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2020-07-15 09:45:37|來源:泉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泉州,寶藏之城。泉州古城,寶藏中最為璀璨的那一件。

  歷史長河中,這片鐘靈毓秀、人傑地靈的土地,見證世事、孕育文化、累積底蘊,是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最生動有力的注腳。白岩松説,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汪勃説:“泉州古城是文化傳承有序、信仰協同發展的典範,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近年,泉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工作重要論述,古城不斷保護髮展,愈發呈現顏值氣質、活韻生香的動人魅力。

  活,是海納百川的開放包容,是獨特文化的原生態保護傳承。歷史上,中華文明從這裡走向世界,海絲沿線各國人民在這裡和諧交流交易。至今,多元文化文明在古城中完好遺存,原汁原味的宗教信仰、城市風貌、建築形制、街巷格局,經久不衰的南音、南戲、南建築、南拳、南派工藝等“五南文化”,共同詮釋古海絲之路歷史“活化石”的美譽。

  韻,是直觀可知的城市風情,是精微可品的城市底蘊。“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刺桐花開一樹紅,滲透閩南鄉園風韻,表徵閩南人沸騰熾情,也以Zayton這一寰宇所知的名,標記東方大港的榮耀。“出磚入石燕尾脊, 雕梁畫棟皇宮起。”艷麗恢宏紅磚厝、中西合璧番仔樓、因地取材石頭厝,刻錄時代風貌,寫下地域特色。“天下上元、無逾閩中”的燈灼之盛,跟著節氣過日子的民俗之美,勤佛日、拜天公、筍江拜月、開齋節等,古城之豐富細膩,美在日常、貫穿四季。

  生,是原住民、原生態生活的生生不息,是古城保護髮展背景下涌現的全新活力。近年來,“見人見物見生活 留人留形留鄉愁”的保護髮展理念、“低衝擊、微干擾”的修復模式的踐行,以及古城雙修“七個一”工程的實施,留住原住民,維繫最為核心“人”的生機,也以綜合提升改造的實效,為老片區、老街巷、老水系、老空間,帶來新風景、新風潮、新人氣,造就文旅融合發展蓄勢勃發的生機。

  香,是古城感受體驗的“怎一個香字了得”,是古城品牌形象聲名鵲起。如今的古城街巷,古早味歷久彌香,老字號世代傳承,老行當留有餘溫;新的文化休閒複合空間、夜經濟形態、文化創意園區不斷涌現,古老商業文化和新業態、新模式相交織,讓“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需求,各得其所、愛其所愛。與海絲國際藝術節、央視春晚分會場等一道,連續四屆古城徒步、連續六期潤物無聲青年創客文化IP孵化計劃和主題展覽、連續四屆環灣自行車賽,打造古城文化新IP,進一步擦亮城市名片。

  這就是泉州古城。歡迎你跟著本期特刊,走近她、了解她、愛上她! (燦芬)

  千年古城的古遺跡“活記憶”

  活記憶承載著千年古韻。

  自盛唐起,泉州古城開始興建,五代及宋、元、明,隨著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繁榮與興盛不斷擴大。宋元時期,刺桐港的海上貿易活動空前繁盛,帆檣林立,梯航萬國,留下了“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繁華圖景。千年後,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古城至今仍保有豐富的歷史遺存、較完好的古城肌理等,這些“活記憶”讓世人能夠回望曾經燦爛的歲月,感受千年古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

  歷史價值高

  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出類拔萃,當之無愧”

  1982年,泉州古城以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積澱、絢麗璀璨的海外交通史跡入選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排在北京、西安、南京等古都之後,位列第九。據説專家研究排名榜時,對泉州曾有評價:“出類拔萃,當之無愧。”

  而古城是泉州歷史文化的集中反映、“歷史文化影響圈”的核心,擁有眾多的文物和歷史文化遺址、典型的傳統地方民居、尺度適宜的小街巷系統、完整的騎樓式商業街、豐富的城市水系、地方特色樹種,以及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和傳統特色文化。

  談及古城的歷史價值,泉州城市規劃建設專家顧問組組長周焜民認為,泉州古城是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是古城豐富歷史遺存中的最大特色”。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項目的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中,有7個位於古城內。其中,泉州市舶司遺址,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古海關遺址,見證了宋元明三朝海上貿易的繁榮;南外宗正司,是遷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體的管理機構,它的設置進一步強化了國家政權對泉州海洋貿易的推動,體現了強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開元寺是宋元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大雄寶殿殿後檐明間兩柱輝綠岩雕刻的印度教石柱,呈現了宋元時期泉州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清凈寺是中國現存的創建年代最早、最具典型古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寺;泉州府文廟是江南地區最大、規格最高的孔廟,體現了“文獻之邦”“海濱鄒魯”的深厚積澱。

  文物密度大

  6.41平方公里57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

  從泉州府文廟出發,不遠處就是清凈寺,間隔不到百米便是通淮關岳廟,再走一段就能看到印度教遺址番佛寺,附近還有明萬曆進士、“東觀侍讀、西臺御史”吳龍徵故宅即現今的吳氏大宗祠,與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有關的棋盤園、講武巷、東魯巷……

  “三五步就有一個文物古跡,三五步就能看到一個名人故居,三五步就可聽聞古街巷裏的遺聞軼事、民間傳説。”周焜民對泉州古城歷史遺存的密集程度這般形容。

  古城文物之多,還可以用一組數據來證明。據統計,6.41平方公里的古城範圍內,共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69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築等傳統風貌建築。

  古城肌理好

  173條街巷保留千年古城格局風貌

  密集的文物古跡背後,是泉州古城1300多年的深厚文化積澱,也是泉州古城肌理得到較好保護的佐證。

  按照最新的《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統計,泉州古城173條街巷,其中包括西街、裴巷、金魚巷等36條一類歷史街巷,臺魁巷、通政巷、米倉巷等104條二類歷史街巷,以及東街、涂門街、講武巷等33條與歷史格局相似的街巷。縱橫交錯的老街巷,就像從歷史延伸至今的脈絡,較完好地保留泉州古城的格局風貌,見證了“刺桐城”的繁忙與富庶,也在煙火氣中傳承著千年曆史文脈。

  活文化·潤物無聲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文藝惠民演出漸成文化名片 (陳智勇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南少林十八銅人”首秀 (陳英傑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梨園戲深受市民喜歡(資料圖片)

  千年文脈,生生不息。古城泉州良好的文化生態成為全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去年1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佈首批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包括泉州在內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名列其中。

  人是城市最寶貴的資源。泉州領跑全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得益於廣大市民對南音、南戲、南建築、南拳、南派工藝等老祖宗留下的本土文化的熱愛。千百年來,這些文化不僅給一代代泉州人帶來精神享受和文化自信,還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泉州人文精神重要支柱。

  泉州曾為東方第一大港,世界各地文化在此共生共榮,形成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質。老城區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縮影,千百年來東西方文明在此繁衍生息,和諧交融。2017年,泉州市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全國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加快了泉州古城保護利用步伐,讓泉州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實踐取得更多實效。□本報記者 陳智勇

  再創新:非遺瑰寶 綻放光彩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上個月中旬,泉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清源山老君岩風景區舉行,數十項非遺集中亮相,全面展示我市非遺獨特魅力和保護傳承最新成果。活動現場,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授牌儀式隆重舉行。前一陣子,我市公佈了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全市新增38項文化瑰寶,進一步豐富了我市非遺體系。至此,泉州共有市級非遺262項,其中,世界級非遺代表性名錄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34項,保護成果走在全國前列。

  在這些非遺瑰寶中,有泉州南音、提線木偶戲、梨園戲、南少林武術、德化陶瓷燒制技藝等,也有靈源萬應茶、老范志神曲、泉州養生香製作技藝、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泉州正骨療法(廖氏)等,有飲譽海內外的文化名片,也有與老百姓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凝聚了一代代泉州人的智慧,至今影響著泉州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斷增強泉州人民的文化自信。

  泉州非遺保護成果全國矚目,這些文化瑰寶也是閩南文化傑出的代表。作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核心區域,我市此前已制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泉州市實施方案》,規劃期從2011年至2025年,分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長期(2021年—2025年)三個階段實施。目前,泉州已完成近期、中期預期建設目標。長期目標將實現文化生態保護工作科學化、規範化、網絡化、法制化;實現各縣(市、區)有一個綜合館、一個專題館的目標;文化遺産保護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和自覺意識,文化自信心明顯提高,發揮閩南文化的創造力,促進閩南地區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繼承傳統,不斷創新,兩條腿走路,讓泉州文化瑰寶不斷綻放新的光彩。在泉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上,提線木偶書法作品《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就是創新作品;上個月下旬,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余杭賽區)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泉州南音《安平明月》參與角逐,深受評委和線上觀眾的好評,《安平明月》是南音創新作品,以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為創作素材,展示泉州作為著名僑鄉的發展歷程;“南少林十八銅人”近日在家門口首次亮相,氣勢如虹的少林棍法、虎虎生威的少林拳法,首秀就技驚四座的“南少林十八銅人”用全新方式演繹少林功夫,展示出的高超武藝,令現場觀眾讚嘆不已。

  真實惠:文化成果 市民共享

  我市長期注重文化場館建設,泉州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歌舞等市直五大院團均有各自專業演齣劇場,泉州歌舞劇團新劇場近期也將投入使用。特別是過去一年來,泉州大劇院、東海工人文化宮、市圖書館新館、泉州市非遺館相繼投入使用,讓廣大市民享受更多優質的文化發展成果,也助力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讓市民共享優秀的文化發展成果。近年來,我市先後推出文藝惠民演出、文化惠民卡和“潤物無聲”系列文化主題展覽等,讓更多的市民參與文化建設,感受文化魅力。

  這個月,泉州市文藝院團公益性文藝演出好戲連臺,泉州南音、梨園戲、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閩南民間歌舞等均有好戲上演,將陸續進行數十場的演出,大部分免費,也有一些場次是超低價格惠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泉州市文藝院團公益性文藝演出自上個月恢復以來,已舉行了60余場,精彩的表演受到現場觀眾的好評。

  我市從2013年開始推動惠民公益性文藝演出活動,採取政府補貼、低票價運營的模式,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現在中心市區泉州南音藝苑、梨園古典劇院、木偶劇院、泉州嘉禮館、高甲劇院等場所每個月均舉行常態化公益性演出。全市每年惠民公益性文藝演出,從最初的數十場到幾百場,2016年起均超千場。

  與此同時,從2016年10月起至今,古城區先後舉辦近十場大型“潤物無聲”系列文化主題展覽,包含80多個展項,邀請百餘位來自泉州本土、福建地區甚至國際範圍的參展人。這些展覽先後吸引近40萬人次本地市民及海內外遊客前往參觀,帶動30多個民間年輕文創團隊到古城創業,同時以文創帶動旅遊。

  泉州素有“海濱鄒魯”美譽,泉州書院曾遍佈全市各地,這些書院始建併發展于唐末,鼎盛于宋,鞏固于元明兩朝,這些歷史時期共建有書院60多所。這些書院雖然大部分已經淡出歷史舞臺,但有的至今還在影響泉州的文教事業發展。

  近年來,泉州書院復建工作迎來新的東風。今年5月30日,泉州府文廟朱泗橋西北側的正音書院正式開放使用,這是泉州啟動書院復建工作以來投用的首個書院。正音書院是清雍正年間為矯正語音而成立的語音訓練班,泉州共設立了4所正音書院,分別位於百源庵、承天寺、奉聖鋪和鐵爐鋪。正音書院投入使用後,將依託府文廟的千年古城文脈,延展尚學文風,並結合“潤物無聲·古城悅讀”公益活動推廣計劃等,營造千年古城、萬人悅讀的全民閱讀氛圍。同時,還將以多種文學體驗為活動載體,整合多方面的資源優勢,致力於打造泉州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基地。

  我市正著力復興復建中心城區及周邊的書院還有10家,小山叢竹書院就是其中一家。該書院曾是泉州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泉州舊八景之首,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是朱熹在泉州任職期間創建的一所書院。2017年,市委、市政府決定結合“古城雙修”,以“重現盛景+修復場地+服務社區”為規劃理念啟動“小山叢竹”復建工程,如今復建工程一期景觀和建築類修復已完工。期待不久的將來,這批書院將陸續建成開放,融入廣大市民的文化和休閒生活當中。

  泉州文史專家楊清江説,許多專家、學者十分讚譽泉州古城的歷史脈絡、肌理空間。被譽為“古城守望者”的阮儀三也曾表示:“滿街的古厝、保存完好的城市肌理,都帶給人們震撼的感覺。”

  古城肌理能夠得到較完整的保護,得益於泉州對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路網格局的重視。據泉州城市規劃建設專家顧問組成員、高級工程師謝玉文介紹,泉州入選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後不久,就編制了《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隨後又編制了《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將古城“三片一線”(三片即以開元寺為核心的西街保護片、以府文廟為核心的中心區保護片、以天后宮為核心的城南保護片,一線即中山路)列為重點保護區,為古城傳統格局、歷史古跡和建築群體保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7年我市再次修編《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對古城的保護更加嚴格和完善。

  “如今,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四個層次的保護,從大到小,為古城保護加碼,希望今後在有序的修舊如舊、整治更新中,更好地延續古城風貌。”謝玉文説。 □記者 陳淩鷺

  活地圖·草根力量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古城英文講解員帶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解説。(市文旅局 供圖)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陳建國免費奉茶已堅持20年 (黃寶陽 攝)

  泉州是一座“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鮮活古城,更是一座“有情、有義、有愛心”的有愛之城。

  當你行走在古城,可能會有一個“活地圖”義務帶你遊覽,有人奉上一杯免費茶水,有人予以一次詳細指路,有人報以一個溫暖的微笑……人,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風景。

  導覽講解古跡、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出行、維護環境秩序、扶弱助殘助學……這座城市的許許多多普通人,因為熱愛,主動站了出來,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古城,凝聚起城市向上向善的溫暖氣質。

  草根的力量,讓這座城市更有活力。□記者 黃寶陽

  志願者:志願精神耀古城

  “一天四場活動,滿滿的愛。”6月19日,泉州微公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肖建福的朋友圈有點忙,當天,該協會組織了“‘粽’夏公益 情暖端午”等4場志願活動。

  成立於2015年的泉州微公益協會,擁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志願者5000余人,常年在古城開展扶弱助殘助學、古跡講解導覽、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出行、維護環境秩序等社會公益性志願服務活動。

  泉州微公益協會只是鯉城區391個註冊志願服務組織中的一個。記者從鯉城區文明辦獲悉,鯉城區註冊志願者總數多達67998人,今年以來發佈志願服務項目總數8989個,也就是説,平均每天有50個左右的志願服務項目發佈。

  2017年3月5日,泉州市“守護古城·共創文明”志願服務活動在鯉城啟動,此後,鯉城區文明辦又陸續推出“守護古城”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守護古城”主題由此延展開,外化成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小學生、青年、老年人等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的市民,從各自實際出發,考慮如何更好守護古城;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發起“小手護古城”活動,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組織“尋找詩意古城”研學活動;老年大學、老年協會等組織各種移風易俗活動……

  許多基層黨組織、執法監管等單位,也紛紛主動將“共建共享美好古城”志願服務主題活動納入本單位主題黨日社會實踐中,除了鯉城區轄區內的相關組織和單位,許多市直單位也利用節假日時間,到古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古城。

  講解員:古城文化“活字典”

  近期,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正在組織對第五屆古城講解員的考核工作。第五屆古城講解員培訓首次成立英語講解學習小組,組織有英語特長的學員約40人,學習探討如何使用英語講解。

  為著力培養一批熱愛古城、了解古城、善於講解的古城文化使者,2017年夏,由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旅遊局啟動第一期古城講解員培訓,至今已完成4期的培訓考核,131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古城講解員正式受聘,成為活躍在泉州歷史街巷的文化“活字典”。

  古城文化愛好者陳淩濱曾分別於2018年、2019年參加了兩期古城講解員培訓。第一次參加培訓時,她已懷孕6個多月,頂著孕肚堅持參加培訓。孕晚期,連走路都辛苦,還經常要去醫院吸氧,她仍堅持參加培訓,直至臨盆,一期不落。第二年,為了參加培訓,她經常抱著才三四個月大的孩子上課。通過考核後,陳淩濱正式受聘並應邀擔任過多次古城講解。

  “泉州歷史文化底蘊如此深厚,我希望有機會讓更多人知道。哪怕沒機會為遊客講解,給自己的孩子講講,培養他們對古城的感情,把文化傳承下去,我覺得也夠了。”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陳淩濱一樣,熱愛古城文化、願意為傳承古城文化出力的普通人,古城厚重的文化旅遊資源才得以更精彩地呈現給四海賓客。

  社區營造: 激活社區內生力

  古城是800多萬泉州人共同的古城,如何凝聚起千千萬萬普通市民群眾的力量,一起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美好古城?2017年9月,由泉州市古城辦、鯉城區政府主辦的“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活動啟動,邁出新型社區治理模式的探索步伐。

  該項目根據“培訓—提案—競賽—選點”系列流程,一批由社區幹部、專業人士和熱心人士組成的泉州社區營造團隊,在古城範圍內自主選取街巷,開展活化文化業態、提升居民文化認同感、增強居民凝聚力等工作,古城掀起了探索“自下而上”的社區營造熱潮。

  如何從“要我做”變為“我願做”,社區民眾的參與性及對社區環境、文化的認同感等是競賽重要的評判標準。因此,各個競賽團隊都很重視與居民的溝通交流。溪亭家婆團隊牽頭聯繫溪亭社區居民,籌集資金對社區內一處閒置小樓進行重新裝修與水電佈置,使其成為社區新的公共活動空間。“在社區營造小組的號召下,社區居民自發地修繕、整理房屋,甚至捐出自家傢具,發揮積極性、主動性,聯手改造社區公共空間,這種變化令人驚喜。”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部分社造團隊還一度在沒有外部資源、外部要求的情況下,繼續自發地進行社區口述歷史、閒置資産再利用協商,或小微空間共享活化,呈現出有韌性的社區內生力量。

  2019年11月,參加亞洲遺産網絡AHN2019國際會議暨第三屆華僑大學與京都府立大學建築學術年會的近50位來自亞洲各國的專家學者,來到泉州,走進溪亭社區和隘南社區兩處社區營造點參訪。泉州的社區營造給與會專家學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奈良社造中心的二十軒起夫理事長説:“令人吃驚,泉州有許多年輕人關心古城的發展、關心文化的傳承,並且積極參與其中,十分活躍,這在許多國家的古城中,十分少見。”

  “社區營造”在泉州走過兩年多,從改善公共生活場所,到注重鄰裡關係的營造、公共精神的培育,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共謀共治共享”的理念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愛心奉茶: 一杯茶暖一座城

  “天氣太熱了,一杯茶下肚,感覺好多了。”“是啊,我每天都會過來喝一杯。”在市區南俊路一家名為“珍豪呷”的小吃店門口,一位老人和一位環衛工人在奉茶點旁聊天。

  這個奉茶點,一年365天,全年無休,即便是今年年初疫情最嚴峻的階段,老闆泉州市第六屆道德模範陳建國還是每天照舊開門,只為了奉茶。免費奉茶,他已經做了20年。“很多人都説,我自己在賣飲料,還在門口奉茶,好像很不會算賬。”陳建國説,其先祖是在泉州有近300年曆史的名藥“老范志神曲茶”的創始人吳亦飛,幾代人一直在觀音宮前奉茶,奉茶作為一种家風傳承到他這裡不能斷。

  西街的許水治阿婆,在西街堅持默默奉茶20多年,去世前還交代下一代把奉茶堅持下去;西街舊館驛愛心奉茶點主人、鯉城區道德模範黃惠蘭,從1995年夏天開始,便與老伴蘇漢民免費給路人奉茶,一擺就是20年,老伴去世後,她仍堅持奉茶……除了個人奉茶點,許多單位、社區、公園、寺廟都設有奉茶點,奉茶點星羅棋佈地分佈在古城大小街巷。

  以民間自發免費奉茶、扶貧助困、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等向上向善的情懷在民間延續、擴散,成為泉州古城最動人的風景之一。

  城之韻·交相輝映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閩南紅磚厝的紅,是一種樂觀進取的紅,也是一種溫情脈脈、深入骨髓的紅。 (陳英傑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彎曲的屋頂、高翹的燕尾脊、色彩斑斕的紅磚白墻,張揚著閩南建築的特有風格。(陳起拓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精湛的木雕(陳起拓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蚵殼厝(陳起拓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閩南小埕院”口袋公園(肖世木 攝)

  從民居建築來説,泉州可以説是國內“最紅”的城市之一。每個來到泉州古城的人,幾乎都會被那一片濃烈的紅磚古厝驚艷到。2012年11月,國家文物局將閩南紅磚古厝聚落列入申遺預備名錄。這種建築皆有優美舒展的屋面曲線,紅磚白石,燕尾脊如翚斯飛,雕飾文光藝彩,獨樹一幟。她們或在鬧市中熙熙攘攘著,或在街頭巷尾悠哉地疏落著,但都極為含蓄地表露著自己的魅力。打開紅磚厝的宅門,那便是一方和諧、秩序,充滿理性與智慧的天地。在不動聲色的觀察之下,你也許更能體會閩南人豐富的生活層次。 □本報記者 吳拏雲 實習生 劉炅

  一磚一石皆有故事

  順著古城小巷裏青石板的指引,遊人很容易被吸引到泉州城內大小不一、格局卻極其相似的紅磚古厝中來。這些始建於明清時期甚至更加久遠的厝宅,有著禇紅色的、古色古香的舊意。觸摸那些溫潤的白石基、紅磚墻,眼望厝居層疊進深,你會感受到這裡的一磚一石、一花一木似皆有故事,不妨放下世俗煩躁的心情,與身邊的建築藝術不期而遇,與泉州古城的故事欣然相逢。

  城市建築不僅是一城百姓心靈棲息的港灣,它還是一種文化“容器”,形塑了一座城市的外在風韻。可以説,泉州紅磚建築有能量、有氣質、有內在空間氛圍,集中展現了泉州人的民俗、風情和審美情趣。泉州作為閩南文化的核心區和富集區,其紅磚建築特色正是對閩南地區建設資源(包括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的最佳利用。閩南紅磚建築産存至今,已成為中國大地上一種難得的特殊建築範例,與“閩南語”相似,其根源來自中原地區,卻又生發而成一種令人嘖嘆不已的獨特文化。

  泉州民居建築不光有“宮殿式”的大厝,還有土樓、木樓(吊腳樓)、洋樓(騎樓)和蚵殼厝等,在建築分類上則還有宗教建築、宗祠家廟等,它們折射了泉州人多元的文化與生活。

  一紅一白色彩濃烈

  再看如今泉州古城內的西街,厚重的歷史底蘊隨著時光的推移,深鐫于這條歷經千年風雨洗禮的街巷的肌理之中。古剎開元寺、巍峨東西塔,坐擁一派肅穆之氣,而那些古大厝、名人宅邸、商鋪貨攤,以及出磚入石的宗祠家廟,更多的是升騰著繁華的人間煙火。歷史與現實,在這裡勾兌出別具閩南味的活色生香。

  閩南紅磚厝的紅,實際上是一种先鋒式的“紅”。在中國古代,建築如同服飾一般,是高度禮制化的事物,有嚴格的身份等級規定。如《宋史輿服志》對一般宅制規定:“私居執政親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但長期從事海外貿易,眼界開闊、勇氣十足的閩南人,破除了封建陳規,他們毅然把紅色塑造成一种家的顏色,也把紅色添入最深的夢裏。這是一種樂觀進取的紅,也是一種溫情脈脈、深入骨髓的紅。

  閩南紅磚厝也不光是一種紅,在建築立面上即有紅、白、青、灰等諸多色彩,它們層遞出現,支撐著各自不同的“舞臺”與追求。傳統閩南古厝既有中國傳統民居對稱、嚴整、封閉的性格,又具有華麗活潑、誇張矯飾的特徵。彎曲的屋頂、高翹的燕尾脊、色彩斑斕的紅磚白墻、花枝招展的剪瓷與彩陶,張揚著閩南建築的特有風格。

  一脊一墻獨具匠心

  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蘊涵博大精深的多元傳統文化。營造過程充分展示了匠師對於地理堪輿、宗法禮樂、風情信俗、班門科儀等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闡釋。匠師掌握營造工法技術的同時,還須熟知其中的文化,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據《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一書介紹,閩南有“皇宮起”的獨特建築形制,在這基礎上也衍生了營造技藝上的一系列獨創。閩南傳統建築獨具雙曲坡屋頂、燕脊高翹、“運落”舒展的特徵,由此衍生出造型工藝上“升山”“舉圻”“暗厝”等獨特技法和“造脊”“造規”上的特殊工法。此外,在建築的立面上,設置“塌壽門路厝”,別具一格,展現了奇巧的工藝。

  閩南傳統建築通常採用木質結構,木構造上多為穿鬥式,也有和抬梁式混合運用,所不同的是獨具地域特色的“穿鬥網狀式結構”,形態美觀,受力分佈均衡,具有“墻倒屋不倒”的效果。網狀穿鬥結構和精妙的“蜘蛛結網”藻井、“飛天鬥拱”等構造特點,包含著獨到的營造技藝。“無木不雕,無石不刻”是典型閩南傳統建築的真實寫照。石木雕刻已不再是一般的裝飾,而是與紅磚建築的造型結構、建築文化、藝文表現密切相關。

  正因古時福建與中原相對隔絕的地域環境的限制,業已形成的閩南傳統建築文化中大量原汁原味的傳統建築技藝得以較好保存和傳承。除了大木結構、墻體砌築、屋面鋪裝等建築做法和木雕、磚雕、石雕等工藝外,剪粘、灰塑、髹漆、彩繪等技藝也十分豐富。這是一份珍貴的文化財富,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特別是傳統建築技藝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

  一草一木 詩情畫意

  泉州古城不只有滄桑感,它也隨處充滿著詩情畫意。近些年來,泉州積極推進“古城植綠行動”,注重以人為本,突出百姓導向,力求做到“推窗見綠、轉角有綠、深巷有花”,顯著提升了老城區的綠色宜居品質。“古城植綠行動”注重空間佈局、實用性、樹種選擇、重要節點打造等方面的科學統籌。在空間佈局上,對視線所及的道路及邊角地、閒置棄置地、硬鋪地和老化綠地等加以利用,進行路面破拆和綠化,建設小綠地,營造微景觀,增添街頭綠意,提亮城市街景。在實用性方面,新增樹池結合坐凳進行設計,供市民群眾休憩、活動使用,千方百計為老百姓打造休閒空間,讓市民有參與感和獲得感。在樹種選擇上,遵循自然、生態的理念,保留原有喬木,增加種植白玉蘭、朴樹、石榴及紅果冬青等鄉土樹種,均為深根性,對房屋不會造成破損。在重要節點打造上,結合古城區的特點,突出體現閩南元素。在南俊北拓示範段的“閩南小埕院”口袋公園,就格外引人注意,以綠地、鋪裝結合泉州記憶特色立體殘墻的形式,打造閩南埕院式的遊憩空間,已成為一處獨具魅力的“網紅”打卡點。

  臨水而居、擇水而憩,自古就是人類親近自然的本性。因“泉”而名的泉州,是濱海城市,海岸線綿長,城區又有晉江、洛陽江環繞,大小內溝河穿行。近年來,泉州市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體系連通完整、水生態環境優美”為目標,加快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建設河湖連通工程,積極實施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加大造林綠化、濕地保護、水土保持和山體修復等力度,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努力將城市打造得江清、水凈、岸綠、景美,也為泉州古城注入生機與活力。

  通與達·多彩便民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小黃人”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莊麗祥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小白”穿梭古城(莊麗祥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小紅”外觀富有泉州文化元素(蘇凱芳 攝)

  盡精微,致廣大。泉州古城千年的文化遺存,藏在每條老街深巷中。如何改善古城內的公共出行方式,打通古城交通“微循環”,讓古城可觸可感,一直是泉州各界著力在思考解決的問題。

  2018年,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構建“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打造公交“小藍”、社區巴士“小白”、自行車“小黃人”、三輪車“小紅”等“多彩交通”。經過兩年多的分項實施,目前泉州古城內基本構建起“公交+慢行”“多元文化、多彩交通”的公共出行體系。

  多彩交通延展了古城的氣韻,讓旅遊者可以放慢腳步,獲得個性化、差異化的體驗,可以近距離觸摸有溫度、有情懷的泉州古城。□記者 黃寶陽

  慢行體系多元代步

  “我不懂我們檳城為什麼不像泉州這樣採用‘小白’?我們落後了。”去年11月,出席亞洲遺産網絡AHN2019國際會議的馬來西亞檳城古跡信託會前主席邱思妮女士,對既節能環保、又能自如地穿梭往返于古城街巷的社區巴士“小白”讚嘆不已。在這場活動中,代步、賞景兩不誤的“小白”,成為50位與會嘉賓們喜愛不已的小清新。

  除了“小白”,如今古城內穿梭著的,還有純電動車“小藍”、公共自行車“小黃人”、公共三輪車“小紅”……無論你想到達古城哪個角落,都可以有N種選擇,漫遊古城,悠然自在。

  就在幾年前,交通還是古城的一個痛點。古城內魚骨狀街網密度大,但許多道路系統和街巷空間在小汽車出現前就形成,連通性差。以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出行大多靠走路或騎自行車,交通不成問題,但隨著時代變遷,車多遊客也多起來,交通擁堵越來越嚴重:古城內的居民天天苦於堵車;很多深藏在小街巷中的名勝古跡、名人故居,只能通過電動車、自行車到達,外地遊客缺乏合適的交通工具,很難抵達……

  最初,有關部門採取拓路騰空間方法,但隨著車輛越來越多,發覺這條路根本走不通。如何讓古城恢復往日的人來人來、有序寧靜?關於古城交通的規劃組織一直沒有停歇。基於保護古城、古城道路條件及古城區內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根據城市雙修與古城交通提升規劃發展需要,我市繪就了構建中心城區“六位一體”(即常規公交+小型公交+電瓶車+公共自行車+公共人力三輪車+公共停車場)公共交通服務配套體系,打造出一批彰顯泉州古城文化底蘊的公共交通工具,形成“多彩交通、多元文化”特色的古城交通發展藍圖。

  經過兩年多的分項實施,目前泉州古城內已基本構建起“公交+慢行”“多元文化、多彩交通”的公共出行體系。

  “藍白紅黃” 多彩競發

  今年“五一”期間,曾經承載著數代泉州人記憶的載客三輪車,以更加時尚、美麗的形象重返古城。紅白相間的車身、四角磚紅色的遮陽棚、古樸舒適的木質座椅,加上刺桐花、鯉魚、東西塔等有著濃郁“泉州味”的文化元素,“小紅”成為人人爭相乘坐拍照的“新網紅”。

  “小紅”出現之前,她的幾個小夥伴們已逐步走上街頭。為完善古城旅遊配套,助力古城旅遊發展,提升古城交通微循環,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多種微型公共交通工具在古城內的運用,大大緩解了古城交通擁堵的問題,為市民、遊客漫遊古城打通“最後一公里”。

  最先出現的“小黃人”,于2016年6月亮相泉州街頭。此後,站點密度和租賃系統不斷完善。截至目前,“小黃人”已在古城區布設站點95個,投入車輛3040輛,站點使用次數累計2203萬人次,平均每日租賃次數約1.5萬人次,平均日週轉率5轉。

  為實施古城保護、大型公交車逐步退出古城區內提前做好運力補充,2016年10月起,社區巴士“小白”率先在全省推行塊狀經營模式,截至2020年6月,“小白”客運總量多達613萬人次,節假日高峰期間月客運量高達6萬人次。

  2017年底,泉州公交集團率先在全省投入755輛純電動公交車“小藍”,截至目前,共有1131輛純電動公交車,途經泉州古城公交線路42條,大型公交車退出泉州古城,中小型純電動公交車進入服務,進一步改善了古城內的空氣品質,保護了環境。

  貼心滿足多樣需求

  這些古城裏穿梭的精靈們為了更好服務遊客,各項技能日趨成熟,愈加智慧化。

  為了滿足古城居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和乘坐舒適感,“小白”幾次變身。2017年,泉州市公交集團特地為“小白”採購並安裝了皮質坐墊和靠墊,新增透明遮雨簾、遮陽幕布,全車前後配滅火器,提高車輛安全系數;2018年1月起,“小白”約租平臺正式上線官微,市民和遊客可通過“泉州公交”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乘坐,實現“門對門、點對點”接駁;2018年9月,“小白”開通2條古城旅遊專線,串聯古城各大著名景點,途經關帝廟、府文廟等十二景點時,將向乘客語音播放該景點的宣傳介紹。

  “小黃人”也經歷了幾次成長。租借方式實現多樣化,滿足不同年齡層市民需求,目前有一卡通租車、微信掃碼租車、“泉城通”APP租車,還在全國首創銀聯晶片卡租車功能,乘客無需註冊、無需繳交押金便可手持銀聯卡租借“小黃人”;2019年元旦起,“小黃人”實現免押騎行,更加便利古城市民及遊客。

  泉州市公交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加速智慧交通發展,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與交通出行服務深度融合,包括建設電子站牌、公交“大腦”、“智慧”交通等,為泉州市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

  時時處處多點暖心

  公共交通體系是城市格局的重要一環,在我市公共出行體系建設中,還有許多週到用心的細節,體現著政府和有關部門為民服務的誠意和溫度,也傳達了這座古城對遊客的善意。

  這些微型公共交通工具,不僅實用方便,也力求舒適、美觀、有情懷。泉州市公交集團溫陵分公司經理陳志東介紹,“小紅”投入試運營,是對市民及遊客個性化出行服務新模式的積極探索。該車從車型設計、技術設計、外觀包裝到徵集市民意見,前後經歷8輪修改。車上標識設計融入了文化古城泉州元素,有著濃厚的泉州印記和色彩。2019年“小白”進行升級改造,在原來裝有遮雨簾一側安裝一鋼結構框架,並設置有泉州元素的雨簾。

  為更好地服務遊客,日前,三輪車“小紅”駕駛員在古城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啟了古城探索學習之旅。據悉,今後,“小紅”還將與民宿、酒店更緊密掛鉤,為遊客、市民漫遊古城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公共自行車“小黃人”更換PVC材質的把手套,為的是讓市民騎行時不會覺得“黏手”;公交車上設置“愛心傘吧”和“誠信零錢桶”,以解乘客的不時之需;為配合古城提升改造,緩解中心城區內道路交通擁堵現狀,優化調整數十條古城公交線路,移除了設立60年的泉州威遠樓公交首末站……許許多多小細節,都傳遞著為民的情懷。

  民俗韻·薪火相傳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等活動,讓古城泉州化身為閃耀舞臺。圖為泉州與波蘭南音愛好者合作進行南音表演。(張九強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多種宗教在這裡互相融合、和諧共生。圖為遊客在泉州開元寺裏參觀古印度教石柱。 (陳起拓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提線木偶表演《偶之趣·元宵》亮相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活動年開幕式(本報資料圖片)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潤餅菜(周湖健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花燈匯集雕刻、繪畫、書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體,極富工藝美術價值。 (陳起拓 攝)

  説到民俗文化,泉州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儀式感最強的城市之一了。作為宋元時期的“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本土民俗文化經過長期的交流、碰撞、整合,由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糅合而成,積澱深厚、絢麗多姿。它的獨特韻味,不僅呈現在建築外觀之表或美學鏡像之中,更融進了古城普通人日常的煙火生活及精神世界。

  薪火相傳的民俗、典雅莊重的禮儀、壯觀盛大的國際藝術文化活動……悄無聲息地滲透在泉州人勤勉而忙碌的生活場景之中,猶如一雙厚重的手掌,探入歷史灰燼的深處,感受著此中的陣陣余溫。□記者 周湖健

  燈火之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天下上元燈灼之盛,無逾閩中。泉州元宵民俗源於中原,興于唐宋,其主要的活動便是鬧花燈和民俗踩街。所謂“迎神賽會,莫盛于泉”,説的便是古代泉州元宵節化粧遊街的盛況。

  據史料記載,唐武則天久視元年(西元700年),泉州開始建城便已經有上元花燈活動記載。這一天,古城泉州家家戶戶門口店前都張挂著精心製作的一盞盞花燈。男女老少盛裝打扮,爭相欣賞品評這千姿百態、五彩斑斕的花燈,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氣之中,祈望新年行好運。

  小孩手提春燈,點上蠟燭,走門串戶,信步遊燈。按照傳統民俗中的説法,孩子們不慎把燈燒了,被稱為“出燈”。如果燒的是紅燈,預示生女孩。燒了白燈,預示生男孩。“出燈”亦稱為“搶燈”,這一民俗飽含人丁興旺的寓意,同時也是智慧遊戲的代表詞。此外,猜燈謎是元宵賞燈活動的一大趣事,把謎語貼附花燈上,供人邊賞燈邊猜謎,猜中者便向主持人領取獎品,其樂融融。

  泉州花燈最具特色的當屬“無骨燈”和“料絲燈”,其中“無骨燈”為泉州獨創,直接用硬紙連接而成,與一般燈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絲燈”則八面通透,採取鏤空的做法,點燈後整體通透。泉州花燈聚集了雕刻、繪畫、書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體,極富工藝美術價值。燈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風光,民俗風情都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有著很高的文化價值。

  此外,泉州一些鄉鎮在元宵之夜,通常也會安排頗具當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由晉江東石鎮、台灣布袋鎮聯手申報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閩台東石燈俗“數宮燈”民俗。東石數宮燈活動從每年正月十三開始,為期三天,閩臺兩地東石人上一年新結婚的新郎官把新娘陪嫁的宮燈挂到“三公宮”裏。正中挂著一盞公共大紅繡球燈。元宵午夜時分,各位新郎官齊集“三公宮”,在主事者通報當年台灣及本地的宮燈數共慶兩岸人丁興旺後,就開始舉行數宮燈活動的重頭戲“卜燈”:新郎官們在“三公爺”座前擲茭杯,擲得杯數最多的人,大放鞭炮,用大紅甲吹把大紅繡球燈迎回家。隨後,其他人也將各自的宮燈迎回家挂在新房內,祈求“三公爺”保祐婚姻幸福美滿、早生貴子。

  “一夜燈前得遍賞,斑斕亮麗照古城”。泉州元宵花燈,令無數海內外遊客在賞盡燈火之美的同時,領略到了別樣的泉州民俗韻味。

  宗教之韻

  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中國傳統文化與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東南亞諸種文化曾交融匯合,留下了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外來宗教珍稀歷史遺存。在這裡,多種宗教在歷史和當下,互相融合、和諧共生,因而也被聯合國授予了“人類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稱號。

  據《閩南與台灣神明廟宇源流》一書記述,泉州1.1萬平方公里的地界裏,僅民間信仰的神明廟宇就有6000多間,主祀神明不少於500種,數量之巨、種類之豐以及民間信仰與民俗關聯之密,實屬罕見。不管是在紛繁喧囂的馬路口,還是在古香古色的巷道裏,抑或清雅靜謐的街角處,總有一座香火嫋嫋的廟宇,以一個城市歷史守護者的姿態,靜立於此,看世間滄桑變化。

  位於泉州中心市區縣後街尾和模範巷交界處的白耇廟,是泉州多元宗教和諧共生的一個鮮活例子。踏入白耇廟內,映入眼簾的是太極圖案的屏風和寓意著延年益壽的仙鶴圖案,頗有中國傳統道教的特色。再往裏走,方能見到這座廟宇的主角——毗舍耶,印度洋山神白狗。而廟宇壁畫上的畫像,則大多以大象等神靈為主體,凸顯出印度教的元素。

  據了解,由於世氏漢化,白耇廟的祀神屢次更換,相對複雜。現中殿還奉祀毗舍耶、楊六郎、玄天上帝、田都元師、文昌帝。據泉州文史專家研究,祀白狗是印度教遺風,與中國民間信仰之神祗同祀,是難得一見的異教並存和諧共生的現象。

  除了星羅棋佈的廟宇,在泉州,每逢佳節,各種別開生面的宗教和民俗儀式,更是令人嘆為觀止。農曆臘月廿六,是開元寺春節前的最後一次“勤佛日”,被稱為“尾敬”——這也是泉州人歷來十分重視的特殊日子。而另一場在泉州全民性的民俗儀式則是“敬天公”。每一年的正月初九這天,是泉州民間所稱的“天公生”——這是傳説中的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當日淩晨,泉州家家戶戶都會敞開房屋的大門,並在屋內的廳堂擺上一張擺滿貢品的正八仙桌,桌上鋪上紅布,並點上紅燭燈,亦稱“老天爺燈”。祭拜開始的時候,全家老小會穿戴整齊,雙手合十,跪在桌前,依照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新的一年裏,全家能夠福運高照、萬事如意。拜天公的供品也頗有講究的,通常要有五果、六齋、搭飯、燒酒、三牲等,另外面線、鮮花、水果、柿餅、桂圓幹、紅棗等也是必備之品。

  香火嫋嫋,梵音悠悠。多元文化寶庫的獨特魅力,如同一朵遺韻千年的古蓮,縱然歲月如梭,依然曼妙如歌。

  節氣之味

  許多地方文化的印記,其實是可以從當地的食物中得到答案的。傳統的泉州人習慣跟著節氣過日子:清明節吃潤餅菜、端午節吃粽子、冬至吃湯圓、元宵吃元宵圓……將每個傳統佳節都過成了名副其實的美食節。

  對於泉州人來説,潤餅菜不僅是清明的味道,同時也帶著思念的味道。來到泉州,如果不吃上一卷潤餅菜,似乎白跑了一趟。家住泉州中心市區東湖社區的黃碧英老人,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他向記者道出了泉州潤餅菜為什麼如此美味可口的獨家秘籍:“潤餅菜好不好吃,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潤餅皮’的手藝。潤餅皮,要薄,又要有韌性,才是最好的。”而關於泉州潤餅菜做法的由來,一直有著這樣的説法:清明節泉州人通常都要在家中備辦豐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廳中祖先神位等。祭祀之後,大夥為圖方便,直接將各種菜肴如胡蘿蔔絲、綠豆芽、荷蘭豆絲、豆腐條炒蒜、糖炒滸苔、花生末等一齊倒入鍋中拌勻加熱,再鋪上一層薄薄的潤餅皮,抹上辣醬,加入滸苔、花生末及菜肴,便能直接雙手捧起吃了。

  而到了端午佳節,則輪到馳名海外的泉州“燒肉粽”隆重登場了。泉州“燒肉粽”採用上等的糯米為主料,再加入鹵得又香又爛的精選五花肉、香菇、蓮子、蝦米及肉湯、白糖等,用旺火滾水煮制而成。將粽子從滾水中撈出,剝開粽葉之後,再蘸上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花生醬等多種佐料,味道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令人讚不絕口。

  隨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圓端上泉州人的餐桌,元宵節便到了。泉州元宵圓的製作,與其他地方大有不同,因此味道也很不一樣。製作泉州元宵圓時,總共需選料、粗加工、研磨、敲餡、成型、滾粉、烹煮等八大工序。此外,在其他地方,製作元宵圓時,通常是先配好餡、後包皮。而泉州的元宵圓做法很特別,是先將餡料混合拌勻,放入特製的工具中敲打成圓形餡料,然後沾水放進盛著糯米粉的圓盆內,反復多次滾成元宵圓。

  許多泉州人將元宵節之際所食的元宵圓稱為“頭丸(圓)”,而冬節時候所吃的湯圓,則被稱為“尾丸(圓)”。湯圓的製作和元宵圓的製作有所區別。如果説,元宵圓是“敲”“滾”而成,那麼湯圓則是被捏制而成。通常來説,泉州人自家做的湯圓都會做成紅白兩種顏色,故而,泉州的湯圓,亦有個小別稱叫“紅白丸子”。泉州人製作湯圓的時候,首先將糯米粉均分為兩份,並將一份糯米粉加色素染為紅色。分別加入水之後,反復揉搓成麵糰,再放置於手心,即可搓為紅丸和白丸。

  慶典之盛

  近年來,泉州曾先後多次舉辦國際性藝術文化盛宴。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亞洲各國藝術家匯聚泉州,凝聚亞洲力量,共築文化絲路;東亞文化之都開幕閉幕式,文都泉州展現厚重文化底蘊,萬國之港盛景重現。還有連續十三屆的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六屆的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等大型國際藝術活動,將最具泉州當地特色的非遺精粹和民俗韻味,展現給世界。而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永久落戶泉州,更是凝聚了全世界的目光,讓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千年海絲文化記憶,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一曲南音,如泣如訴、如絲如縷,唱盡曲中人款款深情;一台木偶戲,指尖懸絲、舞動古韻,演繹世間百態人生;還有端莊詼諧的高甲戲、優雅委婉的梨園戲,一台戲,一場夢,青衣花旦,衣袂翩翩,共同演繹著關於古城的動人故事。泉州亦因此有了“戲窩子”“戲曲之鄉”的美譽。文化遺産、藝術精粹,似一條透明無痕的絲線,串聯起泉州歷史上的芳華,煥發出別樣的光輝。悠悠古韻、繽紛偶藝,化身為閃耀舞臺,匯聚民族與世界、古典與現代的別樣風采。

  “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韻美出泉州。”南音也稱“弦管”,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主要流行于閩南及台灣地區、東南亞閩南華僑居住地區,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如果説古城泉州是閩南歷史文化的沃土,那麼南音就是一顆從中原傳來,並在此落土、生根、發芽的種子。如今,在古城泉州,南音更是早已從“御前清曲”的高堂雅樂,傳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泉州人日常生活中親切熟悉的一部分。

  “我只不過是只華麗的木偶,演盡了世間所有的繁華,才發現身後無數的金絲銀線,牽動我的——哪怕,一舉手,一投足……”傷感動聽流行歌曲的這番引述背後,卻是一項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木偶戲。泉州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屬於傀儡戲。據有關文獻記載,木偶戲于唐末五代在泉州及周邊地區流行。此後歷經宋、元、明、清以至當代,傳承不輟。如今,泉州的木偶戲作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聲名在外。當全世界將眼光投向這方舞臺,舞臺的燈光逐漸亮起,木偶猴子亦步亦趨地跟隨著泉州木偶藝術表演者隆重登場。30多根線在表演者的十指操縱下此起彼伏,木偶小猴時而抓耳撓腮,時而上躥下跳,不時爬到表演者腿上,做起了各種行雲流水的高難度動作,可謂精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煙火氣·生生不息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黃麗鳳(左)帶著智權去逛古城,領略泉州文化的魅力。(陳小陽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顧天錫(左)熱忱地向遊人介紹顧珀陵園(鄭冰芳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顏欣欲為美食進行擺盤(陳小陽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留曉芳(左)在為患者抓藥(陳小陽 攝)

  泉州古城內居住著十來萬“老泉州”,保存著眾多年輪印痕與光陰故事。見人見物見生活,古城居民讓歷史以更鮮活的姿態展現在眼前。

  古樹、老井、祠堂、戲臺仍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從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古城市井生活中,我們能一窺城市變遷、市井風貌、家族傳承,以及點滴溫馨時刻。厝角的嫋嫋炊煙、水井旁浣洗的阿嫂、騎自行車沿街叫賣的阿叔……有老居民,古街巷也有了真正的靈魂。□記者 吳拏雲 實習生 劉炅

  懸壺解厄 報答古城

  在面積不大的“求醫齋”正中是一張木桌,中醫留曉芳坐在桌前,一邊認真傾聽患者的病況描述,一邊在病歷簿上記錄著,還不時抬起頭來與患者開開玩笑,緩解氣氛。從清末留氏祖先於西街創立中醫門派以來,留氏中醫在泉州的傳承已逾200年。而今,已是老泉州人的留曉芳則繼續傳承祖輩醫德,肩挑治病救人的重任。

  從推開西街的留氏老宅“留園”大門,到升起位於刺桐路的診所卷簾門,這是留曉芳現今每天行醫的必經之路。不僅是候診室外排著長隊的患者們,每日出門照面的鄰裡們也是他噓寒問暖的對象。這不光是職業習慣,更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源於人性本能的關懷。他説,中醫一定要接地氣,要生活化,而他也將這樣的準則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

  作為一位西街老泉州人,從小于古城長大的留曉芳也深愛著城裏的市井生活。西街每天熙攘的人群,叫賣的喊聲,車水馬龍的交通,以及那些和“留園”一樣存在已久的古厝老宅,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那些走街串巷,與朋友一同小酌的時光,亦讓他對這座古城的感情日愈深厚。作為善意與回報,留曉芳每月都會進行一次義診,送醫送藥、懸壺解厄。正如他自己于《義診書》中所寫:“順應天道之補濟不足,亦報泉州民眾兩百年來對留氏中醫的信賴和支持。”

  有時,留曉芳會嚴肅地跟患者或朋友強調《禮記》中的“醫不三世,不服其藥”,慷慨動情地表達中醫傳承的重要性。雖然聞者未必盡皆信然,但他卻抱有一股信念並且勇敢地執著著。因為他堅信,自己所傳承的不僅是留氏中醫的藥方,更是仁心仁術的醫德和一份發自內心對泉州的熱愛。

  非遺傳承 弘揚文化

  對於從小生活在傳統美術工藝家庭裏的黃麗鳳而言,刻紙與花燈從她懵懂之時就如玩具一般陪伴身邊。奇妙的是,後來通過潛移默化的家庭傳承,刻紙與花燈創作又逐漸成了她傍身的技藝。一切宛如最初,恰似光陰可逆。

  李堯寶刻紙與無骨花燈傳承到黃麗鳳這裡時已是四代,這兩項傳統技藝如今已成了泉州的文化名片,不斷被發揚光大。而黃麗鳳也從昔日在外公身邊琢磨學習的小女孩,變成了國家級的非遺傳承人。令人欣喜的是,兒子張智權正如過去的自己一樣,喜歡上了刻紙與花燈。黃麗鳳回憶,兒子張智權小時候也很愛自己動手,常拿刻紙的邊角料製作小陀螺。從十三四歲開始,智權便參與到了花燈的製作中。如今,智權已長大成人,作為新一代泉州人的他,在對待傳統藝術時多了一份新思考。他的作品《破框》就借鑒了西方解構主義思想,將宮燈分解成一個個部件來展示,以更好地體現無骨花燈的奇妙結構。

  一有空,黃麗鳳就會帶著智權去逛古城,領略泉州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更多創作的靈感。“非遺傳承正在走入千家萬戶。”黃麗鳳道出的不光是一段家族技藝的傳承史,也是一段泉州市井的回憶錄。

  老街憶舊 舊居悟理

  在中山路的顧氏祠堂裏,顧天錫點上三炷香敬奉在祖先神位前,雙手合十,虔誠地禱告著。祠堂,這一宗族傳承的象徵,對他來説,是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早在宋代,顧氏的先祖就由莆田來到了泉州,因為喜愛清源山水,遂定居於此。顧氏古厝內那塊已斑駁模糊的石碑上,仍記載著這段家族歷史。到了明代,名宦顧珀的出現成了顧氏家族的驕傲。顧天錫稱,2013年顧珀陵墓移址遷建,作為顧氏後人的他才開始真正意識到鼎建祠堂、慎終追遠的重要性。2015年台灣彰化的顧氏後裔來尋根謁祖,兩岸顧氏族譜終於成功對接。興奮不已的顧天錫於是一頭扎進了整理顧氏家族族譜、重現先人故居的事業中。多年來他不辭辛勞,致力於蒐集歷史資料、聯繫海內外宗族血親,以及重建顧珀陵園等工作。如今,重建的顧珀陵園即將面世,這對於顧天錫及其族人來説,是最為欣慰之事。

  顧天錫認真地説,“老街憶舊,舊居悟理”是自己傳承顧家文化的重要理念。老街憶舊,即是通過古城街巷裏的歷史風物,追憶昔日的歷史與傳統;而舊居悟理,就是要通過像祖先故居這樣的傳統厝院,來感悟祖輩們艱苦奮鬥、篳路藍縷的精神,並加以傳承和發揚光大。在人生這座浩如煙海的城池裏,行者來往匆匆,有些已成歷史,有些則正在開創歷史,只要能不忘初心,路必定越走越寬。“如何一丸墨,舒捲化山川”,這是顧天錫當下的心境。

  美食天地 煙火人間

  每天清晨,家住涂門街的顏欣欲都會早早起床,去菜市場準備食材,有時間的話還會去趟獺窟搶購海鮮。自從1999年接手父親的快餐小炒店後,顏欣欲已經在餐飲界從業20餘年。他説,像馬加粳、目魚粳這樣的閩南傳統粳食,家族打制的手藝已經傳承了三代人。到了顏欣欲這一代,他也開始探索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良與創新。比如,在配方不變的前提下,顏欣欲對目魚粳進行了口感上的改良。在原來以全肉糜打制的基礎上,加入目魚肉塊和蟹子,使得目魚粳不僅更有嚼勁,還帶有時下流行的“爆珠”口感,口味獨特。

  在廚房裏,顏欣欲熟練地翻著鍋,火焰在鍋邊舞動,一縷縷煙氣縈繞在鍋的上方,食物的香氣從鍋中溢出,令饕餮食客不由得垂涎欲滴。小小廚房,匯聚著煙火人間的酸甜苦辣。在這裡,人們往往能回味起溫馨與幸福的時光。

  經營餐館其實不易。顏欣欲稱,如今的餐館是他和老婆兩人經營的“夫妻檔”,除了在春節這樣的大節慶外,難得有休息的時候。作為土生土長的泉州人,顏欣欲的妻子林參參會抽空去古城的大小廟宇參與傳統的民俗祭拜活動,祈禱生意興旺、萬事順意。顏欣欲常笑著説,向神靈上香,那也是升起心中“不一樣的煙火”啊。

  新風潮·創客涌動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宋宅改造成藝術空間 (吳達新 供圖)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曾經的蔬菜公司變為“盒子空間”,成為年輕人分享工作與生活的共享場所。(盒子空間 供圖)

  在眾多創客眼中古城本身就是一個優美的文創作品,深深吸引著他們。當他們到來時,古城以海洋一樣寬廣的胸懷再次擁抱年輕夢想,延展出星羅棋佈的文創空間。

  目前,僅在古城就有5家省級眾創空間,創客人數每年呈幾何級增加,老城區年年都有草根創客空間進駐,主要從事民宿、咖啡館、書店、酒館等業務。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等形式多樣的文創空間,為創新創業者帶來一片新天地。□本報記者 謝偉端

  百年洋樓 藝術重生

  中心市區西街116號的宋宅后座洋樓,在經過泉州籍藝術家主理後,成為名為“1915藝術空間”的地方。

  1969年出生於泉州古城的吳達新,曾在日本、美國等國家學習、創作,歸國後,把工作室設在北京。洋樓曾經的女主人是吳家的親戚,這是他兒時就熟知的地方。“我知道,把洋樓做成藝術空間,再合適不過。”歸鄉的念頭,逐漸在吳達新心裏佔了上風。而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原因,是使命感,“這麼好的建築,如果一直關著門,漸漸地就蒙塵了。比起讓它成為別的業態,我更希望帶著對它的尊重,好好地保護它,讓它迎來最榮耀的時刻。”

  “當代藝術要因地制宜,我們要努力讓泉州成為有別於北上廣的另一種文化生態和另一種精彩。”身處小小的洋樓,吳達新的想法並不設限,他看到了用當代藝術讓傳統文化增值的可能性,在古老與當下之間,找到了一個可能的出口:“保護古城,其實就是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步,找到傳統與當代的結合點,讓世界各地的藝術在這裡對話,讓當代人理解古人的偉大,增加文化認同感。”

  在這裡長期辦展,將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請到泉州,開講座、辦展覽,讓這個空間每個角落都有藝術品,慢慢將它打造成洋樓裏的藝術殿堂,這是吳達新對1915藝術空間的期許。

  “盒子社區” 消弭疏離

  在鄰裡關係疏離的城市中,“盒子社區”所提倡的空間共享模式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再次拉近,將原本被套房割裂開的空間與人心重新聯結。

  在泉州古城新門文旅街區原蔬菜公司2號樓,“盒子社區”已正式運營。從一樓進入“盒子”,豁然開朗的公共空間散發著純粹質樸的動人氣質。一樓作為公共空間,具有強大的社交功能,會議區、桌遊區、閱讀區、飲料區、酒吧區、電玩區、電影區等一應俱全。

  二樓主題展覽區和沙龍分享區的裝修保持工業風格,除了兩側樓梯外,在空間中央增設螺旋扶梯與三樓相連,讓居住者的交流聯繫更加方便。

  在三樓公共空間部分,廚房已經投入使用,“盒子”裏的住戶可以自己採購食材,在廚房內一展身手。在三樓其他區域,衛浴、洗衣機、大型儲物櫃等配套設施也已經投入使用。在三樓,還能看到十幾個組裝完成的盒子,它們已經全部出租了。面積5.4平方米的盒子,內設簡單的床位、足以滿足日常需求的收納空間、可折疊的工作臺、小型空調、便捷式燈管等用品,小小空間能讓人在休憩之時有舒適的體驗。

  “在這裡,使用者們除了免費體驗外,還可以預約舉辦展覽、聚會、演唱會等活動。”據空間主理人杜曉峰介紹,公共空間實行會員準入制度,會員手機中安裝了開門軟體,只要打開該軟體,對準閃光門禁即可驗證進入。“目前,‘盒子社區’已有會員上千人。只要認同我們的理念,或捐贈共享一本書籍,就可成為我們的會員。”

  年輕創客 一路前行

  西西裏、府裏集合創想空間、吾問東西、道夢空間……近年來,越來越多在泉州發展的文創青年令古城煥發新顏。

  青年創業者蔡景森帶著他的團隊,租下西街沿街最大、最高的一棟樓——原糖餅乾大樓,創建西西裏創想集合區,“希望這個集合區可以聚集有文化力、有創造力的原創項目。”他説,在小而美連接的開放街區裏,自有其多元與浩瀚,容易擁有更自然的街角社會和市井生活。多元、開放,海洋文明往往會出現多種文明的交織與碰撞,往來者被接納和再出發,産生的文化力量和創意是無窮無盡的。西西裏投入使用後,將把泉州本土又國際的城市文化,融入年輕人充滿活力又接地氣的生活裏,進而連接所有人。

  泉州府裏是另外一家集合創想空間。9年前,主理人“吹神好攝咖”開始通過新浪微博賬號,用影像記錄著泉州,分享古城的點點滴滴。2016年6月,緣起于首屆泉州古城穿越活動,吹神在社群中組建了30人的徒步團隊,在古城中用腳步丈量。

  在粉絲夥伴們的支持下,古城徒步一期一期進行,從玩變成了責任。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活動以每個月一期的頻率,舉辦了36期,帶領5300多人在古城穿梭。這期間,在泉州的街頭,一群年輕人在鬧市裏穿梭;在惠安、晉江、永春、德化、安溪,一支徒步隊伍跋山涉水,訪寺問廟,去探索、挖掘不一樣的泉州。同時,他們還通過線上圖文傳播,去感受和了解這座城市。“事實上,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路前行,一路思考,傳播泉州文化,徒步只是一個入口。”吹神説,圖片、視頻、文字、設計、延伸産品等方式,都能將泉州文化滲透進生活,讓更多人在這座城市過得更有意義、讓更多外地人知道並愛上這座城市。

  七個一·街巷新生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中山路綜合提升工程,“快工”出細活。(張九強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承載老泉州人記憶的泉州舊車站改造正在進行,目前外立面已落架。 (陳曉東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小山叢竹作為泉州舊八景之首,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七個一”工程之一,一期工程已建成開放。這裡是泉州文脈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陳起拓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構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內溝河環境。圖為涂門街八卦溝內溝河。(陳曉東 攝)

  古城千年的輝煌並沒有因循守舊,而是不斷催生創新傳承的前進動力。2017年3月,泉州市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泉州古城6.41平方公里是重點實施區域。2017年9月,我市出臺《泉州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實施方案》,在古城範圍內全面啟動“七個一”工程,即一園(小山叢竹公園復建工程)、一區(龍頭山片區改造提升工程)、一河(八卦溝及兩岸地區綜合提升工程)、一街(西街綜合提升工程)、一路(中山路綜合提升工程)、一厝(老范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一站(舊車站改造提升工程),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推進古城保護提升。

  今年,我市還將啟動街巷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對29條分佈在西街—中山路片區的古城背街小巷進行綜合提升,結合動靜分離原則和業態分佈,街巷分為文化類、生活類進行綜合提升。文化類街巷蘊含較多傳統文化資源,生活類街巷以居民生活為主。目前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記者 殷斯麒

  老街煥新:重塑古城核心商圈

  西街、中山路是古城繞不開的地標核心,承載著千年古城的根魂。中山路綜合提升工程、西街綜合提升工程牽動了各方的心。

  2018年11月初,中山路示範段(打錫街—涂門街)綜合提升工程正式啟動。2019年6月,中山中路(打錫街—鐘樓)綜合提升工程啟動,城市領導者、建設者們爭分奪秒搶抓進度,同時推出多項人性化、便利群眾的暖心措施,生動詮釋了“快工”也能出細活。

  便民、利民成為中山路保護提升工程施工者們考慮的首要問題。在施工現場,圍擋也成了一道風景線——走進中山路施工段,施工圍擋上印著一幅幅具有童真童趣的繪畫作品,天真可愛。其中,有“童心護古城”攝影作品,展示小朋友們參觀開元寺、府文廟和在古厝出磚入石墻邊了解建築知識等生動景象;有“童心繪古城”繪畫作品,400多幅繪畫作品內容圍繞古城文化元素,既有古早味美食,也有古城美景,體現了孩子們對古城的熱愛;還有古城街巷文化典故的照片、漫畫作品等,以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古城保護。

  施工場地灰塵大、垃圾多怎麼辦?綠色環保施工更彰顯匠心——“這支隊伍24小時輪班,及時打掃清理騎樓地段垃圾,保持路段清潔。加強安全巡邏,保障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施工組負責人介紹,除了騎樓路段的保潔,在施工場地還設有10人的清潔小組,及時清運建築垃圾,不堆放過夜,及時沖洗施工地面,降低揚塵。施工車輛要在移動的洗車平臺清洗乾淨後才能駛出施工場地,堅持文明施工。“以前衛生一天就做一次,車子來來往往的,特別到了下午灰塵非常多。現在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每天多次清掃、灑水、拖地,我們店門口更乾淨了,還有保安來回巡邏,感覺治安也更好了。”中山路商店業主李阿姨笑著説道。

  “文明施工”是工程貫穿的理念。“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多的揚塵、燥熱問題,我們在施工路段安裝了兩條水噴霧、水噴淋線,一條水噴淋線安裝在騎樓走廊外側,共有300多個噴頭,能有效控制揚塵。一條水噴霧線安裝在騎樓走廊內側,有600多個噴頭,可以防暑降溫。”

  西街有隨處可見的寶藏,更保留著濃郁的生活煙火氣息。近年來,“古城文化復興計劃”拉開了西街街區保護髮展的大幕,“西街綜合提升工程”納入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七個一”工程,遵循“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這份流轉千年的鄉愁將綿延不息。根據工程,主要通過對沿街建築修繕、夜景照明設計、步行環境建設、市政管線提升等。對於西街的守護,不僅僅在硬體,更著重業態、文化等軟體提升。我市出臺《泉州西街(鐘樓至新華路)經營業態管理實施方案(試行)》,制定“西街業態管理考評機制”,詳細列出《泉州西街(鐘樓至新華路)經營項目清單》。

  如今走進西街,南來北往的人熙熙攘攘,仿佛可見當年“市井十洲人”的勝景。“古早味”都還在,“西街老布店”、老書店等一些老泉州人心中響噹噹的店舖仍讓人駐足。新商業對接老市井,老街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舊館驛內的青年客棧、小西埕等一批萌發文化創意業態的進駐,讓更多的年輕人在西街玩戲曲、玩攝影、玩音樂、玩繪畫、玩創意,文旅産業風生水起,讓人享受美好的生活。

  舊景重現:打造古今“對話”窗口

  在不少老泉州人的記憶裏,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流行的“泉州八景”帶著年少時的生活印記,是當時泉州的名片,寄託了不少人的鄉情。小山叢竹是泉州舊八景之首,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七個一”工程之一,歷時一年多,在各方的努力下,小山叢竹復建一期完工,以文化公園的新姿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走進重建後的小山叢竹,綠竹掩映,清幽雅致。基於“保護、還原”的出發點和打造精品文化園林的初衷,設計組走訪了泉州規劃專家顧問組、方志委、博物館、民間文史專家等,蒐集大量文字圖片資料,保護修繕方案基本還原了小山叢竹的歷史風貌。古建築建造部分邀請了閩南古民居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的團隊來參與設計、建造,“修舊如舊”的手法力求重現當年風貌。小山叢竹公園項目一期主要為修建景觀和建築,規劃8.9畝的公園復建已經完工,二期將考慮周邊文化資源整合。

  1954年建成投用的泉州舊車站,是泉州第一個旅客汽車運輸集散地。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這裡的物流和人流開始增多,每天車水馬龍,非常熱鬧繁華,也是不少老泉州人心中的記憶。隨著泉州汽車站(俗稱“新車站”)的投入運營,舊車站運輸旅客業務慢慢分流,並於2005年7月停止客運業務,之後這裡成為電商商貿市場。

  去年11月底,舊車站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啟動,經過修整,獨特的蘇式建築風格原貌重現。作為泉州古城雙修“七個一”工程之一的泉州舊車站改造項目,今後將轉變成集公共停車、旅遊集散、城市展館、商貿購物于一體的古城旅遊集散中心。“大樓在改造修繕過程中,為保證修舊如舊,保持大樓的閩南建築與前蘇聯式建築原有風貌,同時根據要求,對房屋進行專門檢測、設計、加固。”施工人員介紹。

  龍頭山片區位於臨漳門對面,緊鄰新門街傳統文化街區,周邊還有石筍公園、筍江公園、芳草園、西嶽龍山寺等景點。古代泉州城墻就在龍頭山旁邊。因為泉州古城地勢朝海(晉江)的方向逐漸降低,位於西南的龍頭山就成為這一帶的最高點。以前的地脈,這個地方像龍的頭部,石筍公園一帶是龍身,浮橋一帶是龍尾。“古城是我的家鄉,從小我走過很多街巷,像西街、龍頭山。現在腦海裏出現的常常是小時候的街巷和生活的場景。”黎明職業大學校長黃世清認為,相比古城內其他片區,龍頭山算是一張可以重新描繪的白紙。“我希望這裡可以恢復一個比較傳統、原汁原味的老泉州,成為能夠體現傳統泉州、本真泉州的一個集中展示的街區。對於接官亭的規劃,我認為可有更豐富的想像,有一種帶入的場景感。通過一些元素的結合,吸引不同的人群來體驗這個有意思的街區。”

  正如期待,龍頭山片區改造提升工程利用人文歷史資源和麵粉廠、麻紡廠等工業遺存資源,打造龍頭山與西街、筍江橋片區的通道,重組片區功能,活化新門街片區,完善古城旅遊服務配套,重現古城臨漳門的“入城儀式”。

  功能提升:看得見水留得住人

  內溝河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對於改善城市生態、美化城市環境、豐富人民生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八卦溝及兩岸地區綜合提升工程將打通城市“血脈”,激發古城活力,構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內溝河環境。該工程將改造市政管線,整治岸線景觀,修繕建築立面,建設濱水慢性通道等。

  為了保護內溝河,2018年1月1日,泉州第二部實體性地方法規《泉州市市區內溝河保護管理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明確了內溝河管理範圍、管理要求和法律責任等,規定內溝河保護管理實行河長制,也為八卦溝及兩岸地區綜合提升工程提供法律支持。

  古厝是獨特的閩式建築,老范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旨在通過搶救性修繕行動,完善古大厝內部配套設施,整合周邊景觀的文化資源,煥發古城古建築的活力。“項目的實施,也將為其他文物保護修繕工作起到示範性作用。”項目方介紹。

  金魚巷:泉州首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

  2018年5月,泉州首個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項目金魚巷以嶄新的風貌呈現在市民面前。踩著石板路,行走在改造後的金魚巷,古城居民平凡的生活日常映入眼簾,清朝進士故居直觀展示著閩南紅磚古厝的流光溢彩,上個世紀的人民電影院舊址讓人想起難忘的流金歲月,271米的街巷,喚起了古城不同時期的歷史記憶。

  此次改造對背街小巷的管線佈局實現精細化設計。改造後的金魚巷實行雨污分流,石板路面上專門設計收集雨水的金魚紋線性排水溝,地下增設污水管線。此外,金魚巷的管線全部下地,天際線變得整潔許多。針對居民建築外立面的水電錶箱,用統一美觀的設計進行了處理,減少了安全隱患。

  在金魚巷49號和黃氏古厝之間有一條約20米長的支巷,兩邊房屋的墻體原先破敗不堪。對這條巷子實施立面改造時,施工方巧妙地植入十余種閩南傳統建築工藝進行破損修復,包括亂毛石、走山仁、鳥踏、筒瓦、滴水、小木作、出磚入石、封珀磚等傳統技藝,一條窄窄的支巷,凝聚了閩南建築工藝精華。

  “保留不同歷史階段的空間,形成記憶疊加,展示原居民原真生活狀態”成了金魚巷改造的核心要義,也是近年來泉州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模式實踐的一個縮影。

  古早味·歷久彌香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顏國建正在幫顧客精心挑選布匹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濃濃古早味,深深家鄉情。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面線糊裏藏著幾代人的苦心鑽研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父女二人齊心協力做潤餅皮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耳熟能詳、曾經伴隨大家長大的“古早味”老店,不可避免地漸漸沒落並消失。打鐵店、打麵店、彈花店……如今,大家已經很難看到這些和“潮流”有著鮮明對比的老店了。但有一些保存下來的老店,不僅充滿著老城的煙火氣息,而且生命力極強,作為古城復興和發展的原動力,一直活躍在大家的視線裏。近幾年,它們在新一代傳承人手裏生機復發。

  興于市井的老鋪,何以能永續于洶湧的時代洪流之中,它們靠什麼堅守和發展?走進他們的故事,你會發現,延續著這歷經幾十年、甚至百年的驕傲,他們被賦予更多的使命,他們追求更為極致的品質,讓古城的古早味“溢出”文化自信。□記者 賴小玲 通訊員 尤婷婷 文/圖

  傳統美食:這裡藏著“家的味道”

  “老闆,給我來一碗麵線糊。”清晨,鯉城水門巷,“水門國仔面線糊”店裏人頭攢動,點餐聲此起彼伏,品類繁多的配料誘惑著食客們的胃。

  “厝邊頭尾提起面線糊,都會想我的名字‘國仔’,聽到他們讚一聲‘好吃’,我心裏就覺得很滿足。”講起祖傳的這門手藝,謝錫國掩飾不住驕傲之情。謝家做面線糊的手藝已經傳承了六代,當初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如今開起了多家連鎖店。

  謝家這碗麵線糊,經歷了幾代人苦心鑽研。45年如一日,面線糊俘獲吃貨千萬人,這與謝錫國的工匠心態關係緊密。“每天都會定時檢查湯頭,注重選材,各個加工廠的面線口感不同,我只向固定廠家購買,配菜不新鮮,我會當場退回給商家。”

  “跟其他傳統小吃店不一樣,我的傳承人可以是我的員工。”謝錫國敢於創新,打破了家族式的傳承模式,將面線糊的製作技藝傳給了員工,使他們成為各連鎖店的業務骨幹,也成為“水門國仔面線糊”製作技藝的第五代、第六代傳承人。“以後,我準備以入股分紅的形式開店,讓更多想傳承面線糊的人加入到我的團隊中來。”謝錫國説,不少外地員工如今都説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他希望這碗麵線糊能帶著大夥發家致富奔小康。

  把店像家一樣對待的,還有紅梅新村的彭氏紅梅鹵料店。店老闆彭鐵獅表示:“在我有記憶的時候,父親就在做滷味了,我是在滷味的手推車前長大的。”有著父親味道的美食,是彭鐵獅童年最好的記憶。在十幾年輾轉多地打工的日子裏,滷味的香味仍舊縈繞在他的心頭,以至於到最後,他毅然決定回歸故里,讓鹵料的香味繼續在巷口飄蕩。在多年的鹵制生涯裏,彭鐵獅將父親的手藝傳承創新併發揚,使其在這個喜愛美食的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做著有溫度的食物,傳遞一份溫情,讓滷味陪著這小巷一起在時間裏靜靜地老去。

  堅守老店:匠心守住時代余味

  從鐘樓信步走進西街,在肅清門廣場附近,就能看到“西街老布店”,店面不大,卻層層疊疊裝滿往昔歲月。這裡曾經風光無限,顧客盈門,隨著時代變遷,量布裁衣的人群漸漸散去。而這個老布店也經歷了4次搬遷,從西街西一直搬到了西街東。雖然成本年年漲,但怕常來的老人找不到,顏國建始終不曾離開西街。他和老店,目送著一位位常客,從初老走向深邃蒼茫的最後一程。“我一直保證貨真價實有口碑,才維持到了現在。”顏國建説,自己不想讓老布店就這麼在市面上消失,他始終盡力堅守。這種堅持讓他覺得過得幸福和知足——在朝陽裏打開布店的一片片木門,也許寂靜地坐一個晌午,也許一天只見三五個客人。早上揮手跟家人説“再見”,晚上又回來,電動車停在同一個地方,舊皮鞋塞在同一張椅下。他和老店的日常,像是被按下了重復鍵。多少個日日夜夜,西街親密地陪伴著他,看他從年少到成人,看他從中年到初老,布店也站成了西街的老店。

  中山路的大上海理髮廳和西街老布店的命運相似,再也拴不住大部分年輕人的心了。但是,理髮師堅持用心服務,好手藝仍然贏得好口碑,再加上“剃頭價”不高,“始終是大人18元,小孩15元,刮臉10元”,至今仍吸引不少老人和小孩過來。

  他們的堅持,讓時代余味不絕,讓古城充滿特別的風情。

  “古早”之心:在傳承中不斷思變

  “沒有古早心,做不出古早味。”對於傳承人來説,時刻需要一顆堅守的心。

  “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不是光模倣父母就好了,他們那一代重視工匠精神,重視‘人情味’,我們這一代應該更重視‘文化味’,只有文化,才是一個地方最寶貴、無法再造的資源。”海絲金鳳元宵圓的第四代傳承人林永松表示,信息時代瞬息萬變,他曾是焦慮的,因為傳統技藝的變化和革新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只有以不變應萬變、紮根傳統、保證品質才能更好地延續。所以,他立志將元宵圓賣出文化,不斷加入新的想法和元素。他重視元宵圓的文創包裝、做網絡推廣,參與開分店、做運營,相較于金魚巷的老店,他負責的新店多了一份年輕的味道。

  傳承需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既然我們名稱裏有海絲兩字,那更需要有包容開放的心。我們在推出元宵圓的同時,還有蒜蓉枝、芋泥、月牙酥等小吃,這些都是客人每次來必點的古早味。”林永松説,經典的小吃,就是可以讓大夥兒幸福發酵的催化劑。

  “海絲金鳳元宵圓”傳承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林永松認為,祖輩兢兢業業“打下的江山”一定要守好,同時,要重視消費者的網絡消費習慣,積極探索。為了廣泛宣傳,增加知名度與傳承,他多次與不同的商家、幼兒園、媒體等合作,教授元宵圓製作手藝,通過多種不同的活動形式來發揚這種美食文化。

  在西街,陪伴了泉州人整整一個世紀的亞佛潤餅店裏,老闆的女兒、戴著眼鏡做潤餅皮的傅錦娜已成為老鋪的一道風景,老闆傅國忠也受邀給更多的孩子們講授潤餅皮的故事和技藝。“我和父親將攜手將傳統文化傳播給新一代的年輕人,讓他們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作為“第四代傳人”,傅錦娜接棒了家傳手藝的同時,也在腦海中規劃著未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技術還可以再提高。接下來,我考慮重裝店面,還要開通外賣,那才跟得上時代的潮流。”

  慢生活·業態更新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金魚巷41號,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展示精品咖啡。(市文旅局 供圖)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古色古香的楊桃公館(殷斯麒 攝)

  幾年前説起泉州古城,大家想起的關鍵詞大概是開元寺、東西塔和一些老字號。如今説起古城,很多人會提到咖啡館、旅遊商品文創店、民宿、書店、美術館以及很多文藝或有趣的小店,這裡變成了一座年輕人駐紮和吸引天南地北年輕人到來的地方。隨著越來越多新業態的涌入,這座“古早味”的古城,慢慢散發出時尚和藝術的氣息。 □本報記者 殷斯麒

  溫潤氣質:小巷裏也有好咖啡

  一直以“慢生活”“原生態”為文化深度遊標簽的泉州古城,仍在探索快慢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如何安放的問題。或許,在一條270米的金魚巷裏,正在形成某種“答案”。

  前不久,出生於1992年的林世苗從家裏帶來七隻貓,給泉州古城的金魚巷添了一家叫“貓嶼”的咖啡館,據説在這裡應以“擼貓”為主。大家一度以為開在金魚巷那些咖啡館會倒,沒想到一年後,前四家經營尚好,第五家又入駐了。

  作為泉州古城“潤物無聲”咖啡文化展示中心、金魚巷“潤物無聲”咖啡館孵化基地和咖啡人才培訓中心,金魚巷41號的德蘭·書咖啡文化學院承擔著古城咖啡文化宣傳和推廣的使命。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世界頂級的精品咖啡。泉州古城精品咖啡分享會、手衝咖啡公益課堂、大大小小各種咖啡品鑒與分享……德·蘭書咖啡文化學院成立這一年,很熱鬧。孫子帶著爺爺奶奶過來,或者父母帶著小孩來,當然更多的是聚集了一批年輕的“咖友”。“他們中,許多人對精品咖啡有獨特的情愫。有人慕名而來就想品鑒一杯頂尖咖啡,有人天天在家做手衝,一直等待時機學習金字塔頂尖的咖啡豆,還有人通過‘口碑’找來。” 德·蘭書咖啡主理人齊小蘭説道。

  如今,因為五家咖啡館入駐,整條金魚巷瀰漫著濃郁的咖啡香味,行走其間,更感受到古城的溫潤魅力。

  民宿風潮:感受地道泉州生活

  有人説要翻閱一座城市,除了去大街小巷走走逛逛,還要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在民宿客棧裏聽聽最有韻味的故事。相對於酒店的標準化,這些大多位於小巷內的個性化民宿,因為充滿泉州文化和生活氣息,得到不少遊客的青睞。近年來,隨著古城文化魅力不斷綻放,古城裏的民宿客棧日益增多。自2009年第一家民宿——舊館驛青年客棧在西街開張營業以來,目前已有數十家。蓬勃興起的民宿客棧,不僅成為推介泉州文化的新窗口,還讓越來越多的遊客從“路過泉州”向“住在泉州”轉變,進一步帶動古城深度遊發展。

  走進一家民宿,就能領略泉州茶、瓷、香文化。在西街的楊桃公館裏,最讓負責人吳志超引以為傲的就是擺在院子裏的一張茶桌。“每到晚上閒暇時分,民宿裏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便圍坐在茶桌邊,點上一根香,泡上鐵觀音,聽各式各樣的故事,掌櫃也向他們講述泉州古城的故事。”吳志超説,他們經常向遊客展示泉州茶文化、香道文化,民宿裏還擺放著精美的德化陶瓷。此外,他們還推出了“楊桃公館手寫攻略”,描繪水煎包、潤餅、姜母鴨等泉州特色小吃路線圖,將古城特色街巷介紹寫成“小清新”的攻略,深受好評。

  眾山小國際青年旅舍開業多年來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的遊客前來住宿。2015年夏季,眾山小承接了湖南衛視《漢語橋》節目的攝製,十多位參加節目的外國青年入住旅捨得“漢語宿舍”,在源和1916創意産業園內開展一系列活動,通過電視媒介展現泉州旅捨得“國際范”。“一直想做‘在地體驗式’旅舍,讓更多的遊客在這裡體驗到風土人情,推介最有泉州特色的景點和美食。”眾山小國際青年旅舍工作人員陳先生説道。

  “住民宿更能感受古城生活的魅力,住在老房子裏,與天南地北的背包客聊天,掌櫃還會説説泉州古城的故事,體驗非常棒。”來自廣州的許小姐對古城民宿情有獨鍾,希望有時間能一一體驗不同的民宿。

  複合空間:多重文化體驗豐富

  西街東段炙手可熱,不少人把店搬到這條老街上,府裏就是其中之一。這棟小三層的樓經過改造,成為文化複合空間,每一層都有一重文化體驗。一樓是自營品牌“泉州府”文創周邊産品,後院不定時演出南音、木偶戲等,二樓可以品茶閒聊,三樓有一個小天臺,可以俯瞰西街風景。“這種形式的空間非常好,可一站式感受泉州文化,吃、購、娛兼有,屬於優質的文創業態。”今年端午節剛來西街遊玩的江西人吳小姐説,她帶著孩子在府裏玩了一下午,覺得非常有趣,也符合西街的氣質。

  不同於西街東段的喧囂,西街西段顯得更市井和低調。不少文創工作者入駐西段,打造夢想棲息地。“一直想做一個複合空間,作為原創項目的策源地和試驗場,所以租下這棟樓打造西西裏創想集合區。”西西裏創想集合區的發起人蔡景森説,西街西段有老泉州的生活氣息,希望這個集合區可以聚集有文化力、有創造力的原創項目,大家一起來做一些創造性的事情。

  李綿綿就是入駐西西裏創想集合區的人之一,她從地産行業辭職,花了大半年時間精心佈置樓頂的天臺,“疫情期間正好可以精心研究菜式和咖啡,邀請了具有豐富經驗的師傅指導,希望能做出品質的菜品。”她認為,西街東段大多是快速消費的群體,西段則聚集了文藝青年,真正吸引他們的是老城慢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業態的豐富多元和不斷更新,給古城帶來了“煙火氣”,無論時代更迭,這裡永遠是泉州熱鬧的地方,聚焦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新IP·聲名鵲起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潤物無聲系列演出、展覽常態化進行。 (殷斯麒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古城的小巷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古城徒步活動成為許多年輕人了解古城的新方式 (張九強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鳳凰花開的開元寺 (陳英傑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泉州古城 (陳英傑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環灣自行車賽成為推薦泉州名片的新IP (陳起拓 攝)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正音書院開闢公益閱讀空間 (殷斯麒 攝)

  “潤物無聲”——這不僅已經成為泉州古城文化的一張響亮名片,更是古城近年來文化IP打造的生動寫照。以春風化雨的文化培植,連續4年開展的古城徒步活動、環灣自行車賽古城段展示推介、“潤物無聲”創客孵化計劃和主題展覽、國企平臺機制創新運作古城項目……一系列古城文化IP的打造,不僅為古城增添活力,也在潛移默化中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古城、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古城保護髮展中來,激發了更多人對古城的文化認同感,泉州古城文化符號漸入人心,掀起了一股古城文化熱潮。□記者 殷斯麒

  體育IP: 徒步活動解鎖古城“活化”

  2016年6月,泉州市舉辦了首屆古城徒步活動,受到熱捧。4年來,民間掀起古城徒步文化深度遊的熱潮,增強了古城活力,喚起年輕人保護古城的意識,進一步“活化”了泉州古城。一年一度的古城徒步已然成為一場全民狂歡的健走嘉年華,在穿越中感知古城風貌,傳遞城市文明。

  2019年古城徒步,以強大的號召力點燃了許多人的心。45286人報名,再創新高。從2016年第一屆徒步活動以來,來自五湖四海的報名者就不斷創新高。這其中,有帶著家人走讀古城的,有跟愛人攜手共行的,有與朋友精彩穿越的,還有為了真正挑戰自我的……無論何種原因,他們在古城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在朋友圈、微博,一張張滿是笑臉的照片生動記錄了關於古城的美好回憶。

  延續4年的古城徒步活動,不設門檻、不限身份,參與範圍覆蓋全世界,參與者年齡範圍覆蓋廣泛、參與群體多樣,是一場全民性的活動,成為更多人解鎖泉州城市的新方式。貫穿其中的非遺文化,以活靈活現近距離接觸的方式,生動演繹著泉州文化的內涵,讓參加者在走街串巷中感知魅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場全民健身的熱潮,潤物無聲地推動著古城的保護和活化,泉州文化在更廣的範圍內傳播和弘揚。古城徒步活動,不僅是領略古城風韻的徒步,更是一種探尋不止、抱團向上精神的淬煉,成為展示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優勢,向全國乃至全球講好中國海絲故事的重要平臺。

  而作為全球唯一以“海絲”和“環灣”為主題的專業自行車賽,環泉州灣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海內外享有盛名。2018年比賽以“海絲·青山·古城”三個獨具特色的泉州標簽,設計“海”“山”“城”三條賽道,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泉州的多元文化、多彩城市。通過古城賽段,讓自行車的小小車輪,帶領大家領略精彩的泉州故事,讓全世界的人民感受古城的魅力。“古城的每條街巷,都有自己的故事。泉州的‘海’‘山’‘城’充滿著各自的精彩。”兩大活動的主辦方表示,精彩的全民嘉年華,將成為泉州每年一度的海絲人文盛會,成為打開泉州文化旅遊最好方式之一。

  文創IP:“潤物無聲”促文旅融合

  每到節假日,泉州古城都會成為焦點。熙熙攘攘的遊人、西街小廣場的創意集市、金魚巷“潤物無聲”展覽等成了朋友圈、微博裏刷屏的動態。這些吸引眼球的動態裏,毫無例外都有年輕人的身影,或是遊覽的年輕人,或是年輕的策展人。不斷涌入的年輕文創者,得益於我市在泉州古城保護活化業態、加強業態培育和引導所作出的努力。泉州古城“潤物無聲”青年創客文化IP孵化工作的啟動,讓更多青年文創工作者在古城找到了實現夢想的一條大道。

  走進金魚巷,古色古香的巷子裏有五間“潤物無聲”的展廳,年輕創客們帶著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我市啟動泉州古城“潤物無聲”青年創客文化IP孵化工作,以金魚巷等古城範圍內適宜空間為依託,以政府鼓勵支持為動力,以政策扶持為手段,有效整合多方資源,吸引眾多青年創客入駐古城。

  孵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試驗期,主要依託金魚巷22號5家店舖,以4個月為期,甄選15名創業者入駐。第二階段培養期,通過第一階段考核的孵化對象,將轉移至古城範圍內集合空間進行重點孵化,可享有講座培訓和學習考察、獲取第一手行業諮詢以及專業顧問團隊的創業諮詢服務,參與市場競爭考驗。孵化時間為3年一期。第三階段成熟期,隨著不斷成長起來,創業團隊最終固化為兼具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的獨立IP。完成孵化的創業項目,或可獲得市文旅集團投資支持,在古城創立獨立經營店舖。作為最終受益者,孵化成功的IP則需要以協助孵化、經驗分享等方式,反哺古城孵化工作。

  據潤物無聲孵化計劃運營團隊成員蔡舒翔介紹,2016年10月至今,創客計劃孵化了近25個品牌,不少年輕創客受益匪淺,並打開了古城的文創市場,也促進了古城的文旅融合。

  文藝活動IP:以藝術之名驚艷海內外

  藝術之光閃耀刺桐古城。連續舉辦了四屆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以藝術之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優秀文化成果,促進文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

  多項活動在古城開展,非遺演出的魅力令全世界驚嘆。海藝節期間,古樸典雅的梨園古典劇院裏上演了精彩的梨園戲,國際南音大會唱吸引大批粉絲前來觀看,精彩的國際木偶展演讓人領略東西方木偶藝術碰撞的火花……

  2016年央視猴年春晚分會場、2019年央視春節戲曲晚會泉州分會場在泉州府文廟錄製,市府文廟管委會主任何振良激動不已:“泉州府文廟承載著燦爛的文明,挖掘闡釋文物資源優勢,讓文物‘活’起來,是新時代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任務。”這座千年文廟,兩度在全國人民面前美麗綻放,彰顯了影響力和美譽度。更多的人,見微知著般地從保存完好的文廟風采中感受到泉州古城的人文魅力。

  2018年元宵節,一場“刺桐點燈紅”——2018年泉州古城元宵筆會在古城舉辦。包括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王祥夫、任林舉,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張陵,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等以及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詩刊》等報刊的海內外20余位知名作家齊聚泉州。在4天時間裏,他們看燈會、逛街巷,體會刺桐古城濃烈的傳統佳節氛圍、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借由他們獨特的視角與細膩的筆觸,書寫刺桐古城故事,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應運而生,最終彙編成冊結集出版。“這裡總有讓人怦然心動的傳奇,這座城市的味道也便藏匿於此。”著名文學刊物《山花》的主編李寂蕩説道。

  機制創新IP:

  引入國企平臺運營古城項目

  一個個文化項目落地、一次次活動成功舉辦,古城文化IP的愈發閃亮,背後離不開相關部門、國企平臺、項目指揮部等的多方聯動。以機制創新破解難題,高效運轉的項目推進流程,快速響應的人才調配機制,各個部門和平臺暢通的溝通機制,為泉州古城的文化復興、品牌打造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泉州市文廟蔡清祠旁,剛剛復建投用的正音書院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長。在這裡,快速閱讀公益體驗課和“正音領讀者”徵集活動正在進行。“正音書院是泉州市首個復建完畢並投入運營的古代書院,這也是我們盤活國有資産,復興古城文化的一個舉措。我們希望活化利用正音書院,使之成為泉州閱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泉州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基地。”泉州市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龔志陽告訴記者,書院復建後必須通過適度的運營,才能真正可持續發展。

  引入國企平臺運營古城項目,實現資源優化,也解決了後續長效管理機制的問題。2019年正月初三,西街遊客中心正式開放,由泉州市文旅集團運營。“這裡不僅有古城最美的天臺,更是了解古城旅遊的一扇窗口。一樓是古城文創産品展廳,可以看到最具有泉州味道的東西。二樓還能不定期看各種主題文化展,了解泉州旅遊特色。三樓是最美天臺,俯瞰西街。在遊客中心裏,還能諮詢旅遊線路等,服務很好。古城IP的打造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包括政府部門、國企平臺、項目指揮部等通力協作,我市成立泉州市文旅集團對古城的保護髮展有重要意義,對於整合資源、接軌市場、吸納文化人才、統籌資金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市古城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泉州古城保護髮展工作協調組辦公室 泉州晚報社 聯合出品)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