,鼓勵大家來此擺商鋪、做買賣。然而,最初,門可羅雀,為數不多的商家做的都是虧本買賣。顏文龍二話沒説,自掏腰包,每月補貼商家,直到5年之後情況有所好轉。

  “眼光不能只有三寸。”顏天祿還記得,最難的時候,他和父親常常以此相互勉勵。而今,眼見雞場街重新找回生機,並且成為馬六甲世界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那些辛酸都成了笑談。

  注入年輕活力

  “父親是開拓者,我是承前啟後,把更多元素帶進老街。”5年前,顏文龍年過耄耋,顏天祿接過父親衣缽,成為雞場街文化坊規劃維護的主要負責人。

  對於這條老街,顏天祿“情有獨鍾”。40多年前,他在這裡出生、長大,又在附近的華文小學唸書,學會一口流利國語。老街的每個角落,幾乎都有他的童年記憶。

  作為“70後”,顏天祿想讓老街重現昔日風貌,更想為老街注入新鮮活力。在他看來,這份活力應是由內而外的,而這離不開年輕人的參與。

  為此,這些年,顏天祿特別注重培養年輕一代接班人,吸引他們關注雞場街,一起參與老街的文化保存。

  每逢春節、元宵等節日,雞場街都會張燈結綵,舉行舞獅、武術等表演,這個傳統已經保留了20多年。最近幾年,顏天祿將寫對聯、唱新年歌等新穎的活動形式融入其中,邀請年輕人上臺表演。

  “最多的時候,2000頭‘獅子’一起舞動鬧元宵,場面非常熱鬧。”顏天祿説。漸漸地,雞場街又如過去那樣,成為當地老中青三代華人共同的文化家園。

  不僅如此,顏天祿還帶領一群年輕人成立了一個中文網絡電臺,名為“聽見馬六甲”,定期傳播當地華社的活動信息。新媒體的無限觸角,讓更多人知道雞場街,來到雞場街。

  如何讓這些年輕人更願留在老街?顏天祿決定擴大觀光夜市的規模,在保存文化的同時,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每到暮色降臨,老街燈光點點,人頭攢動,青春洋溢的面龐言笑晏晏,一如往昔繁華景象。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做法。”沿著父親的足跡,顏天祿在雞場街留下了自己的印記。5年的用心經營,也讓他更深地體會到父親當年堅守中華文化根脈的不易。

  不過,不論面對怎樣的質疑、批評甚至詆毀,父親的教誨讓顏天祿從未有過一絲猶疑。“父親告訴我,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保存中華文化,即便再辛苦,都要堅持做下去。”

  延續文化交融

  在雞場街文化坊的20多條街道中,有一條頗為與眾不同。短短500多米的老街,匯聚了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幾大宗教的建築,這樣的場景在世界各地恐怕都不多見。

  過去幾百年間,在這條名為“親善街”的老街上,馬來裔、華裔、印度裔等馬來西亞三大族裔的民眾和睦共處,親如家人。

  “我們沿用雞場街的名稱,而不是改名為唐人街,就因為這是一個包容的地方。”顏天祿説。在恢復雞場街原貌時,他和父親兩代人有一個不約而同的共識——保留老街上各族裔民眾相處融洽、相互融合的傳統。

  其實,文化交融的種子,早在600多年前就已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當年,鄭和的一些隨行人員定居馬六甲,與當地馬來族通婚,後代被稱為“峇峇娘惹”。他們講馬來語,卻在結婚時身著漢服。他們不會用筷子,卻在吃飯時使用來自中國的碗碟。

  “峇峇娘惹吸納了馬來人的生活習慣,但仍保留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他們是中馬友好往來的象徵。”為此,顏天祿特意完整保存了雞場街附近的峇峇娘惹祖屋,以此直觀呈現這個族群如何兼納文化,如何融入當地。

  正是因為秉承中華文化的博大包容,華人在異鄉紮根,發展,與其他族裔往來互通,最終成為馬來西亞多元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這麼多年來,顏天祿和父親始終不懈傳承這份文化基因。“無論是在雞場街的修復保存過程中,還是在擔任地方行政議員時,我和父親在捍衛華人權利的同時,總是不忘努力維護其他族群的權利。”

  如今,在雞場街臨河一側,當年鄭和第一次踏上馬六甲的登岸處,有一塊“馬中友好植樹廣場”,馬中友人共同栽種的大樹,在友誼與歲月的澆灌下,今已亭亭如蓋。

  而在雞場街不遠處,顏天祿和父親的辦公室內,一面墻上挂著多年來當地各族裔民眾送給他們的牌匾。其中一列有10塊:“德政可風”“品望昭揚”“才孚重望”“眾望所歸”“勳猷卓著”“發揚體育”“四海同欽”“德建名揚”“任重道遠”“華社增輝”。放眼望去,綿綿不絕,光這一面墻上便挂了20多列。

  像這樣的墻,足足有五面。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