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2019-12-31 09:20:03|來源:福州日報|編輯:葛寧遠|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機制創新 産業升級 文化拓展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振漁1號”。福州日報記者 葉義斌攝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福州港江陰港區集裝箱碼頭。福州日報記者 葉義斌 攝

  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福州城,自古便參與締造海上絲綢之路的光榮與夢想。天賦“藍色基因”,坐擁“藍色寶藏”,今天的福州又將如何向廣袤的海洋要品質、要效益、要發展?

  2018年11月,福州市獲得國家發改委和自然資源部批准,成為全國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中的唯一省會城市,也是我市“五區疊加”基礎上的“第六區”。

  一年來,福州海洋經濟一路快馬加鞭,積極對接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海洋戰略,著力機制創新,強抓科技引領,積極培育和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區域海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海洋經濟規模品質實現全面提升,預計全年海洋生産總值有望達到2600億元,提前實現“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目標。

  機制創新

  海洋資源配置和金融服務新模式 助力進軍“深藍”

  在連江縣黃岐灣外海帶養殖示範區,一個個橙色浮球隨浪起伏。“這裡已完成一期1170畝人工海藻場建設,接下來的1100萬元授信貸款,將引導漁民進軍灣外深海養殖。”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稱。

  作為“中國海帶之鄉”,連江的海帶養殖長期集中在近海,養殖空間受到限制。今年,福州市率先在連江縣進行生態産品市場化改革試點,依照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通過“資源—資産—資本”的方式尋找出路。

  在智慧連江管理服務中心的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平臺上,連江縣海陸自然資源資産的存量、品質、價值、負債及其流向變化情況一目了然。海洋資源作為生態産品,可被評估出匹配價值,這樣一來,黃岐灣外海帶養殖示範區建設便可順利獲得銀行1100萬元授信貸款。

  “通過生態化産品的評估,比如原來每畝只能貸款3000元,現在增加到7000元。”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稱,通過這種形式,可積極帶動後續設施建設,有效實現後續穩定租金收入,助力“海洋牧場”做大做強。

  海洋資源市場化配置和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是國家發改委和自然資源部賦予我市的兩個重要示範任務。

  以海洋資源為重要內容的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及其價值實現機制,是我市在海洋資源要素市場配置方面的一大“創新。通過這種方式,可探索海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途徑,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漁民”的“四元”協同運作機制。此舉不僅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有效實現了靜態生態資源向動態價值産出、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的兩個“轉變”,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該做法已在全市範圍推廣。

  全方位創新涉海金融服務模式,為福州向深海進軍大大鬆綁”。探索建立“海洋銀行”,著手與海峽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合作,引導金融機構成立海洋産業專業服務部門,加大對海洋新興産業的資金支持。積極完善信貸服務機制,海峽銀行將連江支行定位為涉海專營機構,在榕金融機構針對海洋産業的特點和需求,為企業、養殖戶量身打造特色金融産品,推出了“微捷貸”“惠農e貸”“鮑魚貸”“惠漁貸”和船舶資産抵押貸款等産品,貸款餘額超過40億元。

  涉海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來,我市出臺《關於金融支持海洋漁業民營企業發展的3條措施》,加大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力度,提升海洋漁業民營企業融資便利水準。與此同時,構建金融對接平臺,啟動海峽基金港,推動在榕銀行機構與海洋漁業行業協會合作。擴大涉海企業直接融資比重,推動符合條件的涉海企業上市掛牌融資,今年共有6家涉海企業被列入市重點上市後備企業。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海洋漁業部門在重點海域漁排上設立的在線監測系統,為示範區海域提供精細化觀測數據。福州日報記者 鄭帥攝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連江官塢漁夫島景觀效果圖。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連江縣黃岐灣外海帶養殖示範區一期項目海域。福州日報記者 鄒家驊攝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福州養殖的鮑魚。福州日報記者 鄭帥攝

福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顯成效

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遊客中心外觀酷似一艘巨輪,寓意示範區揚帆起航。(資料圖片)

  産業升級

  “産學研用”助推海洋經濟做優做強

  福州海域海藻資源豐富,加工後的藻粕往往用來當做飼料。然而,這個團隊卻用藻粕造出了世界領先的高科技生物藥品,填補了業內空白。

  福州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魚蝦貝藻品種多樣,養捕加、漁工貿均居全省首位。近年來,福州進一步加強“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力促水産品加工業從傳統初級産品加工向精深加工、進而向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業轉型升級,産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取得了積極進展。

  福建藍昊肽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於福州高新區生物園新藥創制中心,公司聯合福州大學、美國多所知名大學,共同研發出從食品源獲得的系列生物活性肽産品。

  2016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做了5年博士後的李昊毅然回到福州,開啟創業之路。資金問題成了困擾她的最大難題。危急之時,省、市政府和福州高新區先後向其公司提供了6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及房租減免補貼。

  公司“掌門人”李昊感慨道,強有力的支持不僅讓項目及時開工,還提振了全體員工的精氣神。公司先後獲得授權專利 11項,並榮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福建賽區)二等獎,産品遠銷國內外市場。今天的藍昊肽生物正從福州出發,把高科技産品推向全球。

  在福州,像藍昊公司一樣發展迅猛的涉海科技型企業還有不少。隨著海洋經濟示範區獲批,福州海洋生物製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福州新北生化有限公司、福州大學等單位和企業,進行産學結合,應用精深水産品加工技術,開發出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海洋藥物和海洋化工産品。其中,螺旋藻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和生産、P型抗干擾鱟試劑、南海岸鰻鈣等項目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

  科技引領,為福州海洋經濟的蓄勢騰飛插上了翅膀。國家級海洋科研基地項目在福州高新區開工建設,將打造專業的海洋碳匯、海岸修復等海洋領域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機構。福州海洋研究院在閩江學院正式成立,設立技術服務、企業服務等4個公共平臺和海洋生物技術、船海裝備智慧控制等10個研究中心,有力提升福州海洋科技創新能力。

  不斷優化升級的産業,為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今年,全市共有75個海洋經濟類項目列入示範區建設項目庫,投資額共834億元。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11月,共完成實際投資138億元,提前1個月完成2019年全年投資計劃。預計全年可實現150億元投資。

  文化拓展

  保護性開發 打造生態海洋名片

  綿延的海岸線、旖旎的白沙灘、雄奇的倣長城步道……背枕青山,面朝大海,馬祖列島依稀可見。這裡就是位於連江縣黃岐半島的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

  作為省重點項目和市政府公佈的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人民幣,計劃打造成依託山海優勢,突出對臺特色,集商住房小鎮中心、康養健身、國際學校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村。

  “未來,福州人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馬爾代夫般的陽光、沙灘和水上木屋。”項目負責人介紹,明年起,小鎮將陸續引入帆船、潛水等運動項目,還將建設高端海釣基地,開發個性化主題海上木屋。

  短短1年時間,荒灘變身度假勝地。目前,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項目已被列入連江縣委、縣政府落實“對接國家戰略建設海上福州”的重點項目,以及連江縣推進“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區建設重點項目。“小鎮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産值可達10億元,年旅遊人數將達到60萬~ 100萬人次,有望成為連江乃至福州的海洋名片。”項目負責人對未來信心滿滿。

  定海灣的旅遊開發只是福州探索文化旅遊産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州積極探索海洋保護性開發,不斷挖掘海洋文化資源,海洋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成果正不斷涌出。今年,瑯岐國際海島度假綜合園項目(一期)通過竣工驗收;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完成投資11.8億元;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項目預計今年底完工;“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已通過立項,正在開展設計階段工作。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發祥地,福州被確定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站在對外開放的時代潮頭,福州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經貿合作的前沿平臺。今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參展的海內外嘉賓、客商數和覆蓋的國家地區數再創新高;

  打造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福州港主動融入“絲路海運”聯盟,江陰港已擁有“一帶一路”航線8條,成為我國“一帶一路”航線佔比最高的港口;

  打造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今年10月,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榕盛大啟幕,32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額超過180多億元,創歷史新高。

  合作共贏,擁抱蔚藍。向海圖強,前路可期。在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推動下,福州海洋經濟大幕已全面開啟。(福州日報 記者 張笑雪)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