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泉州勇當改革開放弄潮兒:弘揚“晉江經驗” 心無旁騖做實業

2019-09-05 17:35: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9月5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泉州古稱刺桐,是東南重鎮、全國著名僑鄉、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大力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始終堅持實體經濟當家,總體實現穩中有進、穩中蓄力:2013-2018年,泉州GDP年均增長9.3%,工業産值年均增長10.1%,億元企業數從1704家增加到2692家,製造業佔GDP比重穩定在50%左右;2018年,泉州全市GDP達8468億元、佔全省23.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準兩成和四成。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實現的歷史性的進步和變化,概括起來有“四個一”:從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到小康富裕。“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北宋·謝履《泉南歌》)。這樣的自然經濟狀況,形成了泉州獨特的人文歷史。1949年全市GDP1.33億元,1978年人均GDP排在全省末位。發展到2018年,泉州全市GDP達8468億元、佔全省23.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準兩成和四成。

  從工業基礎一窮二白到製造業大市。新中國成立時,泉州工業大部分是手工作坊,又地處海防前線,常年投資少,工業基礎長期薄弱。改革開放以來,泉州抓住中央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旗幟鮮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蘊藏在僑鄉大地的商品經濟意識被喚醒了。一批農民捲起褲管、洗腳上岸,做起了“小商品、大市場”,拉開了“三來一補”的鄉村工業化,民營經濟迅速成長。1978年到2018年,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17.3%,1993年甚至一年就翻了一番。2018年,工業規模1.82萬億、約佔全省1/3,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製品、機械裝備、石油化工7個千億産業集群。

  從“鄉鎮企業一枝花”到縣域經濟競相發展。1984年泉州誕生了全省首個億元鎮——陳埭鎮,被譽為“鄉鎮企業一枝花”。當時,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泉州也素有親幫親、鄰帶鄰、抱團發展的傳統,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家居等迅速發展,形成一縣為主、多縣分佈、成龍配套的産業集群。泉州縣域經濟蓬勃發展,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安溪5縣(市)多次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2017年晉江成功申辦第十八屆世中運,1998年上海曾經舉辦第十一屆世中運,晉江作為縣級市舉辦世中運,充分説明瞭福建縣域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

  從“南北一條街”到環灣城市格局。泉州市民把當年老城區描述為“一二三”,即“南北一條街、東西兩座塔、路上三崗亭”。1978年,建成區僅7.74平方公里,相當於宋元時期的規模。今天的泉州,古城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國家試點,新城“沿江、環灣、面海”發展,環灣建成區面積226平方公里,人口189萬。海陸空綜合交通體系完善,泉州晉江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744萬人次,在全國235個通航機場中排名42位,2018年增速全民航第一;港口吞吐量1.3億噸;鐵路通車里程360公里;19條高速公路通達全境,絕大多數鄉鎮都能在20分鐘內上高速。泉州曾經“市井十洲人”,也沉寂過幾個世紀,正是改革開放,正是“一帶一路”建設,泉州成為當代海絲戰略支點城市之一,相繼舉辦中阿城市論壇、海絲國際藝術節、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等重要活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為此,泉州多措並舉,主要舉措有:抓産業鏈,做強“三個板塊”,具體做法是高新板塊抓建鏈,近年來,泉州高新産值年均增長近20%,2018年近3000億元;傳統板塊抓強鏈,泉州一方面提升産業鏈韌性,把功能性纖維、高端染整、精品製造等關鍵環節補起來,另一方面,提升協作配套水準,把龍頭、代工、專精特新等環節做強,完善供應鏈金融、現代物流體系、公共研發設計等生産性服務配套,形成“搬”不走的優勢;重化板塊抓補鏈,主要是石化産業和機械裝備産業,泉州聯合石化、中化兩大“油頭”,重點是延伸“化尾”,把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環節補起來,這幾年抓了乙烯、芳烴等23個重點項目,機械裝備方面,這幾年機械裝備産值保持兩位數增長,2018年達2000億元。

  抓創新驅動,加快“三個賦能”。生産賦能,通過機器換工,從人工車間到智慧車間,2013年開始,泉州全方位推廣“數控一代”應用,6年來共推廣工業機器人近9000台,建成數字化生産線近700條、智慧車間近百個;近三年,主要推廣數字化生産線、智慧車間,三年來,泉州的紡織鞋服、建材家居全員勞動生産率分別提升58%和76%。産品賦能,通過融入新技術新材料,薯片晶片都有高科技,在這一輪科技賦能中,泉州大力培育一批專注製造業的本土科技小巨人;平臺賦能,通過工業互聯網,從傳統集群到現代生態圈,近年來,泉州以供應鏈為紐帶,鼓勵“大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進平臺”,泉州大力扶持原輔材料交易與金融服務、第三方與第四方物流、檢驗檢測和工業設計等新業態,涌現出20多家平臺企業。

  抓政企互動,著力“三個關鍵”。實業導向造環境,近年來,泉州主要從過去提供土地、用工、資金等傳統要素,轉向更多提供高端要素、城市環境和全方位服務,包括教育、醫療、社區等生活服務配套,尤其是大力推動産業工人本地化、實施人才“港灣計劃”,較早推行“居住證”制度,還採取了穩控房價8年規劃、教育醫療資源提質擴容、職業教育産教融合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踩準節拍促轉型,從過去抓品質、創品牌、促上市,到前幾年的機器換工,因勢利導,一波一波推動升級;既親又清,優服務,一方面泉州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另一方面泉州聯繫企業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週到、説到做到”,繼續服務好民營企業,夯實作為泉州根基的實體經濟。(文 王禮林)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