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福建松溪:山水有“清音”發展添活力
2021-05-25 12:11:1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初夏的松溪,一派生機勃勃。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有序推進生態移民,適度發展生態旅遊,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松溪縣地處福建北部、閩江源頭,因古時沿河兩岸多喬松,有“百里松蔭碧長溪”的美景。優越的生態環境延續至今,松溪縣森林覆蓋率75.4%,綠化程度93.3%,水質達功能區標準地表水三類水質以上,空氣品質達國家二級標準。

  2016年,松溪成為閩北首個國家級生態縣,綠色成為該縣的一塊金字招牌。一個閩北欠發達地區,在做大“金山銀山”的同時,如何建美綠水青山?近日,記者走進松溪各地,探尋該縣提升生態文明治理能力的答案。

  “點綠成金”生態優

  松溪縣四週環山,境內有湛盧山、白馬山、龍頭山等多座名山。茶産業是松溪的主導産業之一。在如何處理茶與山的關係方面,松溪許多地方曾走過彎路。

  松溪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境內植被覆蓋良好,紅壤土層深厚,自然肥力強,為茶樹生長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在當地政府引導和市場驅動下,農民開始種茶葉。但傳統種植方式帶來水土流失、土壤板結等問題,阻礙了當地發展的腳步。

  “早年單純追求産量,把草都除光,茶行間光禿禿的,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圈,帶來許多生態問題。”松溪縣茶科所所長吳學榮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左右,當地專家就意識到建設生態茶園的重要性,開始摸索如何在發展産業的同時,保護好這片山水風光。

  走進祖墩鄉劉源村龍源茶莊,記者看到,茶園道路兩側及空地上種植了桂花樹、桃樹、紫薇等樹種,山頂的原始植被鬱木蔥蘢,構成天然防護林帶。“有些綠肥作物長不過當地的野草,結合本地土壤特性,我們嘗試種植了多個樹種,這樣既可以發揮不同樹種的功能,也可以為各類鳥類、害蟲天敵提供棲息繁衍的場所,實現生物多樣性,構建起自然的生態圈。”龍源茶莊負責人謝榮富介紹。

  作為科技特派員,吳學榮為多個茶葉主産鄉鎮的茶企和茶農提供技術指導、市場信息等服務。“通過多年努力,我們欣慰地看到,現在茶農也有了建設生態茶園的意識。”吳學榮説。

  良好的生態提升了茶葉品質。日前,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佈了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産基地續報名單,松溪縣6.87萬畝茶葉基地獲批“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

  “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好‘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這塊金字招牌,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松溪茶葉生産品質,也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縣茶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周泉説。

  扮靚秀水生態美

  松溪既是一座秀美的山城,也是一座靈動的水城。水生態治理,與茶山休戚相關,事關整個生態文明建設大局。

  該縣境內水系縱橫,大小河流共計63條,水系佔據全縣面積95%以上。做好“水文章”成為松溪縣生態環境治理的關鍵一環。

  進入汛期,連日來的強降雨導致松溪境內水位暴漲。在當地居民看來,與往年不同的是,洪水來時水面漂浮雜物阻隔橋洞的現象變少了。這樣的變化得益於河道綜合治理和“水美城市”建設。

  從“單純的工程治水”轉向“生態工程治水”。縣水利局局長范朝英介紹,與傳統治水側重於加高加強堤防不同,“水美城市”建設理念導向防洪治水與生態保護的雙贏。“以河岸生態系統修復為例,我們在保證岸坡穩定的前提下,著重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我們前進村至梅口村河段的生態護岸工程剛建成不久,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固邊壟等生態保護設計,增加河流承載洪水容量,提高河岸、河堤的滯洪能力,同時河底生物也可以留在其中,增加水生態圈的物種多樣性。”范朝英説。

  如何在科學治水的同時發揮水資源優勢,實現人與水的和諧共生?近年來,松溪縣將水利工程、城市建設、景觀工程等相結合,實施松溪縣安全生態水系綜合建設,推動松溪特色歷史文脈和依山傍水優美生態環境有機融合,打造了綠水1號壩、樟樹林濕地公園、梅口埠景區、文秀湖健身主題公園等“水美城市”項目。

  “項目的建成不僅改善了水生態環境,帶動周邊地塊增值,還增加了我們清晨鍛鍊、傍晚散步的好去處。”家住東方銘城小區的陳松榮高興地説。

  為了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近年來,縣裏將河道管理、農村安全飲用水、人居環境、環保監管、漁政監察等巡管工作進行有機整合,成立生態巡查管護中心,組建了一支50人的專業隊伍。

  “這些生態巡管員既是問題巡查員,也是實時管護員。”縣河長辦專職副主任艾代斌介紹,松溪縣建立了智慧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有利於形成生態共治、部門聯治、專業管治、全民群治的全方位常態化巡查監管機制,實現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