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漳州:一曲龍江頌 同唱抗旱歌
2021-09-15 10:19:41來源:東南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漳州:一曲龍江頌 同唱抗旱歌

  西溪橋閘如同一道彩虹飛架九龍江上。白志強 供圖

  東南網9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周志榮 藍毅輝)洋西村,是位於九龍江下游、漳州市龍海區榜山鎮西北部的一江畔小村。1963年春,九龍江流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龍海10多萬畝農田急需引水灌溉。為了搶農時、保春耕,龍海組織全縣人民在洋西開展堵江截流抗旱保豐收的會戰,由此誕生了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龍江精神”。50多年來,這種精神仍激勵並影響著龍江大地。

  旱情肆虐 萬人堵江引水

  初秋傍晚,龍海區榜山鎮的居民們在龍江文化生態園裏休閒娛樂。這裡,就是現代京劇《龍江頌》取材地,也是“龍江精神”的發源地。

  “這裡就是當年堵江的地方。”站在公園裏的西溪橋閘下游數十米處,龍江精神展示館館長林兆明指著不遠處的江面説,堵江的江堤高達8米多,斜斜插入江面,這樣可以減少江水的衝擊力。

  龍海地處漳州平原腹地,土地平坦肥沃,是我省重要的産糧區和水稻高産區之一,又是經常受到旱澇災害的地區之一。時光倒退58年,1963年的春天,正逢農忙季節,但是由於數月裏漳州平原沒有下過一場透雨,許多農民站在田頭,望著龜裂的土地,唉聲嘆氣。

  “當時只是零星下過幾天濛濛雨,土都沒濕過。”林兆明説,當時的龍海全縣76座小二型以上水庫,蓄水量僅有40%,很多水庫甚至乾涸見底。全縣已有11萬多畝水田缺水溶田,佔總水田面積的38.2%,還有16%的秧田無水播種育秧。如不切實解決引水溶田問題,早季將有一半以上水田要拋荒。

  面對嚴峻的形勢,龍海縣委向全縣人民發出“九龍江有水不算旱”的號召,並召集榜山、石碼、蓮花、東園、東泗等公社和水利等部門負責人,乘船沿九龍江西溪考察水情和堵江地點,作出了首堵西溪,在榜山公社洋西大隊的江面上築起一條攔江大壩的決定,這就是“舟中會議”。那個年代,沒有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全部靠人力。要堵江建壩,是非常浩大的工程。經過4天的準備,萬人歷經七晝夜的奮戰,一條長535米的大壩攔江建成。大壩上游的水位上升後,江水通過“公”字閘匯入九十九灣幹渠中,灌溉了下游10多萬畝良田。

  八方協力 昇華榜山風格

  “下游10多萬畝良田有水了,但是洋西村的1300畝農田卻毀了。堵江後,水面上升了,淹沒了洋西即將收割的小麥和甘蔗,及一部分秧田。”林兆明説,洋西大隊捨己為人的做法令人感動,非但如此,他們還同時接待周邊各村前來支援堵江工程的3000名農工,為堵江引水抗旱保豐收作出了表率。

  大型設備沒有,但人力不缺,各方群眾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連夜趕制堵江急需的草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抗旱鬥爭牽動著全縣人民的心,來自全縣各公社的施工隊伍,自帶草席被褥、口糧工具、建築材料,從四面八方會集到洋西村以及周邊的村莊,商貿部門把服務攤點擺到堵江工地上,為民工們熱情服務。

  “這9座舊磚瓦窯是當年的見證之一,在修建龍江文化生態園時,有關部門把它們保留了下來。”林兆明説,洋西村本來有數十座傳統磚瓦窯,是村民的主要副業收入來源。當時堵江,磚瓦窯停業了,存儲的數萬斤茅草全部派上用場,而窯場則砌上大灶,為各地前來支援堵江的外地農友做飯。

  龍江人民戰天鬥地奪豐收的英雄事跡和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和媒體爭先報道。話劇《龍江頌》、京劇《龍江頌》和電影《龍江頌》成功演出播出後,“龍江精神”從九龍江兩岸傳遍了大江南北。

  跨越時空 傳承龍江精神

  灑滿夕陽余暉的西溪橋閘,如同一道彩虹飛架九龍江上,顯得格外壯觀。

  “這座橋閘是1970年建成的。”林兆明説,堵江大壩畢竟是臨時的,為了一勞永逸解決下游農田的灌溉問題,龍海縣決定修建永久性水利大壩。西溪橋閘于1967年1月動工興建,在沒有大型機械設備的情況下,當地群眾繼續發揚“龍江精神”,團結協作、艱苦奮鬥,歷經3年,橋閘終於在1970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橋閘全長1公里,共99孔,由654米的攔河閘和346米的引橋土堤組成,具有引水、蓄水、排洪排澇、納潮、通航、交通等綜合功能,可灌溉面積18萬畝,從根本上解決下游10個公社的旱澇、蓄水、排洪等問題。

  在龍江文化生態園裏,紅磚瓦房的龍江精神展示館內,陳列著許多當年堵江抗旱的照片和多家媒體的報道資料。數十年過去了,“龍江精神”依然在龍江大地傳遞著。去年,8輛滿載龍海多家企業捐贈的愛心物資的大型貨車,從浮宮鎮南溪灣創業園整裝出發,直奔1300多公里以外的湖北宜昌,馳援戰“疫”一線。

  在三明市泰寧縣城西新區的丹霞靈秀幼兒園的“龍江樓”內,充滿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所龍海對口幫扶援建的幼兒園,開設20個教學班,接收700多名孩童,目前是泰寧全縣設施最完善的幼兒園之一。近幾年來,龍海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與三明泰寧結對,開展山海協作和對口幫扶,形成了“山海協作、山海共贏”的良好局面。

  紅色傳承

  洋西村:奏響鄉村振興曲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周志榮 藍毅輝

  從漳州市區驅車,沿319國道往廈門方向行進10公里左右,就到了西溪大橋,通過大橋後,再沿村道右轉,就到了龍海區榜山鎮的洋西村,村口則是前幾年建成的“龍江文化生態園”。

  清澈的九龍江水穿過“公”字閘,沿著九十九灣從洋西村村邊流過,岸邊就是一排排乾淨整潔的村民自建樓房,好一幅“綠水村邊繞、新村入畫來”的閩南農村景象。

  “洋西村位於龍海榜山鎮西部,東臨北溪頭村,南接省道208西港線,西臨顏厝鎮,北接九龍江,區域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洋西村書記鄭躍藝説。

  踏著夕陽,輕步走進洋西村,只見村道乾淨整潔,房前屋後收拾一新,種滿花草,三兩個村民結伴在樹蔭底下乘涼,整個畫面和諧溫馨,而在另一邊的商業一條街上,人來車往,好不熱鬧。

  “我們村處在交通節點處。”鄭躍藝笑著説,由於處於獨特的地理位置上,其中省道208線、南江濱路穿過村子,而廈漳同城大道、廈深鐵路、福廈漳高鐵則高架穿過村子,這些當時都需要徵用村民們的房子和土地,但村民們毫無怨言。

  “洋西村過去以水稻種植為主,輔磚瓦窯生産。”鄭躍藝説,現在多年不種水稻了,後來取締磚瓦窯後,一些村民則轉行發展紙製品加工、茭白加工等。

  穿過村道後,一片片碧波盪漾的茭白園,仿佛綠色海洋,一幢幢鄉村別墅點綴在其周圍。

  “今年茭白的價格還不錯。”在田邊,一些村民正為收割茭白而忙碌,包裝好的茭白將通過收購商發往各地。

  “這裡的水質優、空氣好、土地肥沃,所産的茭白晶瑩潔白,其口感脆嫩、味道鮮美。”鄭躍藝介紹説,村里正鼓勵種植大戶或外出經濟能人將現有的茭白園轉型升級為無公害生態種植基地,並與周邊村連片擴大規模,對接廈門、漳州、泉州等地的中高端客源,發展形成研學實踐基地。

  據了解,村裏通過紙製品生産、茭白加工,共吸納務工村民300人以上,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此外還有許多村民外出創業發展。如今,洋西人早已脫貧致富了,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講述

  “馴服”龍江水

  講述人:鄭維 堵江截流親歷者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整理

  1963年春天,龍海全縣大旱蔓延長達數月。歷史罕見的大旱,讓很多地方土地都龜裂了,抽水、挑水等方法用盡,還是不能解決,好多地方的群眾連生活用水都出現了問題。

  在洋西堵江,首先損失的是100多畝已抽穗的小麥和幾十畝的甘蔗;堵江時300名勞力的伙食要自己籌措;20多個磚瓦窯要騰出來給其他外來勞力住宿、辦伙食,一窯都要損失許多錢……洋西人民發揚“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各地工友。

  第一次堵江時,合龍維持不到幾個小時就被衝垮,打木樁成了唯一的選擇。玉枕村人水性好,而且都是打木樁的高手。但是這些玉枕人心裏都清楚,在合龍處附近的玉枕村,將會因為堵江損失大面積水田。但他們毅然決絕地承擔起最艱巨的合龍任務——打樁。

  春日下,40名玉枕大隊的打樁高手,冒著生命危險,打下了一根根木樁。他們個個技藝高超、機智勇敢,在水上走梅花樁如履平地,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風貌令九龍江兩岸上千圍觀者無不為之動容。一根根木樁打下了,為第二次合龍打下堅實基礎。僅僅7天,一條長535米的大壩勝利合龍了,九龍江水改道涌入九十九灣幹渠,灌溉下游急於春播的田地。

  記者手記

  “龍江精神”繼往開來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龍江精神”,是一種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一種顧全大局、捨己為人的精神。它誕生於50多年前龍海人民的生産鬥爭中,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時代的典範。

  穿越時空,我們依稀感受到當時熱火朝天的景象,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群眾,卻書寫了不平凡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創造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現在雖然不用堵江抗旱了,雖然不用打樁扛沙袋了,但是“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仍熠熠生輝。在新時代奮鬥中,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龍江精神”。

漳州:一曲龍江頌 同唱抗旱歌

  “舟中會議”(資料照片)

漳州:一曲龍江頌 同唱抗旱歌

  居民在龍江文化生態園遊玩。白志強 供圖

漳州:一曲龍江頌 同唱抗旱歌

  1963年5月北溪江東橋進行堵江截流。(資料照片)

漳州:一曲龍江頌 同唱抗旱歌

  龍江精神展示館吸引許多群眾前來參觀。白志強 供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