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泉州崇武開展搶救性保護修繕 一批老建築迎來“新生”
2021-03-01 18:01:12來源:泉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曾是崇武第一所公立女子學校的翰圃館、“八閩琴師”鄭佑故居……這些閩南傳統建築對大多數人而言較為陌生。再過一段時間,到崇武古城旅遊的人們,或許會不經意間在小巷子裏與它們初見。得益於惠安崇武鎮的搶救性保護,這些傳統建築將迎來“第二次生命”,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記者 廖培煌林勁峰 通訊員黃祖賢 文/圖

  每幢建築承載特殊歷史

  昨日,記者前往探訪這些傳統建築時看到,與崇武文化廣場毗鄰的張輝煌民居,整幢建築已完成修繕。屋頂按照舊式樣修繕,大多數舊物也被原位利用。

泉州崇武開展搶救性保護修繕 一批老建築迎來“新生”

  已完成修繕的張輝煌民宅

  1945年,崇武鄉紳張輝煌興建民居。為了保證品質,他聘請了當地兩批能工巧匠進行競賽式建設,兩方人馬互不服輸,施工品質精益求精。大厝“四水歸堂”的格局為崇武民間建築的傳統範例,是一座飛檐鬥拱、精雕細琢、工藝精湛的建築,集石雕、木雕、磚雕等傳統古建技藝于一體。

  民居年久失修,白蟻侵蝕嚴重,部分椽桷腐爛,有的房頂塌陷。根據“不改變原狀”“儘量保存原來建築風格”的原則,崇武鎮出資保護修繕,去年8月完成修繕工程。多年前作為崇武鎮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張輝煌民居,修繕後計劃設為崇武文化展示活動中心。

  目前,海門村鄭佑故居也已完成主體修繕。這座始建於明代的建築,修復後為石木材質,主體石頭壘成,具有閩南古建風格。空埕鋪上了石板,建有石椅。屋內也是按照原有的規格恢復。故居前碑記“明代崇武雙絕之八閩琴師鄭佑略傳”講述,鄭佑,字半春,號半村。生活于明中葉,海門人。鄭佑彈得一手好琴,有“調琴明萬事”之兌。鄭佑以閩南民間樂曲為基調,吸取粵曲和其他樂曲的精華,整理出《梅花操》《八駿馬》《四時八節》《鳥歸巢》等南曲琴譜,流傳至今。

  潮樂村的翰圃館,見證了崇武教育事業的發展。自小接受私塾教育的鄧松柏成年後,以塾師課童為業,後應邀赴廈任教。1926年春,花甲之年的他在翰圃館創辦崇武公立女子小學,開創崇武女子教育先河。

  搶救性保護恢復原貌

  崇武古城文化積澱深厚,民居建築特色濃郁,但在歲月洗禮下,充滿豐富歷史人文故事的老建築,不少已殘敗不堪。

泉州崇武開展搶救性保護修繕 一批老建築迎來“新生”

  林廣記正在修繕中

  2012年,崇武被認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近年來,崇武鎮出臺系列措施,保護優秀鄉土建築,促進傳統村落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在上級的支持下,崇武鎮啟動大規模的傳統建築修繕行動,對年久失修、面臨損毀的民間傳統建築進行搶救性保護。

  崇武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該鎮對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閩南建築風格的傳統建築進行摸底,排查出約80幢的建築。這其中有一部分已損毀。而後經過篩選、徵求産權所有人意見、設計、預算、招投標等,將10多幢列入修繕計劃,進行搶救性保護。去年完成張輝煌民居修繕。目前,鄭佑故居也已完成主體修繕,翰圃館等建築還在修繕中,其他還在設計方案。

  這些建築絕大多數産權在私人手上,往往分屬幾房、幾戶人家。崇武鎮進行了動員,做通所有權者的思想。“不少傳統建築的後人覺得這是大好事,很支持。”該負責人介紹,像鄭佑故居的修繕,為了讓故居前的庭院更加開闊、環境更好些,鄭氏宗親將故居前早年建的石頭房子拆除掉,令人感動。

  活化利用 賦予新生命

  在推進修改《崇武城墻文物保護規劃》和《崇武歷史文化名鎮規劃》的基礎上,崇武鎮結合實際,分片區分階段實施古城內基礎設施改造及古城活化利用,在延續文化方面,深入挖掘古城內外及散落各村的歷史文化、名人古厝等特色資源,打造“崇武印記”文化品牌,讓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

  在崇武鎮的規劃裏,鄭佑故居擬活化利用打造成“八閩琴師展示館(鄭佑紀念館)”,翰圃館活化利用為教育培訓機構,呂仔埕活化利用為漁船模型展示館,林廣記活化利用為非遺展示館,張炳煌故居活化利用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有一些將成為雕藝、惠女服飾、魚卷製作等展示與體驗館。

  該負責人説,他們與傳統建築的産權所有者簽訂協議,由政府幫忙修繕,在保護原有産權狀況不變的情況下,政府擁有15年的使用權,15年過後交還給産權所有者或者視情形續簽協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