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漳州南靖:蘭花鋪就兩岸合作致富路
2021-04-14 10:20:3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漳州南靖:蘭花鋪就兩岸合作致富路

  臺農張德胥在打理蘭花園。

漳州南靖:蘭花鋪就兩岸合作致富路

  蘭花直播帶貨現場

  野生資源變“綠色銀行”

  早上7點多,天氣微涼。位於南靖縣山城鎮的台資農業企業菩提蘭園創辦人許傳輝就忙碌開來:灑水、施肥、分盆、殺菌……從2011年到南靖種植蘭花以來,他的蘭花銷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幹起活來自然幹勁十足。

  “南靖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養蘭。”許傳輝介紹説,南靖古時就因出名蘭佳品被稱為“蘭陵”“蘭水”。境內山多林密、雨量充沛,生長著八大類上千種野生蘭花,被冠以“蘭花天然博物館”的美譽。

  1993年,一批台灣客商來到南靖縣,他們不僅帶來了蘭花新品種,也普及了先進的種植技術。自此,南靖縣蘭花從野生逐漸走上規模化種植之路。

  許傳輝把臺商帶來的改變總結為簡單實用的“三改技術”:改搭斜網為平網、改種土為鵝卵石、改種在地面為架上。用新技術種出的蘭花易生根、結頭、發芽,根多且硬,運輸20多天也能成活。由於成效立竿見影,當地花農紛紛效倣,種蘭新技術迅速普及開來。

  臺農還帶來了先進的組培技術,一改過去靠母株繁殖一年僅發二三苗的緩慢速度,産量迅速提升。蝴蝶蘭、石斛蘭、豹文蘭等100多個蘭花新品種,以及現代化的管理經驗也隨之引進。

  如今,南靖已有墨蘭、寒蘭、春蘭和蕙蘭等九大類1000多個品種,蘭花種植面積達3500多畝,年産值十多億元,蘭花成為當地農民創收的“綠色銀行”。

  搭上網絡快車

  春暖花開,眼下也是花卉銷售的旺季。劉閣蘭花有限公司由90後返鄉青年劉順理創立。“我們每天的訂單量都超過1000件。”負責公司運營的張旭東告訴記者,由於蘭花的非標準品屬性,網絡直播不僅能讓“粉絲”直觀地了解每盆蘭花的生長狀態,而且能讓“粉絲”在與主播的互動中,掌握蘭花品種、品名、特性、種養注意事項等,打消了“愛蘭卻不會種,所以不敢消費”的顧慮。從每株十幾元的普通品種到上千元的名貴品種,客戶看直播購買,所見即為所得,避免了買到假苗和病苗,也大大提升了購買意願。

  南靖閩臺天農蘭業有限公司創辦人王耀宗1999年就進駐漳州百花村市場,見證了南靖蘭花從傳統線下到線上銷售爆髮式增長的全過程。“以前,臺農主要靠線下實體店或批發渠道銷售,而現在每天都有當地的電商到我們這兒拿貨,一次500到1000盆不等,大大拓寬了我們的銷售渠道。”王耀宗舉例説,閩臺天農今年主推的是有四種顏色可選的文心蘭“夢香”系列,因為花小易擺放且芬芳撲鼻,非常受上班族歡迎。今年他計劃再投入100萬元,擴産3000平方米,目前已申請到臺胞涉農補助37萬元。

  臺農吳鴻濱的靈犀蘭園雖然栽種面積不大,但種植的大多是高端的惠蘭。他告訴記者,高端蘭花收藏愛好者多為中年人,他們都有一定的養蘭經驗,微信蘭友群是主要的銷售渠道。

  目前,南靖已建立蘭花專業網絡行銷隊伍200多支,開闢網上蘭鋪2500多家,每天平均銷售蘭花1.5萬件,全年網絡銷售總額超過10億元。

  “臺二代”接班圓夢

  “這一批是剛從台灣調撥過來的蘭花,已經被廣東的客戶訂走了。”在距離南靖縣城不遠的瑞德蘭園,臺農張德胥正在悉心打理他的蘭花園。在南靖養蘭多年,張德胥説,紮根這裡,除了靖臺兩地相近的語言、風俗、生活習慣讓他倍感親切外,更重要的是,這個蘭花園承載了他父親張瑞發一輩子的夢想。

  張瑞發是第一批到南靖種養蘭花的臺農之一。他創辦了瑞德蘭園,栽培出的蘭花暢銷大陸各地。為了實現父親的遺志,張德胥放棄了台灣的事業,跨海來到福建打理蘭園。

  目前,瑞德蘭園有蘭花品種三四百個十多萬盆。張德胥告訴記者,南靖蘭花名氣和品質不斷提升,獲得了“原産地地理標誌”“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這幾年蘭花産業蓬勃發展,養蘭戶從5年前不到100戶發展到現在的2500多戶,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

  南靖縣大力扶持台資農業企業發展,現有蘭花台資企業30家,年産值上億元,並專門設立了南靖閩臺融合發展(蘭花)産業園。“大陸剛剛出臺的‘農林22條措施’提出,符合條件的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可依法依規申請相關涉農補助資金支持;支持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參與各類線上線下農産品訂貨會、對接會,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等,這些利好政策更加堅定了我在大陸發展的信心。”張德胥説,他正在收集不同品種的蘭花,希望將來創辦一個蘭花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蘭花、愛上蘭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