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綠回汀州氣象新
2021-12-13 10:20:4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綠回汀州氣象新_fororder_4955d75c-5e3c-4001-b1a1-ef9b862108da

  昔日水土流失嚴重的長汀縣河田鎮露湖‎村如今滿目蒼翠。林輝 丘嘉瑞 攝

  歲至仲冬,天高雲淡。穿行在長汀縣河田、策武、三洲等地,處處山清水秀,林木蓊鬱。如果不是那些滿目瘡痍的史料佐證,很難相信,眼前這片充滿生機的綠色大地,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

  史料記載,長汀水土流失歷史應在200年以上。因水土大量流失,山崩河潰,河與田連成一片,形成“柳村不見柳,河比田更高”的景象,後人遂稱之為“河田”。

  隨著水土流失導致生態的嚴重惡化,不知從何時起,在重度水土流失區陸續出現了赤嶺、朱溪、露湖等一批荒涼蕭索的村落名稱,流傳著“長汀哪苦,河田加策武;河田哪窮,朱溪羅地叢”“頭頂大日頭,腳踩砂孤頭,三餐番薯頭”等民謠,水土流失給長汀人民帶來的無奈和苦難由此可見一斑。

  早在上世紀40年代,長汀就與陜西長安、甘肅天水被列為全國三大水土流失治理實驗區。

  對於水土流失這一生態痼疾,治理的腳步從未停歇過。新中國成立後到1982年,長汀水土流失治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於經濟條件差、治理手段單一等因素,效果不甚明顯。

  據1985年遙感普查顯示,長汀全縣水土流失面積146.2萬畝,佔全縣面積的31.5%,土壤侵蝕模數達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12000噸,植被覆蓋率僅5%~40%。“山光、水濁、田瘦、人窮”,道出了長汀的困境。

  1983年,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在調研長汀後,總結出了《水土保持三字經》。同年,省委、省政府把長汀列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的試點。從此,拉開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並得到了國家林業、財政、發改等有關部委政策、項目、資金等各個方面的傾斜、扶持,展開了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攻堅戰。

  然而,生態痼疾、濯濯童山,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當時山上基本沒有樹,草也很少,一場小雨就足以成災,剛種下的樹苗都被一股股黃水沖走了。”與荒山禿嶺戰鬥了20多年的長汀縣濯田鎮農民馬雪梅回憶,一到晴天,地表溫度就會達到70℃以上,能烤熟雞蛋、曬死樹苗。

  直面現實,集思廣益,長汀水土流失治理邁出第一步:收起斧頭,封山禁伐。

  策武鎮南坑村村民回憶,當年,為了嚴禁濫砍濫伐,村規明確,若村民違規砍樹,就要把家裏最肥的一頭豬殺掉分給村裏百姓。但苦於“沒煤沒電,燒飯割草,砍樹賣錢”,上山打枝割草仍無法根絕,還是有不少人趁著夜色偷偷去砍柴,拿回來不敢晾曬,只能藏到床底。

  為了解決村民燃料問題,省政府每年撥給長汀30萬元煤炭補助金,1992年起增加到每年80萬元。嚴格的管理加上煤補切實解決了群眾的燃料需求,上山砍柴的現象逐漸減少。

  “從最初的封山育林、燃料補貼起步,30多年來,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山施策,探索出山地植被恢復、茶果園生態治理、崩崗綜合整治、生態清潔小流域系統治理、生態提質提效等五大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效果顯著。”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輝説。

  長汀水土治理能有今天的成效,離不開習近平同志的親自倡導與大力推動。在福建工作期間,他曾5次到長汀調研,並就水土流失治理提出要求,作出重要批示,推動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向縱深推進。

  當時間來到2011年12月10日,長汀水土流失治理迎來了新的機遇: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對《人民日報》有關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報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央政策研究室牽頭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長汀實地調研。

  時隔一月之後,他就在中央調研組報送的《關於支持福建長汀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節點上,進則全勝,不進則退,應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總結長汀經驗,推動全國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進則全勝,不進則退。在數十年如一日與百萬畝荒山作戰的過程中,長汀人民用成功實踐總結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多策並舉、以人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經驗,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長汀縣從水土流失重災區轉變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長汀累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6.8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從2011年底的47.69萬畝下降到2020年底的31.52萬畝,水土流失率降低到6.78%,低於全省平均水準,低於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水準。森林覆蓋率從2011年的79.4%提高到2020年的80.31%,水土流失區植被覆蓋率由10%~30%提高到77%~91%,土壤侵蝕模數由每年每平方公里8580噸下降到980噸,鳥類從100種恢復到306種,生物多樣性得到快速恢復……千年汀州綠意正濃。

  今年10月初,《長汀縣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實踐》成功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作為世界生態修復實踐成功範例向全球公開推廣;12月4日,每年需要穿越兩次喜馬拉雅山脈的斑頭雁,驚現曾經的水土流失極重災區長汀縣河田鎮河田塅稻田裏,為我省首次記錄到的新鳥種……近期,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最新成果和各種好消息屢屢在全省、全國再次“圈粉”,長汀已然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長汀縣委書記賴進益説,除水土保持方面取得的成效外,目前,長汀空氣品質指數常年維持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全縣18個鄉鎮交接斷面全年綜合水質達標率為100%,獲得了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國家級“生態招牌”。下一步,長汀將在進一步鞏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生態品質,發展綠色生態産業,努力把長汀打造成為生態文明縣域樣板。(記者 劉益清 張傑 戴敏 通訊員 陳天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