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2019上半年福州實現GDP3528.53億元 比增8.5%列全省九地市第2位

2019-08-01 10:47: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王禮林):7月31日下午,福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2019年上半年福州市經濟運行情況。據悉,2019年上半年福州經濟運行總體向好,上半年福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3528.53億元,比增(下同)8.5%,比全省高0.4個百分點,列全省九地市第2位;連續8個季度GDP增幅保持在8.0%-8.6%的區間,穩中有進;從三次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202.60億元,增長3.6%,第二産業增加值1477.97億元,增長8.3%,第三産業增加值1847.95億元,增長9.2%。

  從供給角度看,三次産業持續發展。農業生産基本穩定,上半年,全市完成農業總産值361.16億元,增長3.6%,總量持續居全省首位;工業生産保持平穩,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較1-5月提高0.1個百分點,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列全省設區市第3位;服務業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2.4%,增長9.2%,高於GDP 0.7個百分點。

  從需求角度看,“三駕馬車”平穩發力。消費市場增長平穩,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0.17億元,增長11.3%,高於全省0.3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三;投資增幅出現回升,上半年,福州(不含平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2%,高出全省平均水準(7.0%)0.2個百分點;進出口貿易增長平穩,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1.5%,比一季度回落3.1個百分點,上半年總體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

  從收入角度看,居民收支、企業信心增強。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1-6月,福州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去年同期上漲2.1%;6月份,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2.6%,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的八大類商品價格同比“六漲二降”。居民收支穩步增長,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3元,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87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8元,增長9.5%。就業形勢總體良好,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52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44%,比全省(3.68%)低1.24個百分點。市場活力不斷增強,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註冊企業和個體戶)69322家,增長11.8%。

  尤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福州發展新動能不斷積聚。

  新興産業加快成長。工業新興産業穩步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0.6%、23.7%,對規模以上工業貢獻率分別為9.2%、15.6%;新興服務業支撐有力,1-5月,作為新興服務業代表的商務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3.1%、16.5%,對規模以上服務業的貢獻率達29.5%、12.8%;海洋産業規模壯大,福州港口吞吐量超過1億噸,實現了從河口港向深水外港的提升;大數據産業迅猛發展,2018年以來福州市持續推進“數字福州”建設,268家企業入駐東南大數據産業園,註冊總資本達269億元,2018年總産值達149億元。

  新興業態加速孕育。網絡消費日益成熟,2018年社零規模達4600多億元,佔全省三分之一,增速居全國省會第一名,全年電商交易額近2000億元,移動支付普及率超95%;平臺經濟注入新動力,電商平臺方面,依託京東(元洪)食品數字經濟産業園、海峽農副産品批發物流中心、名成海峽水産品交易中心等大型批發市場和專業園區,打造大型電商平臺。

  新商業模式不斷融合。城市綜合體不斷發展,東街口智慧商圈疊加地鐵經濟上半年消費額達15.3億元居全市各商圈首位,蘇萬寶商圈銷售額達13.4億、東二環泰禾商圈銷售額達8億;智慧商圈不斷涌現,東街口商圈是福州市打造的首個智慧商圈,有200多個商家刷臉就能完成支付;連鎖行業井噴式發展,7-Eleven、南京蘇寧小店、杭州天貓小店等國內外著名品牌便利店企業在福州快速擴張,2019年6月全市連鎖便利店已達1729家,增長率達30%以上,增速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7位。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