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州加強文化交流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2020-02-17 10:18:5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加強文化交流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各個區域在經濟利益上的共享,還包含文化和價值觀念相遇、相知的問題。福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進文化交流與認同有著獨特的優勢,同時也面臨對外交流力度不夠、對新僑情了解不足等問題。基於此,建議從增強文化傳播力、加強文化交流平臺建設、加強對海絲文化遺産的保護與開發等方面推進福州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密不可分,“一帶一路”建設在推動沿線各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的同時,在很多方面必須依靠文化的力量。文化本身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在很多方面文化的影響力比經濟的影響力更加廣泛與深遠。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站,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有著眾多共同的文化因子。借助文化認同的力量,推進福州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

  福州推進文化交流與認同的優勢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是一條文化交流的通道。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福州對外交流歷史悠久、區位獨特、優勢明顯。當前,福州正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站,早在東漢時期福州港就是對外交流和貿易的主要門戶。唐末五代,福州甘棠港是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港口和經濟文化中心。宋元時期,福州港呈現“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繁榮景象。明朝鄭和下西洋則為福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清代,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東南沿海進出口貨物的重要集散地。

  福州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137公里,佔福建省岸線總長的1/3。福州港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主要港口、區域綜合運輸的重要樞紐,江陰港區正致力打造東南沿海海陸雙向輻射“一帶一路”的國際航運樞紐大港。近年來,福州通過發展以福州港為龍頭的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特有的對外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大力構建高鐵、高速鐵路、航空等交通多元化體系,福州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交流的能力。區位上的優勢加上不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為福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福州是著名的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有400多萬人,他們在移居國的各社會層面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溝通福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最重要的橋梁和紐帶。

  福州推進文化交流與認同的現狀

  當前,福州通過積極打造文化交流認同的平臺、深化雙向的文化交流、舉辦雙向的文化活動等方式,不斷增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文化認同。

  平臺是文化交流與認同的重要載體。從2004年開展至今的“榕情四海”經貿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是福州市對外交流特色項目和平臺,不僅吸引了海外各界了解福州、關注福州、投資福州,也增進了福州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流。2017年,福州市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在城地組織亞太區組織框架內發起成立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不斷傳播“福州聲音”,截至去年9月底,委員會會員數已達53個,涵蓋五大洲26個國家,成為福州推進“海絲”建設的金字招牌。此外,福州每年都有多場大型活動,包括“海絲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積極推進民間文化雙向交流與認同。近年來,福州與“海絲”沿線國家與地區的民間文化交流逐漸增多。福州市連續舉辦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冬令營活動,加深了海外華裔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海外榕籍僑團共建“榕僑書屋”,並借此平臺舉辦中文書展、閩都文化講座等活動,傳播中華文化、閩都文化;閩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立東南亞華裔青少年祖籍地文化交流培訓中心,並與印尼、馬來西亞高校建立戰略合作辦學關係,開展雙向交流合作。

  加強對海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福州有豐厚的“海絲”文化遺跡,福州的甘棠港、長樂的太平港就是其中的代表。2018年7月,《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獲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批准。《條例》對保護開發工作進行了明確規範,為進一步挖掘文化遺存內在價值、打造“一帶一路”文化品牌、提升福州文化競爭力奠定了堅實保障。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實施文化的交流與認同,福州雖然有不少優勢、採取了不少好措施,但也面臨著對外交流力度不夠、對新僑情了解不足等問題。

  推進文化交流與認同的建議

  基於上述因素,建議從增強文化傳播力、加強文化交流平臺建設、加強對海絲文化遺産的保護與開發等方面推進福州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樹立“大文化”觀,以文化共性作為對外宣傳的基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是豐富多樣的,但在生存經驗、認識結構上也存在著很多共通性。在推動文化交流與認同過程中,要以開放包容、互相欣賞的態度,傳播福州優秀傳統文化。要選擇閩都優秀傳統文化與其他國傢具有文化共性的部分作為開展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認同的基礎,然後帶動具有其他閩都特色的文化走向世界。

  加強研究、挖掘共性文化,推動文化認同。福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間有著很多人類共同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在生活文化上有著許多共通的文化因子。以這些“共性”文化作為文化交流的基礎,就能引起“共鳴”。因此,我們要加強對閩都文化的研究,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習俗、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加強對海上絲綢之路歷史資料的整理與挖掘,尋找、挖掘和宣傳好雙方共同的“文化記憶”,推動閩都文化交流中的“當地化表達”。

  借助新媒體,拓展交流渠道。樹立“大傳播觀”,構建高效迅捷、覆蓋面廣的現代化、多層次傳播體系;充分運用互聯網、微信等傳播手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提供文化交流的新空間;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流媒體的合作,構建共同參與文化傳播的機制,通過集中策劃、規模宣傳、重點推介等方式開展文化交流,促進閩都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本土化”進程;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等民間組織作用,通過青年交往、文化交流、學術往來、經貿活動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間友好往來,進一步營造文化“走出去”的良好氛圍。

  加強對外交流平臺建設,打造品牌。福州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中,要繼續加強包括“海絲博覽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高峰論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城市旅遊推廣聯盟”“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等平臺建設,為閩都文化對外交流的品牌創建提供堅實的基礎。政府部門也要加強與民間對外交流機構、高校等的合作,整合力量,重點打造“榕情四海”“福州日”“中國尋根之旅”“名師巡講團海外行”“榕僑書屋”等品牌,講好“榕城故事”,增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感情。要積極創造條件融入國家對外文化交流體系,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等,助推閩都文化的國際傳播與認同。

  加強國際友城建設。要編制友城發展規劃,有計劃地擴大福州“朋友圈”;引導市級智庫加強對友城分析研究,找準文化交流合作的契合點;充分利用“海絲博覽會”等我市重點打造的大型經貿文化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突出節會的“友城元素”,為推進友城間實質性合作奠定良好基礎;積極發展雙方友城間商會、行業協會、聯合會等各種組織和團體之間的關係,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等,為深化雙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眾基礎。

  加強對文獻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挖掘。“海絲”文化遺産是福州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間最重要的“共同記憶”,是增進雙向交流的共同文化因子。要進一步增強社會民眾對海絲文化遺産的保護意識,擴大社會影響力。對於福州海絲文化線路的歷史記載、文獻以及包括民俗、民風、戲曲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方面資料,應統一進行整理和挖掘,擴大文獻遺産的研究開發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並在此基礎上,通過開設專欄,拍攝製作動漫片、紀錄片和宣傳片等方式,講好歷史故事,增進文化認同,擴大海絲文化的影響力。

  加強對遺址等文化遺産的保護與開發。福州擁有數量可觀的海絲文化遺址,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要充分保護和利用這些文化資源,並加以整合,使之成為福州開展對外經貿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重點保護好已公佈的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外,還要保護好雖未定級但經過評析確有遺産價值的古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遺址遺跡等;要動員更多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海絲文化遺産保護。

  發揮僑的“橋梁”作用。要發揮僑資源優勢,積極鼓勵和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福州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特別是參與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建設;積極發揮華僑華人在當地的影響力,傳播閩都文化;充分發揮華僑華人的專家、學者和研究機構的作用,為福州對外文化交流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讓他們成為推動福州對外人文交流的積極參與者。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