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社長鄭國權:36年如一日搶救泉州傳統戲曲
2021-03-24 10:17:05來源:泉州網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傳統戲曲等非遺文化才能有這麼好的傳承發展環境。感謝黨給了我們強大的文化自信。”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社長鄭國權 黨齡67年

  泉州網3月24日訊 從1985年加入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至今,鄭國權已為泉州地方戲曲的搶救與保護付出了整整36年。

  彼時戲研社剛剛成立,國內外還沒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時任副社長的鄭國權與6位同事就“第二次搶救”達成了共識。他們先是著手蒐集了一些資料,編印了《泉州地方戲曲》刊物,並先後倡議舉辦了3次國內外南戲學術研討會。

  直到1993年,一次機緣巧合,鄭國權發現了一部由國際著名漢學家、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龍彼得撰輯並自費出版的《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初讀到這本書時,我深受震撼。”鄭國權説,“這本書不僅對泉州戲曲歷史文化研究有著重大意義,對我來説也是一種鞭策。一位西方學者尚能如此盡心盡力發掘保護泉州傳統文化,我們作為當地文化工作者,豈能無動於衷?”

  1996年年底,時年66歲的鄭國權開始專注戲研社工作,並萌生了編纂一部“叢書”用於記錄泉州自明清以來梨園戲與木偶戲劇目、音樂、表演等戲曲文化的想法,並在同事與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很快付諸實施。2000年年底,十五卷本600多萬字的《泉州傳統戲曲叢書》全部出版,並在次年獲得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唯一頒發的“市長特別獎”,又于2006年榮獲第二屆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在此後的歲月中,鄭國權筆耕不輟,陸續編纂出版了《明刊戲曲弦管選集》《清刻本文煥堂指譜》《袖珍寫本道光指譜》《兩岸論弦管》《泉州弦管精抄曲譜》《泉州弦管曲詞總匯》《聽見南音歷史的聲音》《泉州明代百首有聲弦管曲》等,又編著《考辨泉州話》《泉州弦管史話》等書,連同同事編著的作品,該社至今已出版50多本書,其中又有多本獲文化部和省市的獎勵。

  而為了讓南音等“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發揚,2017年戲研會主導創辦了“泉州南音網”,編制聲譜同步收錄南音曲目1000余首,成為泉州向海內外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公共文化平臺,訪問過的網友來自國內各地和海外近30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已91歲高齡的鄭國權仍然堅持在泉州戲曲文化傳承保護的第一線。“非遺文化是泉州的瑰寶,更是發展的根基,有黨開創這麼好的文化環境,我現在雖換屆改為名譽會長,但還有餘力堅持做下去!”(記者 郭雅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