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寧化:“蘇區烏克蘭”,築夢新時代

2019-06-21 14:48:39|來源:東南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焦點圖】【三明】【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寧化:“蘇區烏克蘭”,築夢新時代

  寧化縣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廣場是啟動儀式的寧化分會場。參加此次主題採訪活動的記者們蓄勢待發。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東南網6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全幸雅 通訊員 楊連祿)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1月,行軍三明途中,毛澤東豪情滿懷地寫下這首《如夢令·元旦》。

  日前,“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長汀、寧化啟動,記者來到三明寧化,一路追尋紅色足跡,重溫那段艱苦而又輝煌的歷史。

  “蘇維埃政府就好比父母,我就姓蘇吧”

  “韭菜開花一桿心,割掉髻子當紅軍;保護紅軍萬萬歲,割掉髻子也甘心。”走進寧化縣革命紀念館,原館長陳端用客家話唱著當地的歌謠,講述當年寧化婦女割掉髻子當紅軍的往事。

  當年,寧化活躍著一支紅色婦女武裝,頂起了蘇區半邊天。其中,蘇惠珠的事跡可謂家喻戶曉。

  蘇惠珠是孤兒,原本不姓蘇,年幼時被賣到寧化做婢女,隨主人姓,取名巫珠女,受盡壓迫和奴役。

  紅軍來到寧化,領導貧苦群眾進行革命,婦女從此找到希望——有了識字的機會,也有了戀愛的自由。

  1933年,巫珠女與愛人經自由戀愛到區蘇維埃政府登記結婚,需提供個人信息。被問及姓氏,為了感謝黨和蘇維埃政府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決定以“蘇維埃”的“蘇”為姓,改名蘇惠珠,並投身到革命中,成為南郊區婦女部長。

  當時,寧化先後有774名婦女割掉髻子參加紅軍。

  1934年夏,蘇維埃政府開展借谷運動,南郊區借谷困難較大。蘇惠珠找到大有商號老闆在婦女連的女兒連梅英,一同回她家勸説借谷,説服老闆帶頭借出稻穀。

  隨後,蘇惠珠又組織婦女運輸隊,肩挑、背馱,穿行在崎嶇的山路上,將9000擔糧食送往前線,有力地支援了紅軍作戰,受到《紅色中華》的表揚。

  1934年8月,蘇惠珠調任中共寧化縣委婦女部長;1935年,她不幸被捕,壯烈犧牲,年僅22歲。

  歷史背景:1929年3月,紅四軍進入閩西地區,點燃了三明的革命火種。1930年春,古田會議召開後,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轉戰贛南。行軍三明途中,毛澤東滿懷豪情地寫下《如夢令·元旦》,“風展紅旗如畫”這一名句傳誦至今。隨著東方軍兩次入閩作戰,三明全域成為中央蘇區,當地群眾源源不斷

  地輸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中央蘇區的生存發展和紅軍長征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被稱為中央蘇區的“東方門戶”。

  以被譽為“蘇區烏克蘭”的寧化為例,當時僅13萬人口,先後有1.37萬人參加紅軍,加上地方赤衛隊,幾乎所有的青壯年都上了前線。當地共籌集糧食約475萬公斤、蘇區貨幣54萬元,大量銀元、被子、軍衣等送到前線……

  時代新貌:多年來,寧化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發展河龍貢米、薏米和茶葉、油茶“兩米兩茶”等特色産業,並結合地方實際,持續深化“348”工作機制,探索“三全三扶一檔”教育扶貧模式,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去年,全縣剩餘的21戶6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焦點圖】【三明】【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寧化:“蘇區烏克蘭”,築夢新時代

  近日,在寧化縣革命紀念園,寧化縣附小的音樂老師向記者演奏紅軍軍號。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革命沒有成功就不回來了”

  近日,在濛濛細雨中,記者走進三明市革命烈士最多的村——寧化縣石壁鎮石碧村。

  看著背著書包放學回家的孩子們,鎮衛生院中醫副主任醫師張夥金感慨萬千:“是

  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張夥金是開國少將張雍耿的侄兒。他從小聽著父親講伯父張雍耿的事跡長大。

  出生於1917年的張雍耿,9歲開始上私塾,12歲時因父親去世而輟學,從此擔起家庭生計的重任,除了上山砍柴,還做點小生意。

  1929年秋天,張雍耿的小鮮棗連續三天沒賣完。那時紅軍已經駐紮在周邊鄉鎮,聽説他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還幫老百姓挑水,他便決定將小鮮棗送給紅軍戰士們。紅軍戰士們推脫不過,便收下了。可當他走到半路,一個紅軍幹部追上來,在問清情況後把錢遞給了他。他當場表示要參加紅軍,被“要徵得父母同意”為由婉拒,但對方同意讓他當小嚮導。

  當了小嚮導,張雍耿對紅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1931年,他把柴刀交給上山砍柴的小夥伴們,請他們幫忙帶話給家裏:“革命沒有成功就不回來了。”

  寧化縣黨史方志室辦公室主任劉建軍告訴記者,當年,當地人民展開擴紅競賽,“保衛蘇區有責任,禾口淮土比參軍,禾口擴紅一千個,淮土一千多兩人”這一傳唱至今的歌謠,唱出了當年百姓踴躍加入紅軍的情形。

  革命理想高於天。張夥金説,許多人參加了紅軍,踏上了長征之路,很多人從此沒有再回來。以石碧村為例,1930年總戶數118戶780人,參加紅軍的達96戶136人,犧牲113人,解放後認定在冊的革命烈士達90名。

  歷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福建西部的長汀、寧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發,開始戰略性的大轉移。三明作為長征的出發地之一,全市參加紅軍達3萬多人,其中1.12萬人參加長征。長征途中,三明籍紅軍指戰員大都編入紅三軍團第四師和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分別擔任長征中最為艱巨的前衛和後衛任務。在湘江戰役中,寧化數千子弟兵所在的紅三十四師臨危受命擔任全軍後衛,絕大部分壯烈犧牲,用血肉之軀掩護中央機關渡過湘江。紅軍到達陜北後,寧化籍紅軍戰士倖存僅58人。

  時代新貌:2018年,寧化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5.16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9.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全年工業增加值46.9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月兔空調、福特科、長寧紡織等一批龍頭企業,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領航寧化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