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大力推進 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岩
2020-12-15 10:24:2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岩

  11月26日,第四季度全省重大項目視頻連線集中開工活動舉行。龍岩集中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154億元,項目涵蓋産業、民生等領域,為龍岩經濟社會發展聚力蓄能,為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岩注入強勁動力。

  龍岩牢記囑託,大力弘揚古田會議和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傳承老區蘇區紅色基因,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大力推進新時代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跑出發展“加速度”

  12月7日,龍岩經開區(高新區)龍馬高端環衛裝備和車輛智造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對補修車間廠房進行主體鋼結構建設。該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預計于2022年底全部完成。

  前三季度,龍馬環衛實現營業收入38.95億元,公司環衛裝備市場佔有率5.2%,排名行業第三;龍凈環保實現産值61.7億元;本月,銀雁新城23個項目開工、龍岩經開區(高新區)12個項目開竣工、長汀7個項目開竣工……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産業發展欣欣向榮。今年,龍岩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建立項目化推進工作落實機制,以項目化推動經濟社會各項工作落實。

  ——實施一二三産業“百千”增産增效行動,推動工業企業集聚發展,打造千億産業集群。建築業、文旅康養産業産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後持續穩定增長,有色金屬今年有望成為第三個千億産業,機械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産業增勢良好。

  ——依託“雲招商”、“雲簽約”、文旅産業發展大會、“11·8”機博投洽會等産業對接平臺,打好線上線下招商“組合拳”。截至目前,全市新簽約項目397個,總投資1143億元。

  前三季度,龍岩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3.2%,14項主要經濟指標中8項增幅居全省前列,成為全省經濟運行成效較好的三個設區市之一。

  提升群眾獲得感

  每天晨曦初露,許多市民就來到龍岩中心城區龍津湖公園晨練。這樣的場景在龍岩這座園林城市隨處可見。

  知民生冷暖,解民生之憂。近年來,龍岩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全市公共財政八成以上用於民生支出,今年突出抓好26件為民辦實事項目,惠及千家萬戶。

  全力打造宜居城市。著力抓好治堵、治澇、治污等工作,全面實施道路暢通、園林綠化等九大工程,推進32個棚戶區改造,實施72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實施教育五大工程,推進集團化辦學,近三年來中心城區投資教育項目資金達18.62億元,實施了48個應急性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建成投入使用學校16所,新增學位1.7萬個,有效緩解了教育學位不足問題。

  醫療衛生更有保障。深入推進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綜合改革,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全覆蓋。各縣(市、區)均設立1所二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所有鄉鎮(街道)均有1所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社區治理深入推進。結合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龍岩全面推行“紅色近鄰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居民幸福感與日俱增。

  打好“紅綠”兩張牌

  龍岩是紅色聖地、生態福地。紅,源於深厚的紅色文化與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綠,來自綿延的綠水青山與守護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近年來,龍岩全力打好“紅綠”品牌,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産業發展新路徑。

  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將其融入教育培訓和文創旅遊各方面,推動相關産業快速發展。一個融紅色旅遊、紅色研學實踐、紅色創意等産業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體系逐漸形成。

  紅色更紅,綠意也更濃。

  多年來,龍岩不斷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 打造新時代林改“武平經驗”升級版,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龍岩樣板”。

  如今,龍岩水土流失率降至6.12%、長汀縣降至6.78%,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市3條主要河流22個國省控(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100%;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補償工作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範區等國字號榮譽紛至遝來。

  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帶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龍岩各地立足紅綠資源稟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新羅連續兩年躋身“全國百強區”行列,上杭連續四年被評為“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武平、長汀、連城連續多年榮獲“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稱號……在龍岩,紅綠交融的文章越寫越動人。(記者 張傑 通訊員 岩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