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閩都文化的“根”與“魂” 福州市持續加大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力度
來源:福州新聞網  |  2021-03-23 10:08:25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20日是春分,提升改造後的三坊七巷林覺民(冰心)故居迎來了一批踏著春光前來打卡的市民——自從今年1月30日故居對外試開放後,這裡便成了人們打卡的熱點。今年以來,福州一批經過保護修復的遺址公園、文化公園、古厝等陸續對外開放,如新店遺址公園、冶山春秋園、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等,讓人們樂享福州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成果。

  近年來,福州市持續推進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力度,投入300多億元用於名城、街區、文物、歷史建築等保護,打造17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整治提升261條傳統老街巷,實現了舊城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有機結合,守護閩都文化的“根”與“魂”。

守護閩都文化的“根”與“魂” 福州市持續加大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力度

  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記者 葉義斌 攝

  聯審聯批 協同管控

  市文旅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何曉斌每天上班不管多忙,都要登錄“福州市‘多規合一’協同工作管理系統”,查看城建項目涉及文物情況並及時給出意見。

  在城市建設用地中,福州市已形成“聯審聯批、協同管控”原則,將文物同國土、環保、林業、水利、園林等部門規劃成果及審批數據,落實到“福州市‘多規合一’協同工作管理系統”這一共同的空間管理平臺上,所有項目均需文物部門明確選址範圍是否涉及不可移動文物,並出具相關保護意見。

  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原設計一條輔道,需將不可移動文物——林浦尚書裏牌坊向東北側遷移20米。後根據文物部門的意見,最終形成了對輔道機動車流系統採用繞行、非機動車流及人行保持連續的總體設計新方案,對林浦尚書裏牌坊實施原址保護。

  保護歷史文化遺産,福州“大招”頻出——2019年11月底,福州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啟動,實施“六個一批”91項項目。

  2020年12月底,市委市政府印發《開展新一輪古厝普查登記和保護利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域範圍內開展新一輪古厝普查登記和保護利用專項行動。

  3月11日,市政府印發了《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九條措施》,再次發出保護歷史文化遺産的時代強音。

  以點擴面 立體保護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蒼霞、梁厝、船政文化城等歷史街區……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歷史文化遺産富集,歷史沉澱豐厚,文物古跡眾多。走進福州,宛如踏入了一座館藏豐富的露天歷史文化博物館。

  近年來,福州對文物建築進行重點保護修繕,輻射帶動街區集中成片立體保護。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便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2020年12月30日,經過改造提升的“上下杭·金銀裏”商業步行街開街。步行街以隆平路為核心中軸串聯上杭街、下杭街、三捷河、中平路橫向四街,形成“四橫一縱”的街區閉環步行體系格局。在設計上,以“穿越上下千年,歸來仍是少年”為主題,從品質、文化、景觀環境入手,通過塑造“一條步行街+五個關鍵點”,賦予步行街過去與未來並存、傳統與時尚交融的環境品質。

  如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不僅成為福州旅遊的新名片,還是夜色經濟的新地標。

  傳承弘揚 活化利用

  保護文化遺産是為了更好地利用,福州在古厝保護修復的同時,積極探索古厝活化利用之路。

  位於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的芙蓉園是福州四大園林之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代,佔地3660平方米。粉墻黛瓦、花園假山、亭臺樓閣、水池雪洞……一步一景、景隨步移。

  2020年,芙蓉園引入沈紹安漆藝博物館並於當年10月對外開放,是我國唯一的漆藝博物館。博物館以芙蓉園基礎院落結構為基礎,分中國漆藝的發展脈絡、沈紹安脫胎漆器發展脈絡、中國當代漆藝作品、大漆生活美學空間四大內容。2021年春節,芙蓉園吸引了眾多就地過年的群眾。

  福州還充分發揮古厝的服務功能,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2021年春節期間,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文化街區,南公河口、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活動,推出了“我在古厝過大年”“古厝一起‘牛’”等活動,豐富就地過年群眾的文化生活,進一步傳承、弘揚閩都傳統文化。

  福州市名城委主任楊勇表示:“目前,福州市已完成了91項335個項目的古厝保護利用工作。我們將持續推進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守護好福州閩都文化的‘根’與‘魂’。”

編輯:陳洪亮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