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力保護城市山水格局 規劃綠色發展空間
來源:福州新聞網  |  2021-04-09 10:38:36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福州是有福之州, 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 好山好水,孕育幸福之 城。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 近年來,福州大力保護城市山水格局,規劃綠色發展空間。130公里環山步道,600多公里濱河綠道,15處生態公園……一張張生態成績單背後,是深深鐫刻在街頭巷尾,與城市同呼吸、共發展的山水風貌與自然肌理。山水城人和諧共融的生態之城, 已成為市民幸福生活的亮麗底色。

福州大力保護城市山水格局 規劃綠色發展空間

  市民在白馬河散步。記者 葉義斌 攝

  遊山玩水

  生態美景觸手可及

  遊人如織,繁花似錦。今年清明假期,全線貫通不久的福山郊野公園內格外熱鬧:賞花,踏青,散步,健身……蜿蜒的山路上,處處是市民遊客的歡聲笑語。“早起上山走半小時,一天都有精神!”市民黃依姆開心地豎起大拇指。

  從無人問津的荒山野嶺,到人人稱道的旅遊勝地,福山郊野公園的美麗蝶變,源自城市山地的惠民運用。近年來,福州變“望山”為“進山”,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居民休憩遊玩需求,在靠近居民居住區,且山水環境條件好的黃金地段大力建設生態公園與山地休閒步道。牛崗山、鶴林、天馬山……歡聲笑語,為青山綠水帶去了久違的活力。

  便民惠民的理念,體現在生態公園的每一個細節中。傳統登山道多由臺階搭建,距離狹窄,攀登費力。新修建的環山步道則以緩坡搭建,方便老人孩童漫步;路面寬度提升至6米左右,方便人群行走,提升市民出遊體驗。

  漫步山中,完善的配套設施也是別樣風景。專類植物園中,各色時令鮮花紛紛綻放,令市民流連忘返;石凳長椅、自動售貨機隨處可見,方便市民解渴休憩,放心出遊;智慧燈桿標明氣溫與空氣指數;沿途文化墻介紹常見植物信息……身處山間,卻仍能享受都市生活的舒適與溫馨。

  “我們著力保護自然風貌,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展現自然氣息與生態氛圍。”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過程中,設計單位靈活運用雨水花園、植草溝、下凹式綠地等多種措施,消納利用山中雨水,賦予生態公園調蓄洪水、凈化水質等全新功能。

  “今年,兩江四岸區域環境也將迎來全面提升,以山、水、城交融的特色風貌,打造山清水秀,文盛景美的活力水岸。”上述負責人介紹,未來,兩江沿線將迎來包括水體治理、岸線整治、公園提升、山體修復在內的一系列專項行動,首批8條精品景觀帶也已提上日程,“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持續完善山水休閒慢行系統,充分發揮福州山水稟賦,讓青山綠水為民所享,得民所好!”

  “綠”進城市

  山水骨架日漸豐滿

  “從白天到晚上,白馬河公園裏都有遊人,連颳風下雨也不受影響。”林阿婆平日裏常來白馬河公園散步,見證了白馬河公園一路以來的變化。她説,白馬河公園成了大家交流、休閒的一個重要場所,經常能見到熟悉的面孔。

  近幾年,隨著水系治理,白馬河臭味消失,兩岸的綠化提升配套休憩空間的增設,讓白馬河公園真正成為了周邊居民的“後花園”。白馬河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白馬河公園綠量足,胸徑大於40釐米的榕樹就有230多棵,樹蔭不僅讓市民在夏日能尋得清涼,乘船遊覽也能享受到人在畫中游的生態體驗。

  福州有著良好的山水骨架,綠化建設讓骨架延展出動人的風采。全市共有1202處“小、散、碎、邊”空地被打造成串珠公園,吉道、福道、樂道和文道四大慢行道及城內的沿岸步道串起分散的綠地,以公園綠地網絡為基礎,形成城市公共空間網絡。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享綠出行,市園林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推行體驗式設計法,在走街串巷中,他們總結出了加密、加厚、填空白、加品種、添層次等15種城區綠化提升模式,成為福州各縣市區和其他城市的經驗參考。

  通過精準綠化提升,福州的街道綠地已逐漸從綠化升級為花化、彩化和香化,從簡單的綠化用地成為了市民的綠色共享地。永安街分車道的西洋鵑種植配合花境設計,為市民的審美遊憩提供空間;上下杭花漾街區的設計,用生命力充盈的園林小景延伸了閩都文化的意涵;南二環兩側的步道在綠化提升下成為了兩條綠鏈,籃球場和足球場的“園林+”設計更是直接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

  其中,“園林+”不僅是增加園林綠地的硬體設施,如體育健身設施、環衛公廁等,還旨在增加人文活動,將園林的打造與福州傳統文化相結合,打造園林特色品牌。每週六,于山風景名勝公園的白塔書場都會準時開場,用獨具福州韻味的評書表演,與于山的文化遺跡相接續。“大美園林 非遺閩劇”“閩劇進公園”等主題文化系統活動也在西湖公園、茶亭公園等地開展,拓展公園的服務功能,呈現榕城特色。(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林奕婷)

編輯:陳洪亮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