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三明:“兩山”理念引領富強之路
2021-05-10 10:24:3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位於三明市建寧縣的富強石材礦山,自高標準創建綠色礦山以來,全國各地前來取經的業內人士絡繹不絕。

  近年來,富強石材被評為“全國石材行業轉型升級示範單位”、建成我國首個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示範單位,開啟飾面石材綠色礦山先河。建寧縣也因此被自然資源部評為我省僅有的兩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之一。

  回望來路,企業負責人感慨萬千。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礦山綠色發展之路,是引領富強石材克服困難、一路成長的法寶。

  治理先行 守好生態

  颳風滿天灰,下雨一身泥,這是許多人對礦山的印象。然而,走進富強石材的礦山,乾淨的水泥路、茂盛的樹木、精緻的小木屋、清澈的游泳池……讓人很難相信這裡是一座已經開採十幾年的石材礦山。

  這座山主要是花崗岩,出産的石料各類性能指標遠高於行業標準。開採飾面石材難免有廢料,然而在這裡卻很難找到。

  “廢料都在樹的下面。”富強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宜斌指著周圍茂盛的樹木説。富強石材于2005年落地建寧,2006年開始生産。2007年春節後復工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體員工到棄料場種樹。

  “不抓緊賺錢反而先投資種樹,不少人以為我們瘋了。”彭宜斌回憶道,在開採初期,投資還遠看不到回報,而且在棄料場上復綠比在普通的山上種樹難得多。那年,他們種下樹苗超過30萬株,投入超過300萬元,佔去了絕大部分的利潤。彼時,許多人涌入礦山只為把資源快速變現,不少石材資源豐富的地方溪流一度變成“牛奶河”。

  “福建省很早就開始實施生態省建設。”從事石材開採、加工多年的彭宜斌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更有切身體會,如何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更合理地開發利用礦山資源,把石材産業做強,是石材人避不過去的關卡。

  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引導下,富強石材從成立之初就達成“邊開採邊治理”的共識,花了大量成本做了開採方案設計,統一規劃棄渣廠。宜樹則樹、宜草則草、宜花則花。據測算,採用“邊開採邊治理”的方法,其成本是同規模同行業的3倍以上。

  大量投入讓企業于2015年陷入困境,但開春種樹依然沒有中斷。

  “吃幹榨凈” 變廢為寶

  在礦山的半山腰處,有一座大型的車間。“這座山裏有兩個寶,一個是天然花崗岩石材;另一個則是出自這裡的機制砂,是這幾年開始對礦山尾礦渣料進行‘吃幹榨凈’加工出的産品。”富強石材總經理張自雹説。

  2016年,富強石材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機制砂場,利用尾礦渣料,每天可生産5000多立方米的機制砂,用於周邊鐵路、高速公路和民房等基礎建設,將尾礦的利用率從60%提高到95%以上。

  據介紹,採用水洗水破方式加工機制砂,不會新增粉塵污染,1立方米機制砂在建寧的售價在40元至50元,一年能增加1000多萬元的利潤。

  “一直以來,礦山尾礦都是污染難題。以前,處理尾礦渣料主要是通過建棄渣場來積存,容易引發滑坡、泥石流、潰壩等嚴重安全隱患。若尾礦渣料中存在重金屬,還可能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建寧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謝世元説,將尾礦渣料加工成機制砂,可謂一舉兩得。

  業內人士認為,綠色礦山建設,不僅是簡單地把礦山環境進行綠化、美化,而是指礦山企業從資源的開採、加工、綜合利用到運輸全過程集約減排,才是真正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通過“吃幹榨凈”,昔日人見人厭的下腳料變成了真金白銀。

  轉型景區 造福百姓

  據統計,近年來,富強石材先後投入上億元用於打造綠色礦山,建成室內游泳池、觀光木棧道、觀景平臺,並將礦山開採的藍寶石方料雕刻成二十四孝石像道等,園林式礦山景觀基本形成。

  2018年,在政府主導和企業自覺行動的合力下,富強石材建成我國首個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示範單位。

  2019年,第一批福建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培育名單中,富強石材是三明市僅有的兩家上榜公司之一。2020年,富強石材“藍寶石G3598”礦山被國家自然資源部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公司逆勢上行。

  據統計,2018年以來,來自全國17個省28個縣(市)的1100多人次先後到修竹半嶺礦山參觀學習,富強石材成為國內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杆。

  彭宜斌表示,讓礦區變成景區是正在努力的方向,規劃打造集旅遊酒店以及多種旅遊資源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主題礦山公園,力爭實現“開採一座青山,還當地一座公園,帶動一個産業”。(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劉子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