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首頁 > 廣東頻道 > 國資> 正文

明確國企功能定位 優化國有資本佈局

2017-08-03 15:57:39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堅定不移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注重用改革的辦法破解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不斷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努力實現社會生産力水準整體躍升。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骨幹和中堅力量,必須帶頭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努力踐行‘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要求。”近日,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成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進一步加大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力度,切實當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排頭兵,為我省率先全面轉型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堅持問題導向分類

  推進改革

  南方日報:如何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切實改變省屬企業“小、散、弱”的狀況?

  李成: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準確把握省國資委的職能定位,優化省屬企業佈局結構?如何以佈局調整為突破口,帶動整個省屬企業的大調整、大變革、大發展,讓整個省屬企業脫胎換骨、煥發生機活力?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對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調整,提出了優化資源配置、發展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具有國際影響的運營平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等要求,為我們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指明瞭方向。

  我省國有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同程度産生了低效産能過剩、財務杠桿率高、佈局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省國資委緊盯短板,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研究制定了《省屬國有企業佈局結構調整優化方案》,用改革的辦法推進佈局結構調整優化,切實改變省屬企業“小、散、弱”的狀況。總體思路是,將目前的準公共性、競爭性兩大類別,進一步細分為準公共類、競爭類、金控類三大類別,以“存量提升、增量引導”為基本導向,加大優化調整力度,實現“三駕馬車”分類推進、協同發力。

  一是準公共類企業要打造成為全省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的主力軍,更好發揮主導性作用,構建機場、公路交通、軌道交通、港航、能源、水利、建工、水務、污水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十大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公司,重點推進“5+4”骨幹機場佈局、“十縱六橫兩環”高速公路骨幹網建設、“五縱兩橫”高速鐵路網建設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落實省的決策部署和企業可持續發展“雙豐收”。

  二是競爭類企業要打造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引領者,更好發揮先導性作用,堅持産業化、市場化、專業化、證券化發展,主要培育省屬新興産業資本投資公司和能實現整體上市的傳統優勢産業集團。

  三是金控類企業要打造成為專業高效的綜合金融、要素交易服務提供商,更好發揮保障性作用,充分發揮在統籌協同各類金融資源和要素資源方面的平臺和媒介優勢,為全省經濟社會建設、産業發展、省屬企業深化改革提供專業、高效、優質的綜合服務。

  南方日報:省國資委直接監管全省1.3萬億的國有資産,如何創新資本運作模式,進一步增大國有資産價值?

  李成:能否用好資本運作這個手段,直接關係到能否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目前,我省國有資本運作水準不高,沒有1戶省屬企業在集團層面實現整體上市,省屬企業資産證券化率約為33%。

  廣東的國企改革一直在路上,而今更應在改革爬坡過坎的攻堅時期有所作為。一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省屬企業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深刻的梳理;二要堅持實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蓋缺陷;三要加強分析研判,結合數據,找準癥結。特別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重組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批、下放一批、退出一批”的“四個一批”要求,加強資本運作,提高配置效率。

  對於準公共類企業,除了完成省委省政府的指令性任務外,重點打造“項目+資源”等綜合開發模式,努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對於競爭類企業,要用市場化的機制來推進調整重組,最終實現整體上市或主營業務整體上市;不能實現整體上市的企業,原則上交由其他資本平臺培育和託管,或者通過市場化方式退出。對於金控類企業,要找準切入點和商業模式,為省屬改革發展特別是特困企業脫困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真正實現産融結合。

  此外,創新資本運作模式,必須放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大背景下來考量,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與各種所有制經濟、各類創新實體有效對接,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價值鏈中高端集中,不斷增強國有企業的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相關新聞